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尽责 所以最美
——说说那些咱们身边的好人

2015-11-30 01:54策划统筹关方方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5年10期

●策划统筹/关方方

●执行/刘 婧 王占纲 高旭天 王英楠

因为尽责 所以最美
——说说那些咱们身边的好人

●策划统筹/关方方

●执行/刘 婧 王占纲 高旭天 王英楠

编者按

金秋十月,本刊以“因为尽责,所以最美”为题推出“特别策划”,说说那些从平凡人当中涌现出的楷模和先进人物,讲讲属于他们的百姓故事。这些人里,有工人、农牧民、医生、军人、警察、记者、银行职员和公交车司机,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和岗位上,以善行义举和努力工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现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故事,不仅带给我们感动,更成为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强大力量。

1

有一种深情叫放不下,有一种坚守叫风雨无阻。耕沙十余载,身背的水壶已看不出当初的模样,肩扛的铁锨换了一把又一把,古日乃湖记得他们流下的汗水,脚下的绿洲记得他们付出的艰辛。他们,就是全国最美家庭、额济纳旗古日乃苏木“治沙造林标兵”图布巴图一家。

一对坚守在古日乃湖畔的耕沙夫妇

图布巴图自从1983年退伍后就一直在家乡工作,多年来眼看着家乡沙暴肆虐,古日乃湖外围的绿洲日渐萎缩,他下决心要为保护家乡生态尽一份力。2002年,图布巴图提前退休,跟妻子陶生查干一起走上植树造林治沙之路。他们拿出家里所有积蓄购买梭梭树苗,拉起一道10多公里长的围栏,围封2000多亩荒漠。春天风大,夫妻俩把树苗泡在水里,等风势减弱时,抢时间栽种。夏天沙漠中的气温高达45℃以上,他们顶着似火骄阳一趟趟拉水浇灌。多年来,老两口已累计投入80多万元,围封荒漠绿化率达到80%以上,成片成活率高达500余亩。在绿化造林的同时,他们还不断尝试肉苁蓉的人工嫁接。在他们的带动下,当地牧民通过种梭梭嫁接肉苁蓉,每户年均纯收入达到4万元。

由于长期野外作业,夫妻俩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显得苍老,面庞被大漠骄阳烤得黝黑,双手皲裂如同树皮,手指和手背上都贴着泛黄的胶布。2010年,图布巴图生了一场重病,两次手术后,医生叮嘱他要避免重体力劳动。可在家里休养一个月后,他就回到绿化治沙的阵地。2011年,陶生查干脑出血,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图布巴图在悉心照顾妻子的同时,仍然奔忙在种树事业上。妻子没有埋怨他,还向周围人宣传丈夫热心防沙治沙的理想。他们放不下心爱神圣的古日乃湖,更放不下自己用心血沃灌的这片绿洲。

2

一片荒漠,一个哨所,一名哨兵,还有三个“编外兵”。家就是哨所,哨所就是家。他们把亲情融进哨所内密密麻麻的线路和按钮,他们把使命写入8公里巡线路上的一根根线杆。他们,就是连续10多年驻扎在北京军区某偏远独立哨所的通信兵士官吴潮锋一家。

一家人的哨所

2002年,时任通信班长的吴潮锋在部队的安排下,来到距部队驻地50多里,方圆10里荒无人烟的独立哨所,成为该哨所仅有的一名哨兵。随后,吴潮锋的父亲吴良金、爱人郝丽萍和3岁的女儿吴子卓也来到哨所安家,成了哨所里的“编外兵”。

这个哨所其实不简单,它是军区的前端数字化报房,担负全天候战略值班任务,里面各种复杂昂贵的机器设备,也只有像吴潮锋这样技术过硬的老手才能“玩得转”。哨所周边天线林立,为保证后方接收信号的稳定,吴潮锋每天都要巡视一次室外线路。2009年深冬的一天,吴潮锋单独执行一次紧急维修任务,因为双手冻僵,直接从8米高的线杆上摔了下来,幸亏郝丽萍及时发现,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从此,郝丽萍和吴潮锋约定,只要是巡查线路、维修故障,必须两人同去同回。400多亩的阵地、数百个线桩、来回8公里的路程,这些年一家人走过的巡线路,相当于两万五千里长征,吴潮峰穿坏的10多双胶鞋就是最好的见证。

哨所远离市区村庄,连电视信号都没有,吴潮锋夫妇以苦为乐,开荒种菜、养鸡喂羊, 还挂起了“开心农场”和“欢乐牧场”的牌子。夫妻俩闲暇时当起女儿的启蒙老师,教孩子舞蹈、乐器等。吴潮锋和妻子默默坚守在荒漠深处,一家人用真心真爱把荒凉简陋的小哨所变成了充满幸福的暖心港湾。

3

面对父亲过世后留下的40万元债务,他掷地有声地承诺:“父亲的债,我认,我来还!”一句承诺,十年艰辛,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诚实守信。他,就是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牧民刘巴彦尔。

一个不让良心欠债的蒙古族汉子

2003年,刘巴彦尔的父亲病逝,父亲一生辛苦打拼却屡遭挫折,身后留下了40万元的债务。刚刚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债主们就纷纷找上门来。这位蒙古族汉子没有逃避,而是掷地有声地承诺:“父亲的债,我认,我来还!”

从2004年到2013年,漫漫10年还债路,刘巴彦尔和妻子一年到头起五更、爬半夜,在牧场上、田埂间,他们没日没夜地辛苦劳作。 除了种地和养羊,他们还养过鱼、养过猪、卖过鸡蛋、修过车、搬过砖……只要能挣钱的活计,他们都卖力去干,只要赚回点钱,他们就赶紧还上一些债务。

为了还债,10年间刘巴彦尔家没添过一件新家具,全家人个个省吃俭用。当村里其他人家陆陆续续住进砖瓦房时,刘巴彦尔一家还住在破旧的土房里。由于常年风里来雨里去,干着过重的体力活,刘巴彦尔落下一身病。然而,贫穷和苦累并没有让他放弃替父还债的决心。2007年的一天,有人上门索债,开口就要2万元,却拿不出任何凭据。但是刘巴彦尔说:“这笔债我有印象,我要凭着良心还债。”最后他硬是东挪西凑将这笔没有凭据的钱还上了。每次到父亲坟前,刘巴彦尔都要给父亲一一念叨今年还了谁家的债,还剩多少没还,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整整10年,刘巴彦尔挺过来了,他终于还清了父亲欠下的所有债务。艰辛的生活已经成为回忆,而诚实守信却化作一笔精神财富。“我给我娃做了榜样,让她永远记住,做人得有诚信,要做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刘巴彦尔表示,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家风家训传承下去。

4

戎马30载,枪林弹雨百战余生;伤残回乡,奇迹般地重新站起;发挥余热,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他在经历过的每个时代,都书写了传奇,而一生不变的,是革命军人的兵魂和共产党人的忠魂。他,就是北疆楷模、90岁的开鲁县老兵任明德。

一位永不凋零的老兵

任明德常说自己是“子弹漏子”,他参加过三大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浑身都是战伤。而这,只是他传奇一生的开头。

1977年,任明德在部队遭遇车祸,腰脊椎间盘断裂三节,大夫当时断言他最多还能活两年。带着伤残之躯,任明德回到家乡开鲁县。虽然自知时日无多,但任明德不愿就此“等死”,在他家150米外有一座公厕,他主动包管了这里的卫生,每天拄着拐杖、靠着墙,一锹一锹地铲厕所台阶上的冰,腰不能弯,他就跪着铲。苍天恩顾,两年多过去了,去医院检查,大夫竟大呼奇迹地告诉他:“腰脊椎断裂处全部愈合!”他靠坚强和奉献战胜了病魔,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1979年,街道聘任明德为清洁工。从此,他每天都迎着黎明的曙光推着车收垃圾,这一推就是20几年。任明德说:“我当初只想着剩下的两年不能白活,没想到这一活就是20几年。人民养育了我,我就得为人民做事。” 自从退休后,任明德反而更忙了:社区环卫,他是模范保洁员;邻里互助,他是精神文明标兵;防火防盗,他是优秀联防员;教育学生,他是校外辅导员;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他是党员的榜样……

“默默奉献寄真情,浓墨重彩写人生。永远不忘党培养,愿将余生献给党。”这是任明德真情告白的诗作。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任明德的精神永远不会变,他的事迹将凝聚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影响并激励一代又一代人。

5

他是城里普通的打工一族,为城市的发展献出了最好的年华,一座座高楼大厦就是最好的见证。他是村里走出来的小木匠,吃苦、耐劳、钻研是他的标签。他成就了自己,更带领工友们过上好日子。他,就是包头市荣达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木工班班长、全国劳动模范崔志远。

一位从村里走出的小木匠

崔志远从小在农村长大,17岁就学了木工,跟着父亲进城打工。2006年,他进入包头市荣达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从之前的盖平房转为盖楼房。在木工一线岗位上,经过3年磨练,崔志远因表现出色当上了木工班班长。

在工地上,崔志远常常望着堆积如山的废弃木方叹息:太可惜了!他主动向公司管理层建议引进南方的木方对接技术和设备。2012年,废弃木方对接技术在公司正式应用,年节约木材300多立方米,节约成本50多万元。

在工作中,崔志远意识到,如果想在城里扎下根,自己的手艺不能只停留在“小木匠”的水平。于是,他跟着不同工种的师傅边干边学,几年后就已全面掌握了混凝土、模板、钢筋、架子等多个工种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规范,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专业技能人才。

工友们都说,崔志远在工地盖房子就像是给自家盖房子。在德盛苑商住楼项目中,工地施工面狭窄,周边居民楼多。为保证安全,在整个基础施工过程中,崔志远一天也没有离开过现场,时刻紧盯着每一道工序。每一根桩子,从土方开挖到放钢筋再到浇灌混凝土,他都亲自跟班,手把手教作业人员规范操作;每一块模板,每一处细缝,他都会认真检查。

崔志远是公司木工班班长,是个小“官”,但更是工友们的大哥和师傅。这些年,他从家乡带出的剩余劳动力有50多人,这些人去年实现工资收入260多万元,让许多家庭过上了好日子。

6

她不甘于平庸,力求把简单的放牧干得精彩;她不安于小富,决心带领乡亲们共创辉煌。她以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每一块寻常的土地上,都可以创造出奇迹。她,就是杭锦旗锡尼镇牧民、全国劳动模范吉木斯。

一位草原上的致富领路人

今年41岁的吉木斯,原本与周围的牧民一样,过着宁静、简单的牧人生活。但是,这位不甘于平庸的牧民之女,决意要将祖辈放牧养畜的“简单”活儿干出精彩。

2006年,吉木斯将眼光投向生猪养殖,建起1万平方米的猪舍,养了126头母猪。2007年,她的养猪场年收益达到200多万元。靠养殖致富后,她立志带领家乡的百姓脱贫致富。当年,她帮扶20户牧民建成标准圈舍,看到乡亲们起步难,吉木斯不仅给每户补贴1万元,还赊给他们猪仔。吉木斯还带动全嘎查的饲养户积极参加旗农牧局的集中培训,使科学养殖在当地蔚然成风。

2008年,吉木斯开始推广“基地+牧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到2009年,她已在当地建起羊舍1.3万平方米,肉羊运动场8500平方米,饲养基础母羊4000只。此外,吉木斯还与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签订了技术协议,引导当地牧户全面掌握畜牧业生产技术,逐步向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她通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业务骨干等办法,主动为群众提供技术、信息、启动资金、产品销售等各项服务。

吉木斯常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带领大家富了才算是真正的致富。”吉木斯的合作社每年出栏的肉羊仔羔都是以成本价格卖给社员,在她的带动下,周围350户牧民加入了合作社,当地牧民户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7800元提高到2009年的2万元。

7

草原的深处,油墨的芳香,小小的书屋,是另一个牧场。19年前,他们创办了全区首个草原书屋。如今,他们的书屋远近闻名,已成为十里八乡牧民朋友的精神家园。他们,就是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的道·图门巴雅尔一家。

一个让草原飘起书香的家庭书屋

道·图门巴雅尔是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一名普通的基层公务员,早在1996年,道·图门巴雅尔和妻子乌尼尔其其格便尝试着在自家筹建了一个图书阅览室。不足3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刚一建成,就吸引了周边的牧民络绎不绝地赶来看书和借书。乡亲们对阅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渴求,让夫妇俩下决心把阅览室办大办好。

2001年7月,道·图门巴雅尔夫妇自掏腰包近8万元,建起3间共100平方米的砖瓦房,办起可容纳50多人阅读学习的“布仁唐斯嘎”草原书屋。这是全区首家个人自费创办的草原书屋。

多年来,他们每年坚持投入1万多元,购买各种图书和报刊杂志,常年保持订阅5种党报党刊和20余种其它报刊杂志。目前,书屋有各类书籍60余种,藏书1.2万多册,累计投入书屋建设的资金达到近40万元。

书屋现已发展成为集图书阅览、文化讲堂、民族文化藏品展览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服务场所。夫妇俩会不定期地举办新书推介会、诗歌朗诵、歌咏比赛等各种活动;书屋还开办过养殖技术、脱贫致富、加工修理等培训讲座。

从2014年6月20日开始,夫妇俩在阿巴嘎旗蒙古族小学和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有奖读书活动:如果学生在一年之内能够读完100本书,就能得到书屋提供的1000元奖励。2014年,“布仁唐斯嘎”草原书屋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

8

他是技术过硬的“主心骨”,他是扶危济困的“活雷锋”,他是没有“厂长范儿”的厂长。工作勤钻研,做人讲奉献,做官守清廉,他以一颗平常心,认真对待肩上的每一份责任。他,就是华能北方联合电力有限公司乌拉山发电厂原副厂长、北疆楷模范志佺。

一位认真尽到每份责任的电力人

1975年,刚满20岁的范志佺从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来到乌拉山发电厂,凭着兵团战士的韧劲,他刚入厂3个月,就把全厂电气设备摸了个遍。随后,他逐一干过了班组的每个岗位,成为厂里响当当的技术能手。为掌握更多生产技能,范志佺多年来一直利用倒班休息时间参加厂里的大小修和抢修工作。哪里有技术难题,哪里工作最苦最累,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范志佺爱琢磨、肯钻研,厂里由他牵头的技术改造达30多项,技术革新达10余项。

工作40年来,范志佺始终把电厂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电厂职工子女王永红四姐弟失去了双亲,范志佺得知后,从厂工会为姐弟四人争取到生活补助,还把家里仅有的家具和洗衣机给孩子们送去。范志佺对女儿说,帮助人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多年来,他累计捐款捐物达十几万元,从厂内贫困学生、社会孤寡老人到各地灾区,到处是他的捐助对象。

身为厂领导,范志佺在生活上向来一丝不苟。妻子患了骨髓瘤,要定期到旗医院做检查,他拒绝了厂里派车接送,坚持骑自行车来回跑30里地接送妻子。女儿毕业后进了公司的一家分厂,范志佺从没为她打过招呼,以致女儿30岁了还是临时工。当了十几年厂领导的范志佺,家里的沙发还是自己拿铁长椅和海绵做的,除了一台旧电视、两张床,再没什么像样的家具了。40年来,范志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自己的执着与坚守、奉献与爱心,树立了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9

她用笔记录生活,她用话筒讴歌时代。她说,自己是记者,也是战士。25年记者生涯,她几乎走遍内蒙古草原;两万多篇新闻作品,记载着她为新闻事业付出的心血与辛苦。她,就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业务部主任、全国先进工作者山丹。

一位是记者也是战士的媒体人

1990年,刚参加工作的山丹为专题片《博爱·奉献》撰写解说词,获得了在匈牙利举办的红十字会记录片展映优秀奖。当白发苍苍的老会长给她戴上红十字会徽章时,山丹第一次感受到了记者职责的神圣。

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山丹成为全国第一个冲进“非典”隔离病房采访医护人员、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广播电台记者, 《天职》 《誓言无声》《阳光总在风雨后》……山丹蘸着眼泪用心采制的这组系列报道成为当时最有力量的声音之一。

在25年的记者生涯里,山丹走过了全区101个旗县区,采写了两万多篇各种体裁的新闻作品。东起大兴安岭林海,西至阿拉善驼乡,全国两会、西部开发万里行、探访“神舟摇篮”东风航天城……她用手中的笔和话筒记录了内蒙古大地的发展变化,也将一次次亲历事件带给她的感动忠实地传递给听众。

山丹先后承担了几十场大型直播活动的策划和撰稿,显示出了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组织策划大型活动的能力。而这一切,都源自她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十几年深入基层采访积累的经验。

多年来,山丹获得了近80项各类奖项,被中宣部、中国记协授予“全国抗击非典先进记者”称号,被中组部授予“全国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成为内蒙古两万多名新闻工作者唯一受到表彰的记者。今年,她光荣地被评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0

三尺岗台,车流万千,他无悔地坚守了20年,直到站完他从警生涯的最后一班岗。不论岗上岗下,他的故事都被广为传颂;不论在职退休,他一直默默地无私奉献。他,就是乌海市交警支队民警、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史建强。

一位鞠躬尽瘁的好警察

1995年,40岁的史建强从乌海市交警支队国道大队申请调到了人流车流量大的新华街主要路口,成为一名普通的执勤警察。很多同事不解他为何放弃优越的待遇,选择风吹日晒的岗台。他的回答很简单:“我要到一线去。”

对这份艰苦的工作,史建强有一份常人比不了的执着和坚毅。20年来,无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他总是早出晚归,从没有一个双休日能陪伴家人。长时间的加班站岗执勤,也让他落下了一身毛病。

作为一名交警,史建强也把追查被盗车辆当成了另外一项重要工作。从警生涯中,他查获被盗汽车1辆、摩托车29辆、自行车2921辆。有人曾向他请教抓小偷的诀窍,他谦虚地说:“只要用心就行。”史建强因抓小偷出了名,更因严格执法出了名。对于相处多年的好友,对于公安系统的同事乃至领导,他一样不会“关照”,有位民警曾被他罚过6次。

在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之外,史建强还有着铁汉柔情的另一面。资助贫困学生、捐助困难患者、帮助走失儿童,接济身无分文的过路人……史建强的同事们曾粗略统计过,他先后做的好事有9100多件。史建强生活清贫,赶上家里急用钱还得向亲戚朋友借。可就是这样一个清贫的普通警察,累计捐出各类爱心款15万余元。

今年2月17日,农历腊月二十九,60岁的史建强站完了他从警生涯的最后一班岗。退休后,史建强没有闲下来,他在市植物园做起了义务保洁员,还经常到学校给孩子们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史建强也终于能够陪着患病多年的爱人一起散散步,这件平常小事,爱人已经盼了20年……

11

十米车厢,迎来送往,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她是乘客眼中的亲人,也是城市闪亮的名片。她,就是包头市公交运输集团1路4-102车组驾驶员、全国劳动模范许海燕。

一位公交车上的流动使者

许海燕已经开了23年的公交车,在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乘客就是亲人”的原则。雨雪天气,她总是叮嘱乘客路滑慢行;盛夏时节,她总是及时提醒乘客注意通风;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她总是主动搀扶上下车;对奔跑赶车的乘客,她总是尽量多等一会儿;外地乘客怕上错车坐过站,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工作。在她的车上,备有治晕车的急救药品,还有介绍包头市风土人情、大型建筑商圈的漫画与文字。如此种种,她不仅在自己的车上做到了,更带动1路线的全体司机乃至全公司的每辆车做到。有位老大爷,每天都要乘公交车到公园锻炼身体,每天都要掐点等许海燕的车。夏天给她放一瓶酸奶,过节给她拿些好吃的,遛弯带的零食也要分一些给她,就这样坚持了十几年。

“开一辈子安全车”,是许海燕不懈追求的目标。她懂车、爱车,每天坚持做好出车前和收车后的“十检”工作;23年来,她坚持开车先求一个稳字,创下了安全行车170多万公里的良好业绩。

许海燕是乘客的贴心人,是单位的好员工,然而她却没有当好女儿和妈妈。虽然每个月都有8天的工休,但除了极特殊情况她基本上一年365天都在车上。17年前,她开着公交车在路上,母亲突发心脏病在医院闭上了眼睛。她得知消息后,仍含着眼泪把乘客一个个安全送达站点。对于女儿,许海燕也从未像其他妈妈一样贴身照顾,甚至孩子高考那几天都没顾得上陪。“只是等到孩子的成绩出来后,才一下子觉得天蓝了,也高了。” 许海燕说。

12

他是仁心仁术的医者,更是一身正气的汉子。危难关头,身中数刀,鲜血淋漓,他仍不放手。身为医生,他比谁都明白“人生不能重来”的道理,可是面对那一刻,挺身而出就是他无悔的选择。他,就是全国道德模范、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医生谢明。

一位用生命谱写正气歌的医者

事情要从2013年5月9日说起。这天晚上23时,谢明在回家途中,经过一个路口时忽然听到有人高喊:“大哥,救救我,救命啊!” 借着路灯走近一看,一个持刀男子正在抢夺一个小伙子的背包,小伙子正用手捂着腹部,身上已满是鲜血。谢明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安着两个支架,作为医生,他十分清楚自己不能剧烈运动,但面对险情,谢明没有多想,立即冲上前与持刀男子奋力搏斗,同时对被抢的小伙子大喊:“快去报警,马路对面就是派出所!”在搏斗中,谢明连中3刀,血流如注,但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硬是没给凶手逃脱的机会,一直坚持到派出所民警赶来。

谢明的伤势非常重,太阳穴上的一刀刺穿了小动脉,只差1厘米就会伤到眼睛;肋骨的一刀再扎深一点就会刺破脾脏外膜;腹部的一刀让他失血过多,浑身僵冷麻木。高度紧张激烈的搏斗,使他又一次心肌缺血,不得不再次进行手术,心脏支架由原先的2个增加到4个。有人问谢明:后怕吗?后悔吗?谢明说:“有点后怕,但不后悔,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还是要管。”

其实,谢明一直以来就是这样一个在重要关头能挺身而出的人:2003年,在抗击“非典”中,他自愿报名上一线,工作近50天没回过家;2009年,他为集通铁路沿线职工体检,即便心绞痛经常发作,仍坚持巡诊45天;早年,他还分别在市体育场游泳池和北戴河两次救起溺水者……

13

她以深沉的大爱,接纳了一个个命运不幸的孩子和老人;她以单薄的肩膀,为他们建起一处幸福的港湾。她,就是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耐日莫德勒嘎查妇代会主任、全国劳动模范米德格玛。

一位用大爱建起幸福港湾的牧民女儿

米德格玛有一个庞大的家庭,她和丈夫抚养着自己家、亲友家、邻居家一共8个孩子和5位老人。

米德格玛与丈夫1989年结婚,小两口最初只有60多只羊,收入微薄。然而,当时米德格玛大姐家生活更困难,于是夫妻俩在1994年把两个外甥领回来一起住。之后,米德格玛的邻居乌云其木格病逝,留下智障的丈夫和3个患病的孩子。当乌云其木格的孩子们拿着母亲托孤的遗嘱找到米德格玛时,米德格玛犯难了:本已拮据的一家,再添上这样四口人,还能过得下去吗?但当她和丈夫来到乌云其木格家,看到一贫如洗的毡包和乌云其木格丈夫布德呆滞的目光时,夫妻俩决定接纳这几个不幸的人。

从此,丈夫带着布德在外面放牧,米德格玛一个人在家拉扯8个孩子,劳作之余以制做奶制品和搓毛绳补贴家用。靠着勤劳能干,到2000年时,她家的羊群已经发展到1000多只。乌云其木格的3个孩子里,老大和老二患有结核病,老三患有软骨病,随着家里条件的改善,米德格玛先后十几次带着三姐妹到各地治病。

2002年,本嘎查牧民巴图苏和因放羊时冻掉双手和一只脚而丧失劳动能力,走投无路之下,带着68岁的老母亲和两个孩子找到米德格玛。本来,巴图苏和想过了春天就走,可是热心的米德格玛一家让他们一直住到了现在。

“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和老人,我只要有能力就想让他们过得好一点。我想我的孩子们会理解我的。”米德格玛说。她让孩子们尊敬、依赖,也让当地牧民们敬佩、称赞。

14

因为倾囊救困,他们甘守清贫;因为致力慈善,他们身居陋室。他们宁可自己苦点累点,也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完成学业。他们,就是全国最美家庭、中国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中心支行职工敖其尔一家。

一个坚守在漫漫公益路上的爱心家庭

敖其尔夫妇在爱心路上已经走过了30多年。早在1984年,敖其尔和妻子陈银锁刚成家,就从每月不多的工资里挤出一些,帮助自幼失去母亲的孩子乌云其其格、贺喜叶力吐完成学业。从此以后,不断有孩子找到敖其尔求助,敖其尔和妻子对每个孩子都愿意伸手帮一把,管吃、管住、管学,一管就是十几年。

敖其尔和妻子都是银行系统职工,两人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至今还在租房居住。然而30多年来,他们自掏腰包26万多元,资助了48名贫困孩子读书、找工作。看到受助的孩子们都很懂事,个个学有所成,敖其尔和妻子感到很满足。近些年,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每年开学之前,敖其尔都要早早到学校、到残联了解需要帮助的孩子信息,然后多方联系筹措爱心善款,力争在孩子们开学之前都能让他们的上学费用有着落。

敖其尔能坚持30年帮助困难群体,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他特别自豪有个好妻子和好女儿。2010年,看到电视上播出舟曲受灾的画面时,敖其尔很心疼,他想帮助这些受灾的孩子们,然而家里仅有5万元存款,这本来是留给女儿上大学用的。看到父亲左右为难,懂事的女儿决定拿出自己的学费,还安慰父亲说自己可以勤工俭学完成学业。

2014年12月,“敖其尔爱心基金”成立并启动,将筹集到的3万元善款全部捐给了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家庭。陈银锁说:“能给别人点帮助,是我们感到幸福和开心的事。”

15

巍巍的轮斗,无垠的煤海,这里有他的青春和热血,这里是他半生的舞台。他是领导眼中不可或缺的“宝贝疙瘩”,他是工友眼中值得信赖的带头人。他,就是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元宝山露天煤矿1号轮斗机机长、全国劳动模范谢金龙。

一位“煤海航母”的掌舵人

1993年,谢金龙结束在中国矿业大学的培训,刚一来到元宝山露天煤矿报到,就赶上了煤矿1号轮斗挖掘机的安装工作。这座价值上亿元的轮斗挖掘机,好比航母上的舵轮,是整个煤矿的核心设备,在当时也是国内最先进的。设备组装完成后,谢金龙当上了轮斗机润滑工。看着眼前重达2000吨、高达40米的庞然大物,面对有着3000多个润滑点的集中润滑系统,他每天不厌其烦地巡视、检查、润滑,日积月累,他对轮斗机的每一个注油点,每一个运转部位的润滑状态都了如指掌。十几年里,他排查出多处安全隐患,一次又一次使煤矿避免了重大损失。

2008年,谢金龙被任命为轮斗机机长,成为“煤海航母”的第二代掌舵人。多年来,谢金龙研究轮斗、改造轮斗,不断挖掘轮斗的生产潜能,几年来,经他钻研实施的科技项目达数百个,累计为企业创造了2亿多元的经济效益。作为机长的谢金龙,深感安全生产的重要,他一手抓安全管理,一手抓安全培训,针对轮斗机部位多、结构复杂的实际,他提出了轮斗机“定点承包管理法”,充分发挥了机组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连续5年实现了零工伤零事故零三违,保证了每年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资料来源:中国文明网、央视网、内蒙古文明网、平庄煤业新闻网、《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台、《内蒙古晨报》《包头日报》《鄂尔多斯日报》)

(责任编辑/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