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绘画的色彩情感研究

2015-11-30 22:54刘健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生命体验印象派梵高

摘 要:梵高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追求笔触和色彩的自身意义,作品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梵高绘画色彩语言的解读,来感悟他生命体验的色彩世界。

关键词:梵高;印象派;色彩;生命体验

梵高(1853-1890)是后印象派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画家,他在色彩上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色彩的运用表现是他绘画语言中最有价值的地方。梵高以表现自我感受、主观情感为艺术理想,在对艺术热情执著的追求中树立起了划时代的丰碑。

一、对印象派色彩的反思

在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最重大的一次改变就是由传统艺术向现代派艺术的发展飞跃。而印象派是从传统艺术向现代派艺术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绘画最重要的成就是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中,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色彩学,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从印象派的大量作品中我们都能找到他们的艺术主张:真实表现自然界的光和色。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要求真实表现事物的形貌和色彩,但印象主义只要求表现事物的色彩,强调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作为代表人物的莫奈擅长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描绘,如《睡莲》、《干草垛》、《鲁昂大教堂》等。而这仅仅是为了表现同一景物不同天气、光线下的不同色彩变化,其目的是真实再现自然界的光和色。与印象派不同,塞尚、高更、凡高都认为绘画不能像印象派那样刻板片面地模仿自然光中的客观世界,而应更多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这就是后印象派。梵高是后印象派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画家,强调艺术家的情感在艺术作品中的主导地位,对西方20世纪的绘画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梵高绘画的色彩特点

梵高认为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诚实体现个人的感受,他要把情感作为艺术创作的动力和表现对象。他热爱色彩,分析色彩,但他不同于印象派,印象派捕捉对象外表的美,梵高爱的是对象的本质。

1.运动的笔触。梵高通过笔触的运动表现出空间的深度,不仅把色彩意义独立出来赋予象征性,而且让笔触也独立释放出意义。例如《太阳升起的风景》,画面的暗部色彩具有通透感,笔触运动剧烈,表现出强烈的空间效果。画中天空以环状的笔触围绕着太阳运转,体现出太阳强烈的光辉,给人以光芒四射的视觉张力。画面大地部分运用放射性笔触,由小到大,由远至近,如川流倾泻而出,传递出强烈的空间效果。

从梵高作品可以看出,他对笔触蕴含的情感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其早期作品重视用笔触表达主观的物象之形和空间效果,情感融入较少,但其后期作品尤其是《星空》中能够感到他对笔触的依恋,画面完全是由旋转、扭曲、颤抖的笔触组成,笔触似乎已成为他生命的符号。《星空》表现的是星光灿烂的夜空,群星像一个个火轮在漩涡般的夜空飞舞,巨大的杉树像火蛇向上升腾。天上的黄色象征着生命,杉树象征着人间与天堂的交汇。不难看出,地平线与山峦的起伏跟随笔触的运动一起造成了激烈动荡的情绪波动。星星的光芒被有意的放大,蓝色天空的笔触像水流,地面的草木像火焰,它们构成了激烈的情绪碰撞,笔触与色彩结合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

2.激情的色彩。梵高追求用色彩这一独特语言表达狂热的内心感情,因而其作品能打动人的心灵。梵高善于运用色彩并置的技法表达其强烈的情绪。他的笔触充满了速度与力度,画中的补色对比则充满了强度并相互渗透。在著名的《夜间的露天咖啡座》中,他巧妙运用互补色描绘了咖啡馆的室外景,补色对比构成画面的色彩强度。画中露天咖啡座是由桔色、黄色表现,蓝色的夜空深邃无际,繁星点点,显出夜的静谧与安详。蓝色的冷调子与咖啡座的橙黄暖色形成补色对比,使夜晚街道上的露天咖啡厅在冷落中显出一片温馨,并与蓝色星空相映而充满浪漫主义情调。它反映了画家对宁静、安详的追求与渴望。由此可见,补色对比是获取画面强度的有效手段,色彩和谐的观念与情感的感染力则蕴含其中。

梵高受鲁本斯和日本浮世绘的影响,追求明亮的色调。他不用纯灰色,其色彩鲜而不艳,是含灰性质的沉着的明亮色彩。从其代表作《向日葵》中可以看到明亮绚丽色彩带来的视觉魅力,以明亮的铬黄为背景,衬托出用中黄和橙黄描绘的向日葵,令画面有一种极致的灿烂效果。这幅堪称梵高化身的《向日葵》,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表明他对明度和色相的掌握十分严谨,尤其是深色和重色的运用可谓惜墨如金。对他而言,黄色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一位英国评论家曾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梵高笔下的向日葵是他内心火热感情的写照,正如他自己所说:“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

三、生命体验的色彩观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对梵高作品《一双鞋》做了充满想像和诗意的描述,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成为当下讨论的热点话题。据此,我们以该画为例,谈谈作品是如何体现画家对生命的感悟。雅克·德里达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过,如果它是一双鞋,它应该是大小一样的,可是为什么他的鞋都是左脚的鞋,为什么这双鞋一大一小呢?对此笔者认为,梵高笔下的世界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真实的模仿,而是一个更为主观的心灵世界。《一双鞋》似乎向我们倾诉他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渴望,紧紧地靠在一起这两只鞋,如同兄弟一般,暗示着梵高和弟弟的兄弟情义。作品隐蔽着艺术作品中最本质的东西:人的生存和存在。由此可见,梵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他要表现的是对生命的感悟,而不是所看到的視觉形象。

四、结语

印象派画家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终极目标,尤其着重于忠实地刻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景物的真实。梵高不同于印象派,他捕捉的是对象的本质,强调对色彩的主观表达。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曾这样评价梵高:“除了来自其绘画本身的美以外,更多的是由于他火热的心与对象结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作品能打动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迟轲. 西方美术史话[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2]丁宁. 感动心灵的西方美术史[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马丁·海德格尔(著). 孙周兴(译). 林中路[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吴冠中. 梵高[J]. 美术,1980年第三期.

作者简介:刘健(1969—),男,西安财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油画、绘画色彩学。

猜你喜欢
生命体验印象派梵高
梵高的世界
《星月夜》和梵高
「印象派画家」金农
被盗窃的梵高
印象派画家启发了我
印象派大师
《九辩》中的时空意识探析
文本解读教学需要生命在场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