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课标Ι卷作文满分借鉴

2015-11-30 21:09周洪彩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文采篇文章规矩

周洪彩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作文再现

致小陈的一封信

小陈:

你好!

请容我先给你讲个《论语》中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对孔子说:“我们那里的法律很严明。如果父亲偷了只羊,那么他的儿子会去告发他。”孔子答道:“我们那里恰恰相反,如果父亲偷羊,儿子会去帮他藏匿。”

也许,你会对孔子所答质疑:这岂非枉法?然而夫子是如此解释的:这样有助于维护当地的伦理关系。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说的就是这个理,你的举报固然是正义的,然而未免过激。

自然,“规矩”二字,在生活中不可或缺。有如围棋那三百六十一格,局中黑白分明,落子章法有如倚声填词流丽悠扬,平上去入各有定规;有如铁画银钩,千里墨香因循法度;有如宫商五音,婉转清雅,皆依工尺……生活中的很多事,都必须在规矩约束之下。所谓“离娄之明,公输班之巧,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你对规矩的重视,是应当“点赞”的。我也希望,你在未来的路上,能够如此严谨地约束自己。

然而,向警方举报父亲,虽是于理无碍,终究于情有亏。亲情,是游子别家时母亲细密的针脚,是“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的欣然,是“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的眷恋……它让你纵流离辗转如飞絮飘萍,却仍能会心微笑,体味着这一份不会老却的牵念。《陆犯焉识》里的女儿举报了父亲,最终当那个疯狂的年代落幕后,父亲温柔地说,从来没有怨恨过女儿。我想,你的父亲也是一样。他绝不会怨恨你,那是父母的慈爱与宽仁,那是根植于血脉、发肤之间的亲情,割离不得,抛舍不得。然而,他怎么可能不难过?你完全可以用更多的耐心来规劝父亲。我可以理解你的无奈与顾虑,然而我更希望,你对父亲的劝告,从此能以一种更温柔、平和的方式。

希望从此,你的父亲不会再在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置规矩于不顾;也更希望,你与父亲不会因此而出现隔阂,希望父女间的亲情仍温暖如初。网络上的风波终将平息,愿你们的生活未被扰乱,便如那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件事已落了幕,便与父亲相视一笑,互相和解吧。

此致

敬礼!

明华

2015年6月7日

满分分析

<E:\高中生\内文\高一内文\高一11期\20150423z.jpg>[满分分析]

高考作文阅卷组制定了严格的评分标准,对作文进行分项批阅,然后给出综合得分。因为这个作文题在审题立意上具有较大的开放度,考生也具备相对稳定的写作素养,在立意方面应该不存在大的问题;而在发展等级方面,由于书信这一文体的特殊性,考生在构思的新颖方面,在表达的生动方面,都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性。而这篇文章,不仅充分领会了材料内涵,而且在写作时,能够深入进行挖掘,以新颖而全面的认识,表达了对法律与人情的理解,且能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突出了“有深度”“有文采”“新颖”这些要求。

1. 深刻,有辩证。

这篇作文能够获得满分,最重要的原因是立意新颖,对问题的认识分析全面而有深度。综观考场作文,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够理解材料内涵,并以肯定小陈的举报行为这一角度构思写作,但对问题的认识缺少一种辩证色彩。而本文作者在认识这一问题时,能够在充分肯定小陈重视规矩的前提下,一方面对小陈的无奈与顾虑表示理解,另一方面却对小陈提出了批评,认为“向警方举报父亲,虽是于理无碍,终究于情有亏”,这一辩证分析,体现出作者对情与法的矛盾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这样,就使这篇作文的观点具有了启发性,更能打动读者。

2. 充实,有底蕴。

一个优秀的考生,应该是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这篇文章的作者,便让我们看到了这一点。作者能够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艺术感悟充实到文章的内容中去,也是这篇作文被评为满分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中国古典诗词广泛、准确的征引令人眼前一亮,还能用中国古代围棋、倚声填词、书法、音乐等多种艺术形态阐述“规矩”的重要性,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深刻领悟。而这些内容,则是一般考生难以想到的。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内容与小陈事件巧妙的结合,使整篇文章水乳交融,这才征服了阅卷老师,最终获得满分。

3. 生动,有文采。

作文,最终是语言的艺术,而成熟大气、生动优美的语言表达,则是成就本文满分的另外一个原因。列举《论语》中故事,作者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提炼出材料的内涵,再以反问的形式,引出了自己的观点。具体分析“规矩”时,作者以充分的排比,将各种现象进行了概括性的展示,既鲜明突出,又形象直观,且节奏铿锵。在解读《陆犯焉识》这一素材时,作者以生动而充满深情的语言,挖掘出素材中深刻的内涵,展示出写作的张力。综观整个文章,作者能够熟练地驾驭语言,运用大量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调整出灵活多变的句式,展示出深厚的写作功底。

写作借鉴

<E:\高中生\内文\高一内文\高一11期\20150423z.jpg>[写作借鉴]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呢?

1. 多理性,善思辨。

辩证认识问题,就要求我们在审读过程中运用理性思考,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从而确立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同时,还要对所认识的事物和所阐释的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进而揭示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并以辩证统一的思维进行思考,得出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从而阐发个性化认识。

2. 烘底蕴,显内涵。

当今高考,重视人文精神和文化品质。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一些对历史文化、人物、现象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挖掘这些素材的本质特征,展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并能够在分析过程中融入自己的认识。这样,你的观点就将传统文化与时代气息紧密联系起来了,这样的文章一定能够打动阅卷者。

3. 重表达,增文采。

用好每一个动词,让动词契合于你的思想,洋溢出你的情思,这样,就可以增加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准确性、生动性。精心地雕琢句式,会让我们的文章摆脱单调与枯燥,在作文中展示出错落有致的音韵美。切记,好文章一定是重表达、有文采的文章。

猜你喜欢
文采篇文章规矩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按规矩办”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循乎规矩 本乎天然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军事志文采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