崔纪芳
(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边缘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崔纪芳
(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1.1健身价值
田径运动包括多种项目,其中的有的项目动作要领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走、跑、跳等基本运动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且运动量适当、动作要领简单易掌握,因此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可以进行相关的田径运动。适当的田径运动不仅能够锻炼人的身体、提高人的身体机能、促进各个器官的正常发展,更能够提高人体身体的灵活度、柔韧度、耐力以及力量,增强人的身体素质。所以,田径运动具有较强的运动价值,这也是田径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意义。高校的田径课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基本的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2教育价值
田径运动的进行对学生的体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进行田径运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从而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另外,进行田径教学能够将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奋斗拼搏的运动精神传递给学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之中,成长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1.3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
田径运动是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进行田径运动能够对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以及身体的灵活度进行训练,为进行其他运动项目打下运动基础。同时,进行田径运动能够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其他运动项目的成绩和水平,促进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推行和发展。
2.1普通高校田径课开展现状令人堪忧
田径运动项目包括短跑、跳高、跳远等,但在田径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和教学目标、教学目的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田径运动当成竞技类运动项目来进行,过分重视竞技运动中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反而忽视了田径运动所需具备的基本跑、跳技能。有的教师甚至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田径运动的训练上,没有注重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基本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造成大部分学生对田径运动害怕、逃避,甚至产生厌恶心理。相关的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的田径课开展现状都极为不理想,仅仅有少数高校将田径运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必修课在校内开展,而绝大部分普通高校都是将田径运动作为选修课在体育课中开展。另外,大部分高校往往有时会因为田径课选修的人数不足而取消开课。所以,这些都体现了当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正在逐渐被边缘化的处境。
2.2大学生对田径课的认知存在误区
对于普通高校大学生来说,他们普遍对田径课提不起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被当成竞技类运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田径运动的技术性和竞技性教育,而没有重视田径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健身价值,所以造成学生无法对田径课感兴趣。另外,在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单一、枯燥,通过不停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田径技能,这种超负荷的运动教学方式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压力,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产生学习的欲望,只是被动地进行,从而造成田径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一些大学生认为田径运动所具备的健身价值是其他运动项目也具备的,因此在体育选修时更加青睐于其他趣味性较强的体育运动。
2.3教师对田径课的认知不足
在对体育教师的调查中表明,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田径运动可以用其他的素质运动项目来代替,所以并没有重视田径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开设情况。同时,体育教师只看到田径运动存在的缺点,并没有看到田径运动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所以导致体育教师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和发掘田径运动的其他价值,无法通过田径运动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体育教师这种对田径运动的认知不足体现了当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正在被边缘化。
3.1教学认知存在误区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对田径教学都存在着认知误区,简单地将田径运动归结于竞技运动,没有仔细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区别,而其进行等同的教育方式。同时,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田径运动与其他素质运动的差异性,只是认为两者之间是可以替代进行的。在这些错误的教学认知观念下,高校在进行田径教学时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教学和技术教学上,致使田径课枯燥、烦闷,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的田径课在校内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于是逐渐被边缘化。
3.2教学水平低下
当前,大部分高校所开展的田径课教学基本上都是沿用常规的竞技运动的教学方式,过度重视理论教学和技术教学,而没有重视学生对基本运动要领的掌握以及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另外,许多田径教师并不是专业的,而是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师代替教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性不强,无法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价值,这就造成田径教学效果低下。长此以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田径运动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最终造成田径教学在高校内被边缘化。
3.3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死板
在大部分学生的观念中,田径运动往往与跑、跳等趣味的形式联系在一起,而教师所采用的死板的教学训练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造成原本趣味性的田径运动项目反而变得枯燥无味,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在体育选修课中选择田径课,导致了田径教学的边缘化。
3.4教学评价模式落后
高校在对田径课的教学评价上所采取的评价模式与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模式一样,将“达标”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这就造成高校原本田径教学的目的由强身健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模式化的运动教学。同时,教师过分地看重最终的教学结果,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收获,从而严重打击了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学习兴趣,致使高校的田径教学失去了其原有的效果。在评价方式上,教师仅仅看重学生最终所取得成绩,而忽略了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对于一些运动机能较差的学生,即使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只要最终成绩不达标,那么体育成绩还是不及格。这种教学评价模式会让学生逐渐对田径课产生厌恶感,进而造成了田径教学的边缘化。
4.1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知和兴趣
解决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边缘化,首先要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知。高校需要让学生意识到田径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行田径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人的身体素质,更能够提高人的身体机能,加强对身体力量、身体灵活度的训练。另外,进行田径运动还可以提高人的身体免疫力,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学习提供一个健康的体魄。所以,高校从这几个方面为学生讲解田径运动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知。在兴趣方面,高校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观看田径运动比赛,让学生感受比赛的精彩程度,进而提高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另外,高校还可以成立田径运动社团,邀请校内优秀的教练担任会长,为学生讲解田径运动相关的知识,带领学生走上操场,积极参与田径运动,使田径运动在高校校园内重振起来,避免田径教学在高校的边缘化。
4.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了促进高校田径教学的发展,高校的体育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应当在健康运动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改革创新田径教学的方式,为促进田径运动在校内的发展做出努力。同时,教师应当积极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并且对外与优秀的田径运动员进行交流,丰富自身的田径教学经验。在思想上,教师需要抛弃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改革田径教学方式,从理论知识上和实践能力上提高自身的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田径教学,满足大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开展需求。另外,在素质教育的理念倡导下,高校的田径教学也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所以高校体育教师还应当注重与田径教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知识的补充,如心理学知识等。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心理知识,在进行田径教学时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合理化,将田径运动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提高学生对于田径课程的喜爱程度,最终促使田径运动在高校校园内成为一项普及的体育运动项目。
4.3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当前,普通高校所开展的田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竞技运动的方式为主,对学生的跑、跳等能力进行训练,由于这些运动项目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条件要求较高,在加上田径运动总是枯燥的,这就造成许多学生对田径课产生畏惧感,甚至逃避田径课,在选修课时也不会选择田径运动。针对这一现象,高校需要从学生的需求入手,丰富田径运动的教学内容,将健身、休闲、娱乐等田径运动方式也纳入到高校的田径教学范围之内,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田径意识,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将学生的需求放置在田径教学的首要位置。在教学方式上,高校需要打破原本田径教学原本单一教学方式的限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讲解、现场练习、比赛式训练、环境式感受、心理式引导等教学方式,或者将几种方式结合起来,完善普通高校在田径教学方式上存在的不足。
总之,要想改变田径教学边缘化在普通高校的发展现状需要高校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从提高对田径运动的认知入手,改革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且通过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提高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从而逐渐改变田径教学边缘化在普通高校的现状。
[ 1 ] 闫相博.基于问题引导的体育探究教学在高校田径课中的教学研究[ J ].才智,2010(8).
[ 2 ] 黄兵.浅析影响大学田径课教学效果的因素[ J ].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 3 ] 张作利.解析普通高校田径课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4).
2015-09-12
崔纪芳(1970 ~),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