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萍++郭林永++郑杰++符广群++潘勇++王东明
摘要 研究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又胜)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发育安全,剂量为600 g/hm2时药后7、14 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98%、76.44%,可作为防治纹枯病的新药剂推广使用,于纹枯病发病始盛期和高峰期各用药1次。
关键词 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又胜);水稻纹枯病;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8-0126-01
直播稻因其省工、省力,可减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发生程度,在建湖县水稻生产上广泛应用。目前,常用井冈霉素等防治直播稻纹枯病,但由于连年使用,抗性增强,防治效果不佳[1-2]。为了寻找防治直播稻纹枯病的理想药剂,笔者于2014年进行了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又胜)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建湖县卢沟镇淳化村,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土壤质地为黏土,pH值为7.2。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淮稻5号。供试药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又胜),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0%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根据药剂种类及用量的不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50 g/hm2(A)、600 g/hm2(B),30%苯甲·丙环唑乳油225 mL/hm2(C),以清水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6.7 m2。
1.4 试验过程
2014年6月23日移栽,密度均匀,旱育手栽,株行距12 cm×30 cm,长势良好。8月3日(水稻纹枯病发病始盛期)及8月10日(水稻纹枯病发病高峰期)按试验设计药量用华达3WBD-16型电动喷雾器对水300 kg/hm2均匀喷雾。
采取对角线取样法,每个小区固定调查5点,每点5穴。调查药前基数如病穴数、病株数、病级等;第2次药后7、14 d再各调查1次,计算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3-4]:
病情指数=■×100
校正防效(%)=
(1-■)×100
1.5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第1次用药时,天气多云,东风3级,药后24 h无雨;第2次施药时,天气阴,东风3级,药后24 h无雨。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的安全性
试验期间观察,未发现明显药害,说明药剂对水稻安全。
2.2 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
由表1可知,药后7 d处理A、B的病指防效分别为69.32%、70.98%,与处理C的防效相当。药后14 d处理A、B的病指防效分别为70.47%、76.44%,二者差异极显著,其中,处理B、C防治效果相当,处理A显著低于处理C。
药后7 d,处理A、B、C、CK的病株率较药前分别上升了11.90%、17.47%、18.46%和177.50%,病指分别上升了12.04%、0.57%、7.03%和265.22%,说明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又胜)对水稻纹枯病病株率及病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