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文(长春急救中心,吉林 长春 130051)
系统护理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
李旭文
(长春急救中心,吉林 长春 130051)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表(QOLI-74)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在这4个维度评分方面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有推广意义。
系统护理;生活质量;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是最为常见的,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病情急,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必须要及时有效治疗[1-2]。对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排除语言交流障碍、精神疾病、心力衰竭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9.3±1.5)岁,其中前壁梗死23例,下壁梗死12例,其他部位梗死者4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8.6±1.7)岁,其中前壁梗死25例,下壁梗死8例,其他部位梗死6例,两组患者均为初次发作。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发病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①基础性干预,包括叮嘱患者要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并指导正确合理饮食,帮助翻身等要有耐心,在饮食方面注意粗纤维的摄入,病房要注意安静整洁,温度及湿度均要适宜;②心理护理指导,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患者情绪波动情况,发现情绪低落,要及时沟通,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积极动员家属参与进来,多与患者交流,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③健康教育指导干预,要多向患者讲解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充分了解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及机制,掌握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学会避免情绪的过大波动,同时嘱咐依从用药,从而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1.3 观察项目
应用生活质量表(QOLI-74)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分,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4个维度层面,其中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4个维度方面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对照组 51.82±5.51 51.2±6.13 50.73±4.31 54.23±4.11观察组 55.73±4.82 54.7±4.82 54.65±7.14 55.48±3.32 t 4.389 3.877 5.286 4.218 P 0.001 0.002 0.004 0.003
心血管疾病目前死亡率已经位居首位,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最为常见的,病死率较高的疾病,经研究证实[3-5],心血管相关疾病在人体中最容易受到机体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行为模式、情绪、应激状态等,也会对心肌梗死患者造成影响,因此在系统护理中给予心理干预,通过语言交流以及表情姿势动作等,加强护患关系,多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同时要指导家属多与患者沟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心理负担。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严重下降,因此在护理中,我们要系统干预,包括基础护理,心理以及康复指导等。在本文中,通过对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在生活质量表评分方面,4个维度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要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总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评分有大幅提高,其方法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1] 曾碧媚,吴少群,张转转,等.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256.
[2] 周 丽,张青娟,董丽格,等.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8):73-74.
[3] 庞 群.心肌梗死70例焦虑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5):109-110.
[4] 彭 锐,廖 容,张雪兰,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21-22.
[5] 董爱霞,金 蓉,马爱琴,等.系统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康复效果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15-16.
本文编辑:高雅晨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15.1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