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模式 巧借力 助提升—谈怎样提高体育课堂的生命力
“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不是个别现象。如何改进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使体育课既有味又有营养,让学生们既喜爱又受益,使体育课堂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是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现状:相同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要求、平淡无味的评价、几乎千篇一律的上课模式是体育课的现状,学生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单调、自主发挥的空间有限、场地器材匮乏,从而使学生练习的兴趣降低,参与性大打折扣,课堂表现死气沉沉无生机。
思考:好的自助餐往往种类齐全,花样繁多,“色、香、味”俱佳。体育课能否也将部分课次改为自助餐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呢?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备餐者)的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而且还使学生(就餐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项目,学生学习和练习(选餐)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与实践(品餐)中去。
策略:借自助餐的运作形式,对体育课的内容选择、形式设定、情境创设等方面予以充分考虑。
1.内容要多样。内容的选择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把好质量关。学生有没有练习的冲动(食欲),练习内容(菜)很关键。如,跳跃类内容的练习可设定单脚跳、跳起摸高、蛙跳、双脚纵跳、障碍跳、跳的接力等,同时也要规定跳的距离和间歇时间等,使学生既有选择的空间又有练习的限制(确保练习质量)。
2.形式呈多变。应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放在首位,把好吸收关。形式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投入程度,适度的变化有利于调高学生练习的兴奋点。如,中长跑的练习可设定:个人练习与集体练习相结合,行进路线、跑速、队形、姿势等的变化(换),也可以进行让距跑、让时跑,还可以进行团体比赛、捆绑评价等,在提供多种形式的同时,必须使各种练习、组合有一定的强度(做到确实助消化、利吸收)。
3.环境要舒适。课堂要吸引住学生,把好效率关。创设适合学生实际的练习环境,才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如,小组教学:可设定诸如合作、对抗、探究、自主等多种组合,充分听取学生的建议,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轻松、愉悦中去练习、去求知、去实践(真正做到投入、高效)。
现状:体育课的上课内容似乎超出了它的承受限度,使得它不堪重负、步履维艰。同时,因为有些学校将体育课变成了考试课,学生的抵触情绪很高,几乎形成抵制之势,无动力和兴趣可言。
思考: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不是体育教学的唯一目的,过分地看重成绩就会使得日常的体育教学仅仅局限在测试项目上,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如此多的测试项目的练习,会扰乱正常的课程内容设置,打乱教学计划,破坏课程的完整性。教师是否可以尝试将学、练、测分开进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呢?
策略:借学、练、测分开的有利形势,强化体育教学,激发、提升学生练习的欲望。
1.将体育课的测验项目与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挂钩,在课外活动时间练习或测试。如,测试项目可以设置为学生全员参与的“达标赛”、“对抗赛”、“友谊赛”等,当然,组织者也不一定是体育教师。解放体育教师,使其将更多精力用于体育课教学。
2.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教师的引导很关键。如,学习一个项目前,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前予以充分展示,利用学生的“追星”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记住,充满生机的课堂必定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
现状:教师一宣布测试某个项目(或练习某个测试项目),学生便纷纷请假或见习,宁愿躲在一边旁观也不愿意参与,整整一节课便在观望中浪费掉,或者干脆因为体育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而逃避体育课。
思考:学生惧怕测试和考试,常常因此而不喜欢或拒绝体育课,在课堂上表现得松松垮跨,课堂无生机可言。是谁将学生“推离”了体育课堂?是什么原因让学生“谈测(试)色变”?这样的考试到底合不合理?怎样改变这种现状,使学生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考试项目,而是在不知不觉间喜欢上体育课,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呢?
策略:“温水煮蛙”告诉我们了一个对渐变环境的适应性和习惯性,对周围环境失去戒备的道理,学生喜欢体育课内容,首先要从练习形式和要求去“逐渐升温”。
1.首先将学生吸引到体育课上、吸引到练习项目上,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参与在前,成绩提高在后。如,中长跑项目要从练习距离、形式、时间、场地等方面去综合考虑:可改单调的跑圈为追逐跑、长时间的运球跑;可改枯燥的个人跑为集体捆绑行进、结队变形跑;也可改一次性跑为控制间歇的多次、短距、固定图形跑进等。
2.转移注意力的关键是考试形式的改变。如,变“一考”为“多考”,提出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标准与要求,纵向与横向的评价要同时存在,重视学生的个人点滴进步,建立进步坐标,多次测试(考试)、多种评价并行,内容涵盖运动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等,而不仅仅是运动成绩。
总之,让体育课减负而行,轻装前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气氛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动脑筋、练身体、学知识、懂原理、会方法、促发展,生动活泼,乐此不疲,教师与学生真情互动,才能够使体育课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杨正伟(山东省寿光市圣都中学,262700)整理
草根争鸣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每次看到关于“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报道,心就会被刺痛。为了让学生喜欢体育课,笔者通过实施课堂“三变”策略,提升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
过去,笔者总是按部就班地上体育课,课上又是讲解,又是示范,累得满头大汗,而学生却兴味索然,教学效果不佳。为什么会这样呢?带着困惑,笔者走进学生,与他们交流,从学生们那里笔者找到了答案,原来根本的症结是教学模式陈旧,师生角色错位。
笔者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了反思,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课堂,尝试实行“生进师退”,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将课堂分为技能探究和体能提升两部分,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品质培养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教学模式的改变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具体来说,技能探究部分包括4个环节:
1.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小组合作人数以不超过6人为宜,组员分配应因课而异。在“技巧”模块教学时,笔者按A、B、C模式分组(A是优等生,B是良好生,C是一般生),实行小组捆绑式学习模式。小组内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田径”模块教学时,笔者按A、A、A,B、B、B,C、C、C的模式分组,同组学生水平相当,使他们在水平相当的组内相互竞争,挑战自我。在“球类”模块教学时,笔者按男生、女生分组,使他(她)们为了战胜对方而团结一致,取长补短,提高练习效果。
2.交流展示环节。优等生有机会展示,一般生有练习热情,待提高生有改进动力。
3.师生沟通提高环节。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肯定,对表现一般的学生及时鼓励,对表现有待提高的学生精心指导。
4.比赛巩固环节。学生通过与自己比、与同伴比、与其他组比,在竞争和比赛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体能提升部分,就一节课而言,体能练习要对技能探究部分进行有益补充。如果技能探究部分安排的是发展上肢力量练习,那体能提升部分一般安排发展下肢力量练习,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自信,教师就必须认真关注学生的诉求,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授课方式进行调整,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华丽转身。
如,武术单元中的第一节课是武术操,笔者发现学生练习的热情不高,就连平时表现活跃的刘爽,也一直撅着嘴蹲在操场的一角,不愿意参加练习。笔者走到她面前,蹲下身子,微笑着说:“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功夫的厉害,难道你不喜欢?”她看了看笔者,认真地说:“老师,您教的不是功夫,这些动作既不能制服坏人,也不能用来防身”。她的话让笔者猛然想起“国培”课上毛振明教授讲的一句话:“中国武术源于实战,也必须用于实战”。笔者立刻将学生集合起来,根据刘爽同学的意见将武术操的内容改成“防身十招”,课堂气氛一下被调动起来,欢乐弥漫在课堂的每个角落。
再如,在讲授篮球单元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篮球运球”内容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屡屡请求笔者让他们自己玩篮球。笔者认识到篮球教学不能将篮球技术肢解割裂了学习,整节课仅安排运球练习,学生眼巴巴地瞅着篮筐,整节课没机会投篮,这与练习运球的目的是相悖的,经过反思,笔者决定将胸前传接球、运球、投篮融合在一节课中,用5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逐节增加对抗。
实践证明,课堂效果果然很好,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密度都达到了预设目标,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也有提高。
将课堂评价分为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及扣分3种,分别用A、B及X表示。A作为学生的学习效果积分,一般使用期为一学期;B作为态度积分,主要记录学生综合素质积分,用来抽奖,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X作为在课堂上表现不好的扣分等。采用3种符号进行记录:用五星表示A,用圆圈表示B,用三角形表示X。教师手中每节课奖、扣分权限为10分,体育委员奖、扣分权限为5分;小组长奖、扣分权限为3分;B分奖励权在教师手中,建议权给全班学生,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优秀,都可获得“奖券”,且不设上限,获得奖券的学生,在奖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投到摇奖箱内,就可以参加每周三的抽奖活动,体育组每周从奖券箱中随机抽取10张奖券,分别设计不同的奖品,可以是一根跳绳等体育用品,还可以是几分A分奖励。本周没抽到的奖券继续留在箱内,连同下周获得的奖券参加下次抽奖,每学期根据本班学生A分积分的多少,评出“体育小明星”,颁发证书,并将照片张贴在学校的“光荣榜”上。评价方式的转变,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完美结合,大大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效度。
打造魅力课堂需要“三变”。改变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陈旧的授课形式可以让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实现教学生活化;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参与质量。“三变”让体育课堂充满了魅力,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徐伦(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海之韵小学,26640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