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菲远
今年5~7月,干邑在欧洲和北美市场迅速反弹,但亚洲市场的不稳定仍然持续。7月份,干邑对中国的出货量下降了2.8%,使得年初开始的反弹犹如昙花一现,令干邑巨头们再度陷入担忧。
干邑亚洲市场大起大落
根据法国干邑酒行业管理局(BNIC)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干邑的全球出货量上升了19.5%。表现最突出的市场北美和欧洲,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6.6%和12.7%。
7月份,干邑对中国的出货量下降了2.8%。而在5~7月的一个季度中,对中国的总出货量较上一季度增长了15.6%。7月份的下跌,再度令期望出货量逐月保持稳步回升的干邑生产商们感到头痛。相比之下,7月份在北美市场的出货量增长了9.7%,在欧洲市场更是猛增了18.4%。
分析人士表示,干邑的这种月度出货量的大起大落令投资者深感担忧。“虽然北美局势仍然持续乐观,但亚洲市场表现令人失望,尤其是在今年早些时候出现反弹后再度下滑。”法国巴黎银行旗下证券部门Exane BNP分析师表示。
在人头马君度集团(Rémy Cointreau)和保乐力加(Pernod Ricard)等大型干邑生产商看来,这些数据无疑并不乐观。
这两大巨头和其他干邑生产商一致认为,近期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均保持了平稳的持续增长,这两大市场的消费者均养成了烈酒的消费习惯。但干邑生产商们更寄希望于目前仍处于下滑态势的亚洲市场,该市场近年来消费了大量的干邑,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低端产品走俏
从产品类别来看,高端的XO级别干邑出货量在7月份下滑20.7%,拖累5~7月的季度增幅,较上年同期仅增长7.5%。
表现最佳的是低端的VS级别干邑,7月份出口上涨19.2%,截至7月31日的季度涨幅为16.4%。目前,该级别干邑占据全球总出货量的50.7%。
VSOP级别占据干邑总出货量的38.8%,7月份增长了6.3%,季度涨幅高达25.1%。
虽然英国人仍然对人头马干邑情有独钟,但中国和印度市场的需求减少导致该集团销售额下降9%。该集团旗下希腊著名白兰地品牌梅塔莎(metaxa)也遭遇销售下滑。但人头马干邑在EMEA地区(欧洲、中东、非洲三地区的合称)却获得了健康的增长,主要受南非、英国、法国和德国,以及美国市场对高端干邑需求上涨的推动。
保乐力加旗下1500欧元~2000欧之间的干邑产品销售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但VSOP和XO等级的产品销售却出现了两位数增长。
另外,美国作为马爹利(Martell)最大的市场,其销售量增长了16%。受动荡政治局势和汇率的不利影响,俄罗斯市场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非洲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尼日利亚、南非以及安哥拉。
中国市场反腐带来重创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干邑消费国。20世纪90年代,干邑开始在美国流行起来,受到了年轻时尚群体的追捧。然而在中国,干邑是中年富人和精英人士的首选饮品。在中国的节日里,一瓶3,000美元的干邑是最体面的礼品之一,也经常用于各种商业交易的礼品馈赠。
由于中国人对干邑的强大需求,亚太地区的干邑消费量占到了全球干邑消费量的约1/4(这一份额几乎是2005年时的两倍)。干邑在中国的销量增长于2004年达到顶峰,之后的几年则逐渐趋稳。根据欧睿国际(Euromonitor)的数据,2012年,干邑在中国的销量达到了历史性的2.7万千升。
中国市场的反腐措施给奢侈品消费带来重创,截至6月30日的3个月中,该集团有机收入降至2.23亿欧元。更让这些大品牌担心的是,中国政府正在对各种娱乐行业——卡拉OK、桑拿房、舞厅等场所进行“清查”,而这些场所集聚了大量干邑的潜在消费者。
人头马集团近日透露,由于中国区销量减少,其干邑销售利润可能会下跌40%,因此将减少中国区的库存量。在今年第一季度,轩尼诗干邑的销售量几乎下降了30%。
马爹利干邑的品牌拥有者保乐力加也在声称,其干邑在中国的销量以两位数的速度在下降。保乐力加在中国的销量有45%来自于KTV和酒吧。
不过,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 )的季度报告称,得益于中国市场形势改善和新兴市场的发力,干邑即将迎来期待已久的爆发。“最为明显的乐观理由就是中国需求的回归,2015年前几个月的状况表明市场仍有积极的动力。干邑还在其他亚洲新兴市场也呈现积极趋势,例如越南和马来西亚。”Rabobank高级分析师Stephen Rannekleiv表示,虽然新兴市场为干邑带来新的机遇,但即将成为干邑最大市场的美国将是干邑未来几年里的增长主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