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 张艳春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其血中浓度受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日益增多。许多研究[1,2]表明,高尿酸血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和发展,而 AS 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14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和15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尿酸水平进行分析,初步探讨高尿酸血症和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我院住院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43例,其中脑梗死患者85例(脑梗死组),男46例,女39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7.12±9.35)岁;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33~80岁,平均年龄(61.36±8.47)岁。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 15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90例,女66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55.92±11.01)岁。排除心血管疾病、痛风、白血病、糖尿病、急慢性肾炎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所有受试者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于含有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中,以离心半径8 cm,3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待测。
1.2.2 仪器与试剂 血清尿酸水平的检测采用尿酸氧化酶法,检测仪器与试剂为日立HITA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所有检测均在质控结果合格情况下,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操作规程进行[3,4]。
1.2.3 参考范围 血清尿酸水平的正常参考值[5]为:男性 208~416 μmol/L,女性 149~358 μmol/L。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6]: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57μmol/L 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脑梗死组、脑出血组、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分析脑梗死组患者平均年龄(57.12±9.35)岁,男女比为1.18。脑出血组平均年龄(61.36±8.47)岁,男女比为1.90。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5.92±11.01)岁,男女比为1.36。三组间年龄、性别比例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2.2 三组间血尿酸水平的比较 三组间血尿酸水平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比较,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间血尿酸水平的比较(±s,μmol/L)
表1 三组间血尿酸水平的比较(±s,μ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00;△与脑出血组比较,P=0.787
?
2.3 三组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分析 三组间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梗死组患者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最高,为41.18%,见表2。
表2 三组间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比较[n(%)]
尿酸是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血尿酸水平取决于尿酸的产生和排泄之间的动态平衡。当尿酸生成增多和尿酸排泄减少时,均可导致血中尿酸盐浓度增加。人体内的尿酸约2/3经肾脏排泄,另外1/3由肠道排出,部分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正常人体内血液循环中的尿酸99%以上以尿酸盐形式存在,游离的尿酸盐可自由通过肾小球,但滤过的尿酸盐几乎完全被近曲小管所吸收(分泌前再吸收)。肾小管分泌尿酸盐,分泌后的尿酸盐部分被吸收(分泌后再吸收)。通过这种分泌-重吸收反复循环,最后经尿排出的尿酸,仅为肾小球滤过量的6%~10%左右。当肾小球滤过减少,或肾小管对尿酸盐的再吸收增加,肾小管排泄尿酸盐减少时,均可引起尿酸盐的排泄减少,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7]。有证据[1,2]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高总胆固醇血症和对胰岛素敏感性低的高胰岛素血症综合征有关。血尿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关,高尿酸血症与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高尿酸血症与AS血管病有关,但机制未明。高尿酸血症导致脑血管疾病的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包括[8,9]:(1)高尿酸水平与异常脂蛋白代谢和高血压等传统因素相互影响,促进包括颈动脉在内的AS过程形成;(2)尿酸盐结晶可引起炎症反应,从而通过炎症反应激活血小板和凝血过程;(3)高尿酸血症可能会通过嘌呤代谢促进血栓形成。有研究[10]表明高尿酸血症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升高与摄入的多少并无明显关系,而与其产生增多、清除减少和其他影响血尿酸水平的病理生理学因素有关。
本文对14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和脑出血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血清尿酸高水平可提示脑血管有损伤,监测血尿酸水平有助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而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尿酸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尿酸水平升高虽然可提示脑血管损伤,但不能鉴别诊断损伤类型。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三组间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梗死组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最高,为41.18%。说明高尿酸血症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且更易导致脑梗死的发生。综上,高尿酸血症可导致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梗死的发生。血清尿酸高水平可提示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但不能辅助鉴别疾病类型。高尿酸血症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同时注意对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治疗。
1 夏珍珍,马兰,丁海峰,等.血尿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339-340.
2 李鑫德,崔凌凌,任伟,等.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614-617.
3 叶应妩,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71-472.
4 周新,涂植光,主编.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4-68;261-271.
5 葛均波,徐永健,主编.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57.
6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中国临床医生,2011,39:73-77.
7 邹筱芳,巫冠中.尿酸肾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安徽医药,2015,19:5-9.
8 Lehto S,Niskanen L,Ronnemaa T,etal.Serum uri acid is strong predictor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Stroke,1998,29:635-639.
9 Longo-Mbenza B,Luila EL,Mbete P,etal.Is hyperuricem is a risk factor of strok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ong Africans.Int Cardiol,1999,71:17-22.
10 唐立鸿,康劲,薛玉梅.高尿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893-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