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思铧
保护视力避免误区
文|陈思铧
案例小明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因为想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经常滴一些眼药水,据说可以缓解眼疲劳,预防近视眼。可眼药水用了一年,小明的视力反而下降了,而且还因为眼药水使用不当得了角膜炎。
正确认识眼药水是眼科疾病最常用的药物剂型,对于许多眼病,眼药水都有直接、快捷的治疗作用。然而,许多人没有眼病也习惯经常点眼药水,或者眼部不适、不经医生诊断就随便点眼药水。这都是不正确的习惯。
因为绝大多数眼药水除了其治疗成分外,还含有防腐成分。如果经常滴眼药水,防腐成分可破坏眼表结构,产生刺激症状。护眼液对缓解眼疲劳虽有一定作用,但不等于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因为有很多视力减退的情况是由其他眼病造成的,如果判断不准,一味使用护眼液或眼药水,反而会使眼病进一步恶化。
所以,长时间滥用眼药水是不可取的;而平时经常做一做眼保健操,让眼睛适当休息才是保护视力的好办法。
案例小娜今年上初中三年级,晚上有许多功课要做,家人特意给小娜买了一盏新台灯,但用了一段时间,小娜在灯下写作业时,经常容易头晕和犯困,眼睛也特别容易疲劳。
正确认识以往人们认为用暖色调的白炽灯照明有利于保护视力。但研究表明,适合于阅读、书写等要求较高的视觉作业的光源,应该是照度为500lx(米烛光)以上的高色温冷色调荧光灯。因此,学生家长在选用照明灯具时应选用高色温的冷色光源照明灯具,少用或不用低色温的白炽灯。
很多学生晚上往往在自己的房间写作业,只开台灯,同时为了营造安静的气氛或省电,把周围的灯都关掉。这样做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人们通常只注重将照明集中在书桌台上,认为灯光够亮能看清楚就好,而忽视环境光照的设置和对眼睛的影响。实验发现,只开台灯而没有环境照明或环境照明过暗,容易加剧视觉疲劳。正确的认识是眼睛看得清楚、舒服和持久才是最好的。
案例小伟刚升上初中,在一次学校视力检查时,发现视力不好,于是小伟的家长在眼镜店给孩子配了一副200多度的眼镜戴。随后某天,小伟到眼科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小伟是假性近视,并不需要戴眼镜。
正确认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近视或视力不好的孩子都需要配眼镜。首先近视有真假之分,真性近视必须戴镜矫治、定期复查,以稳步提高视力和控制近视度数加深;但假性近视多是用眼过度或视疲劳引起的,一般不需要戴眼镜治疗。
发现孩子视力不好时,检查判断是十分必要的,不能盲目地戴眼镜或是做治疗。需要家长带着孩子到眼科医院或专业的视光门诊,进行专业的医学验光检查,以判断孩子近视的真假、程度和视力不好的原因等。
案例小新的家长担心孩子有近视眼,带他去眼科医院检查眼睛;但检查时需要点眼药水散瞳验光,小新的家长却不愿意孩子散瞳,说这对孩子的眼睛有伤害,结果当天的检查也没做成。
正确认识散瞳(睫状肌麻痹)是检查青少年眼睛屈光状态的重要检查步骤之一,散瞳一般是为了其后的检查做准备;散瞳验光就是将专用的睫状肌麻痹眼药水滴入眼睛,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达到最放松状态,然后再进行验光,对眼睛没有任何损害。
对于视力不好或刚发现近视的青少年,诊断性验光是必要的环节,而散瞳验光是其中重要的步骤。因为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较强,验光时如果不散大瞳孔,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不能把调节性近视(即所谓假性近视)成分除去,而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虽然散瞳本身不会对眼睛造成不良影响,但散瞳后可能会有暂时性畏光及视近物模糊现象,所以散瞳后要避免强光刺激,室外阳光下要戴帽子或墨镜避光;还要避免近距离用眼,避免看电视、电脑和手机。极个别儿童散瞳后如有颜面潮红、口渴、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幻视、兴奋等症状,应立即停药或咨询眼科医生。
案例小米的家长和许多家长一样,觉得孩子眼睛近视了,也最好少戴眼镜,因为眼镜戴久了会导致眼眶内凹,眼球“凸出”,非常难看。
正确认识有些近视的青少年取下眼镜后,眼球会比正常要凸出一些,但眼球凸出并不是因为长期戴眼镜的关系,而是和近视眼的眼轴增长有关。
因为近视眼的眼睛形态发生了变化,眼球的前后轴会变长,所以从外观上看,眼球会慢慢“凸出”,并且眼轴每增加一毫米,近视度数就会增加300度,所以高度近视的眼睛可能会更突出。而近视眼眼镜的镜片会缩小物象,会使人产生一种错觉,通过近视眼镜片看,眼睛会显小,看惯了戴镜时的眼睛形状,一摘掉眼镜时,看上去眼睛变大和凸出了,眼镜的度数越高,对比度越大,但这种变化是眼镜镜片造成的错觉,其实眼睛没有看上去那么“凸出”。
人眼的视力状态和屈光状态,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动态变化,因此要定期检查眼睛。一般青少年宜半年检查一次眼睛,以监测视力和眼睛的变化,早预防,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