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邵香云 曾 健 许 健
再难也不能阻止话筒一直伸向前
——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采访感悟
□ 文/邵香云 曾 健 许 健
一直以来,天津给人的印象都是一座平静低调、“没有突发新闻”的城市,8月12日午夜,这座城市却以一场前所未有的特大爆炸震惊了世界。灭火、营救、调查……全球媒体目光空前聚焦这里,这里发出的每一条消息都牵动着人们的神经。
1.“惊魂时刻”利用移动通讯设备抢抓报道先机
8月12日晚11:30左右,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剧烈爆炸,相关照片和信息瞬间在各类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新华社天津分社采编业务微信群里也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大家都意识到“出大事了”。
凌晨,记者急奔滨海新区。分两路赶赴事发区域、救治医院了解情况。在最接近事故现场的泰达医院、港口医院,警车、救护车及志愿者的救助车辆不停呼啸而来,死伤者被不断送往这里,大楼内外、门前道路上挤满了从各处疏散过来的受伤市民,有的人身上血迹斑斑,爆炸造成的划伤、烧伤、爆震伤随处可见,人们失魂落魄,还未从惊恐中缓过神儿来。
真实记录眼前所见的一切,及时发回后方就是最好的报道。记者利用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和4G手机拍摄到了第一批珍贵素材,利用手机第一时间传输到编辑部。记者随即驱车绕过封锁线,赶到了位于距爆炸点只有数百米的启航嘉园和万科海港城小区。这里的高层楼房玻璃几乎完全震碎,门窗脱落,露天停放的部分汽车已经扭曲变形。居民已走完,苦心建立的家园尽毁。
远处300米左右,冲天大火依然熊熊燃烧。记者冒险沿小区围栏向前,尽可能接近火场,用手机和相机记录了这一震撼的灾难场景。在业务群里,照片、视频及语音描述不停从各个点位的记者手机传来。这些消息随后都成为人们了解爆炸现场的一手资料,为新华社的电视报道抢占先机。
2.“团队作战”全方位报道事实真相
从现场爆炸损毁和波及范围来看,这次事故在天津历史上“史无前例”。在事故重大、设备不足,人手有限,涉事报道点位众多的情况下,电视记者如何理出一条清晰的报道线至关重要。
8月13日一早,分社报道小组展开分工合作。分赴事故核心区、临时安置点、救援医院、消防大队、新闻发布会等现场,及时采回第一手素材,4G传输,直播连线,电话连线……多种形式保证及时全面发稿。
尽管核心区被重重封锁,但通过总社、军分社、分社领导多方协调,文字摄影记者相互配合,见缝插针,多次成功进入爆炸核心地区,拿回大量一手资料,就公众最为关注的灭火进度、损毁情况、救援进度、爆炸点距离、污染程度等进行实地拍摄和现场走访,增加了报道现场感和震撼力。
3.“灵活机动”应对“次生突发事件”
除根据团体分工做好每日救援进展、新闻发布会、医院伤者救治及安置点情况外,许多因为事故引发的矛盾也集中爆发。
8月15日,记者在第三次新闻发布会采访时就遇到了前两批进入事故现场的天津港公安消防人员的家属冲击新闻发布会,这批消防人员全部失联,家属情绪激动。记者立即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发布会一结束,两位电视记者立即对家属展开采访。这时,其他媒体也蜂拥而至,场面一度混乱。克服各种困难,我们利用手机、相机、摄像机等各种设备采访了多位家属。情况汇总后,第一时间发出了内部报道。
这部分家属的出现透露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天津港公安局前两批进入且不在编制的一批消防员生死未卜。8月16日早上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公布了数字,确认事故中目前失联人员95人,其中,消防人员85人,包括现役公安消防人员13人,天津港公安消防人员72人。这一数字的公布,新华社等媒体的报道起了很大的作用。
4.在感动中坚持,再难不能阻止话筒伸向前
作为一名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保持冷静客观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然而在这次天津爆炸事故的现场采访中,那些无力抗拒的画面和事实冲击,让眼泪无数次在眼眶打转,作为记录者,尚且强忍着内心的崩塌,何况那些经历者。
首批进入现场的消防员宋橙回去给作战车加水,刚要返回就爆炸了。和他那些牺牲的战友相比,他幸运地只是受了轻伤。采访他的时候,看着他痛苦回忆当晚的情形,我们的心也绞着疼,一方面感慨他的幸运,另一方面无法面对这残忍。截至8月22日,121人遇难,54人失联,数百人入院治疗,仍有48名危重症病人。如此大面积的伤员,混杂着各种复杂病情,生命的无助和无能为力是那么沉重。
受伤的市民,在简陋安置点度过了几个日夜。他们的诉求同样不能忽视,在一次海港城自发组织的集会中,一些情绪激动的业主拒绝接受采访,因为有媒体报道他们是“鬼城”,他们反问道,“你能保证如实报道吗”“你能让政府听到我们的诉求吗”,我们坚定地告诉他们,“请你们相信我们,因为我们是新华社记者。”
由于事发突然,在对环保部门的采访中,慌乱的发言人已经不知该如何发布检测信息,我们努力在他的回答中寻找核心信息,请他重述,因为我们要对百姓负责,既不能为追求报道效果引起民众恐慌,也不能为某些部门背书。
在现场,记者举着摄像机拍摄了几个镜头,放下胳膊,汗水就顺着防化服的袖口流了出来。这次我们的电视报道团队基本都是年轻人,对于现场可能带来的影响,大家心里都没有谱,尽管关心慰问的人反复强调要勤洗快消,但现场的条件和时间都十分有限……
互联网让信息的采集方式、传输方式,以及读者阅读方式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也对媒体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在本次突发事件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首先,要和新媒体的“第一手素材”做朋友。
截至目前,公众看到的所有媒体关于“8·12事故”爆炸的第一手画面,基本全部来自网友的拍摄或现场摄像头的资料,从这个方面来说,传统媒体如果仅仅和新型传播方式比拼时效性,已经无法胜出。这就要求媒体从业者必须学着和新技术合作,更多取长补短,而不是简单PK。
事件发生后,新华社天津分社记者第一件事就是一边赶赴现场,一边尽可能多地搜集掌握网络上的资源,包括地理位置、大致规模、视频资源等,这些不可复制的资源,也是此后报道的源头所在。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迅速从海量信息中选取最有价值资料的能力。
其次,要想方设法利用新型采集方式提升报道广度和效率。
由于属于危险品爆炸,核心区现场多次被封锁,再加上危险的不确定性,电视记者无法拍到更细节甚至更全面的画面。在总社音视频部协调下,航拍组陈鸿毅等同事火速支援,拍下了令人震撼的航拍画面,也被外媒迅速采用,同时给分社也提供了更丰富、更全面、更震撼的画面素材,犹如电影大片。同时天津分社利用摄影记者的航拍器材,也拍摄了明火扑灭后现场的场景,为后续报道也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素材。图像是电视的灵魂,画面是发稿的根本。两次航拍极大地解决了电视记者无法深入现场时的画面问题,也为今后突发事件报道提供了更好的思路。
第三,探索多种信息传播方式。
在本次事件发生后,新华社总社后方编辑部第一时间成立了爆炸突发微信群,与前方记者建立了高效沟通渠道,后方各编辑部门的采访需求一道道地传了出来,而前方记者也将现场信息频频发往总社,这些微信群成为前后方指挥互动、记者间分享素材、音视频及图片直传的“生命线”。此外,天津分社置办的无线传输设备、总社记者携带的4G直播设备都在突发事件的舞台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第四,随时关注公众所需,与热点及谣言赛跑。
以往突发事件,记者们最忌讳的是“拍脑袋”“预设议事日程”“闷头采访”,最后写作出来的都是公众们不太关注的稿件;而本次事件,得益于网络舆论场的火热,我们前方记者可以从网络及手机上不断了解到公众此刻最为关注的焦点,以及社会上一些有待考证的信息。这等于给前方记者们树立了策划采访的“风向标”。比如,事件发生后,不断有公众在贴吧、微博和朋友圈中分享消防员“最伟大逆行”的壮举,追问瑞海国际的情况,甚至有一些谣言说“当地下雨出现白色泡沫”“附近河流出现死鱼”,前方记者有针对性地分别采写了大量回应社会关切、平息谣言传播的高质量稿件,获得良好社会反响。
(作者是新华社天津分社音视频记者)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