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毛传来
移动端“大阅兵”:“浙江新闻”客户端的“三特”思路
——看地方媒体如何点亮阅兵报道、有所作为
□ 文/毛传来
在策划大阅兵主题报道时,我们会问自己:互联无界,用户看了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等央媒以及商业门户的客户端后,凭什么还要再打开“浙江新闻”客户端?地方新媒体在“夹缝”中如何作为?
在流量为王,适者生存的互联网土壤里,某些不当价值取向开始成为一些新媒体从业人员心目中的“普世价值”。
在这次大阅兵预热报道中,某些新媒体片面追求流量,吸引眼球,例如一篇题为《阅兵仪仗队有队员曾是“十佳模特”清纯不输女星》的报道,标题就有舍本逐末之嫌,文内配发几张嘟嘴、化浓妆、后期修饰的自拍照,剑走偏锋。但是用这种视角去报道纪念抗战胜利的大阅兵,赚取不错的点击量,如何称得上正道?
移动新媒体,绝不是新闻“特区”,特别是党报办的新媒体产品更应在互联网阵地善于坚持和坚守,这是“浙江新闻”的新闻操守和价值追求。我们绝对不是是非不分的黑色,也不是似是而非的灰色,而是格调分明立场坚定的红色。
红色,是抗战英烈鲜血的颜色,也是党报新媒体的底色。打开“浙江新闻”客户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专题报道,四个红色的书法体“止战之光”夺人眼球,与另一个以“寻找浙江抗战记忆”为主题的“止战之殇”专题互相呼应。
在前期策划时,我们就定下基调:传递主流价值,传播中国声音。
为此,今年第二季度推出了《止战之殇——寻找浙江抗战记忆》专题,与档案馆一道探访当年细菌战受害者,与高校大学生一起寻访浙江抗战遗址,与集团内其他媒体合作寻找抗战老兵……从各个角度寻找和再现70多年前浙江的抗战烽火历史,为此次大阅兵报道埋下伏笔,营造氛围。
8月24日,专题报道《止战之光——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线,“浙江新闻”在前期寻找浙江抗战记忆报道的基础上,继续立足于宏大叙事与独家视角,策划了《大国崛起:首次抗战胜利大阅兵背后的政治意义》《关于抗战习大大怎么说?“浙江新闻”独家梳理十大关键词》《盘点中俄军事合作: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干瞪眼去吧》等原创报道,并从多个角度整合各类主流媒体报道,呈现大阅兵的意义、影响等。
在9月3日大阅兵这一天,“浙江新闻”客户端将分别以视频、图文方式现场直播大阅兵;同时,将连线在大阅兵观礼台的《浙江日报》记者,利用图片、音频、微视频等方式从另一个视角观摩大阅兵盛典,将场内外精彩看点一网打尽。
手机客户端要符合移动互联网的传播规律,“浙江新闻”在坚守红色底线的前提下,用多种报道形态最大程度吸引用户、留住用户、服务用户。
“有图有真相”才是王牌。对于互联网新闻产品和手机用户而言,的确是“无图不欢”。“浙江新闻”大阅兵专题报道特别策划了《抗战影像志》,与浙报集团图片中心、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联合推出10多个抗战主题的图文报道,每天一期,在客户端上重点推介、呈现。这样的报道形态,再一次证明了“有图有真相”在手机用户中永远受欢迎。数据也显示,每天《抗战影像志》的点击量基本上都排在前五名。
注重与用户互动。“浙江新闻”目前用户已超800万。在每一次重大策划报道都非常注重与用户互动。8月27日,推出《我们是两位军事迷,关于即将开始的大阅兵,来问吧》互动报道帖,“歼10是中国最先进的飞机,相对美国什么水平?和他们差距多大?”“步兵战车、坦克和装甲车有什么区别?”……对于用户提出形形色色的问题,军迷在线实时解答。
9月3日大阅兵现场直播中,将专门邀请权威军事专家,根据大阅兵的现场情景与用户实时互动,及时解答用户各种问题,从更专业的角度帮助用户更好地看懂大阅兵。
设置游戏环节。大阅兵是严肃的大事件,但也是“军迷”们的狂欢节,点燃了普通人的兴奋点和自豪感。怎样让大家更有参与感?“浙江新闻”专门设计了“抢军功章”的互动游戏环节:在《止战之光》专题中,植入“抢军功章”互动页面,总共设置了10枚不同类型的“军功章”,用户发现并点击之后,就有望“抢”到。不同数量的“军功章”分别对应相应的奖品,如手机流量、电影券、话费等。
开始讨论设置这个游戏环节时,有编辑提出:大阅兵前后媒体全面“禁娱”,我们这样的思路真的好吗?大家讨论后形成共识:这样的互动环节,不是单纯的游戏,更不是低俗无节操的娱乐,而是为了吸引更多用户阅读,同时用“军功章”的理念强化“大阅兵”“胜利”“自豪”等元素,是正能量。让更多人来关注大阅兵、重温抗战史,一同向“军功章”背后的勇士们致敬,为70年前的胜利而自豪,为今天的阅兵盛典而欢呼!
在策划大阅兵主题报道时,我们会问自己:互联无界,用户看了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等央媒以及商业门户的客户端后,凭什么还要再打开“浙江新闻”客户端?报道资源、技术资源,我们能比什么?什么样的报道是以上这些客户端做不了,但却是“浙江新闻”客户端可以做得好的?用什么样的新闻产品,让用户真正感受到“浙江新闻”客户端的独特之处?
答案是充分而丰富的“浙江元素”,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在众多同质化报道中脱颖而出,而且能满足本地用户和关注浙江的用户,这是作为立足于当地新闻客户端的应有之义。
关注新闻背后的“浙江元素”已经成为“浙江新闻”客户端的习惯。
因此,“浙江新闻”的报道思路是规矩地转发大阅兵的权威发布和官方信息,而对于与浙江有关的各种信息,必须掘地三尺、充分报道,我们的策略是避开“正面战场”交锋,开辟自己的根据地。
例如,推出大阅兵报道策划前,我们四处收集各类资源和信息:“打头阵”的摩托车、庄严的帽徽、别致的领花、官兵的袜子以及锃亮的皮鞋……这些随着受阅官兵一同亮相的“浙江制造”逐渐浮出水面;10个参与阅兵的英模部队方阵中,“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是以驻浙第1集团军某师为主,从全集团军抽调400余人组建的;受邀参加阅兵式的浙江“支前模范”、抗战烈士家属、全国劳模、三八红旗手、先进人物纷纷站出来讲述精彩的幕后故事……这些“猛料”,只有我们有!
《赞!揭秘驻浙英模方队集训生活》《浙江代表进京准备参加“9·3”阅兵耄耋老人精神抖擞》《骄傲!胜利大阅兵“浙江制造”打头阵》等带有“浙江”特色的独家新闻,让人耳目一新,更让关注大阅兵的浙江人平添了几分自豪感和亲切感,唱响中国大舞台背后的“浙江好声音”。
(作者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数字采编中心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