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

2015-11-30 12:31:31邓亮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策划群众活动

邓亮

摘 要:群众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精神文化活动,主要包括广场文化活动、团体文化活动和馆类文化活动等几个方面。策划组织好形式多样、参与广泛、寓教于乐的群众文化活动,直接关系到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广大群众的根本文化权益,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实抓好的基础工作。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组织

群众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精神文化活动,主要包括广场文化活动、团体文化活动和馆类文化活动等几个方面。策划组织好形式多样、参与广泛、寓教于乐的群众文化活动,直接关系到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广大群众的根本文化权益,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实抓好的基础工作。

一、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的重要意义

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群众文化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知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策划活动,让人们在娱乐中熟知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对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贴近大众、贴近生活、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近几年,市文化局每年举办花鼓戏汇演,是节庆活动以外的又一大群众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具有特殊的功利性,这种功利性不仅指策划的顺利完成,还包括策划所带来的经济价值。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能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促进增强市场竞争实力。

二、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的主要特点

较强的地域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长期以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的特有文化。群众文化策划者在策划活动时除了确定宣传的主题外,同时应充分考虑地域特点,把策划的文化活动与当地的文化特质结合起来。如南县举办的“地花鼓节”,沅江举办的“渔火节”,安化举办的“清塘山歌节”等等。

丰富的创造性。群众文化策划源于文化底蕴,但又必须有创造性的新思路、新创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策划应根据具体情况,依据客观变化而创新。富有创造性的策划往往能出奇制胜,达到策划创意的最佳效果。

鲜明的社会性。群众文化活动策划必须体现社会化发展的趋势,适应时代需求。在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的实践中,各种社会组织往往通过冠名赞助、协办支持大型文化活动等方式来主动参与策划、构筑活动主题,塑造具有雄厚实力的社会形象。因此,鲜明的社会性是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三、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的组织实施

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十一五”期间,我市80%以上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配置了开展文化活动用的设施设备,50%以上的行政村建起了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遍布城乡。因此,要认真研究基层群众的需求,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阵地和设施、设备的作用。

组织开展部门单位有宣传需求的文化活动。广大群文工作者要紧抓机遇,制定一套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制度体系,借助政府部门的力量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部门活动中要把握尺度,比如,演出活动中确定什么样的宣传主题、融合哪些艺术形式、选择那些剧目、群众参与互动到什么程度、哪些演出语言需要通俗化调整改编、演出场地如何选择等等。通过组织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独特、内容丰富多彩、社会影响显著的活动将国家政策、信息传播到群众中,实现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目的。

组织开展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文化活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一大批企业走向规模化、集团化,企业管理控制已不是唯一手段。所以,文化部门必须转换观念,将文化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层面,积极帮助策划、辅导好企业开展适应企业特点的文化活动,塑造具有地域特色和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为此,文化部门要做有心人,及时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各种文化信息,形成文化信息资源库,及时为企业和经济部门提供各类对口信息,为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丰富产品內涵作好文化支持。同时,通过服务企业,提高了群众文化部门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凝聚了更多的企业家来关心和支持群众文化工作,促进群众文化良性发展。

四、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原则

1.活动设计要与时代合拍,要吻合广大群众物质文明发展的实际和精神文化的需求,要配合本地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乡村文化旅游已备受游客青睐。国家高度重视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根据我县很多有才艺的农民、民工想登上备受重视的文化舞台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县的乡村文化旅游、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征求乡镇、村干、村民的意见,我们策划组织了市首届新农村建设歌手大奖赛。大型文化宣传活动走向农村、走向基层的构思定位,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赞许,其独特的定位使各界媒体颇感兴趣并纷纷来蓝采访报道,极大提高了我县的知名度,更是推动了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即幸福新农村的宣传,提高了我县百姓建设新农村的信心与决心,快速推动了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与发展。

2.活动环节的安排要考虑缜密,每个过程与细节都要提前做好前瞻性的预测。在每举办一个大型活动时,事无巨细必须都要有全盘的周密考虑。每一项大活动涉及的单位多、人员广,每个环节必须紧紧相扣。如近几年我们举办的梨花节,在安排活动时,既要考虑到梨花花期短的特点和适合户外大型活动的天气,又要根据开幕式节目涉及的部门和人员做好工作与活动的协调;要根据筹措经费的多少,根据乡村场地的特点举办群众参与面广且能吸引各地游客的游园活动。如在举办乡村梨园的篝火晚会、乡村自行车环行赛、拔河比赛时,在参赛者和观众的组织、安全性与可控性方面都要做到充分的考虑。在活动安排中,对节目主持、串台词、节目的内容及人员调度与安排、领导的要求、座位与方阵队的安排等方面都要有细致的全盘考虑。

3.经费的预算安排与争取是活动实施的关键。企业和部门参与并在经费上予以支持使活动更具影响力。每项大活动的策划实施与开展都必须有经费的支撑。市场经济时代更是决定了精神文化生活必须要以物质文化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安排活动之前,必须要对整个活动的经费开支做一个客观的预算。根据我县财政的现状与中央省市文件的规定,很多大型宣传活动与文化活动财政均不再完全买单,于是便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部门支持”的经费筹措方式。因此,我们每举办一次活动都要积极努力争取企业的支持与参与,并争取与宣传内容相关的部门共同承办。这样,我们每项活动在经费上都能获得一定的保障,在宣传内容、活动形式上避免了单一化,活动内容更丰富多彩,活动效果更受各部门各行业的关注。在备受关注的活动中,我们的经费既得到了保障,企业的业务与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推介与宣传,双方可谓取得了双赢效果。

4.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作为做好群众文化活动工作的两个关键因素,领导支持与群众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政府的支持,群众文化活动所需要的一切资源就失去了物质基础,也无法开展大型的高质量的文化活动;而领导支持后,群众的参与度低,文化活动脱离生活实际,也不能很好的来开展,因此此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文化馆等文化单位要积极充当群众贴心人的角色,与民间活动团队和一些文艺积极分析多沟通,多交流。在吸收中青年文化活动人员的同时,也要着重吸收老年人,让老年人也能够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为此,文化单位可以组织建立一些老年秧歌队、舞蹈队等,将老年人对文化活动的热情调动起来,让他们也能够在群众活动中找到乐趣,让所有年龄段的群众都能够积极的关注群众文化活动并参与其中,为我国的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开展和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利民工程,各级政府以及文化组织部门要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我国当前文化政策的正确引导下,把握好文化大繁荣的发展机遇,结合本地发展实际,积极举办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走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道路,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猜你喜欢
策划群众活动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本刊特别策划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