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农村互联网金融为突破重塑农村金融新格局——10条建议

2015-11-29 15:31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北方经济 2015年8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十三五金融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执笔人:匡贤明)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加快,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经济体重要的生产力。从发展趋势看,“互联网+”不仅深刻影响城镇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近年来,在农村这块“希望的田野上”,互联网金融正在落地生根,对农村传统金融形成有益补充,并带来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多方面的变革。从现实情况看,农村互联网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多方面掣肘与挑战,迫切需要在改革中加强体制机制保障,以充分释放“三农”活力,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以互联网思维破解农村金融发展难题

1.农村金融需求快速增长与金融供给短缺矛盾突出,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近年来,各方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发展,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为“三农”提供的金融服务明显改善,但农村金融体系还远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在,正规金融对农村的渗透率和覆盖面还比较低,竞争不充分的局面并没有打破,农村金融供需缺口巨大。截至2014年底,金融机构空白的乡镇还有1570个,金融服务的行政村覆盖率只有75.36%。只有27%的农户能够从正规渠道得到贷款;遇到资金困难时,76%的农户选择向亲友借钱,非正规融资渠道成为农户筹资首选。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矛盾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农民的全面小康就很难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就很困难,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就很难达到。

2.农村金融发展重在兼顾普惠性与商业性。客观地说,各级政府并非不重视农村金融发展,9年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当地吸储当地使用”的要求,并且给予了相当大的政策支持。但农村金融尚未闯出一条良性发展的新路子,根源在于农村金融的普惠性与商业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兼顾。一方面,各方高度关注农民信用、农业生产周期性、农村信贷成本等问题,这是商业可持续的问题。由于抵押品和信用等不足导致农村金融高风险,农民获得金融服务需要支付难以承受的高价格,制约了正规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少人把农村金融等同于慈善金融或者扶贫金融,忽视了其盈利性和商业性的体制保障,导致农村金融不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重在综合考虑普惠性与商业性,在二者动态平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3.农村互联网金融可以兼顾普惠性与商业性,拓宽农村金融发展空间。

(1)互联网改变农村金融发展约束条件。农村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在农村金融前面加上“互联网”的要素,更是对原有农村金融模式的重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降低了信息整合成本,打破了传统金融模式的时间、空间与成本约束,可以有效地兼顾普惠性与可持续性,使在传统约束条件下“无解之题”的农村金融变成新约束条件下的“可解之题”。

(2)农村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打破农村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农村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可以有效弥补农村信息的短板,使农村丰富的资源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潜力。比如,通过记录真实贸易、真实物流、真实结算、真实交易等,农村互联网金融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了新的增信方式,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可以有效地促进“三农”发展。

(3)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打破城乡资源单向流动的困局。长期以来,无论是自然资源、金融资源还是劳动力资源,大都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农村发展要素被虹吸到城镇中,扩大城乡发展差距。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和普及正在逐渐改变这一态势。比如,电子商务极大地拓展了农村创新创业空间,正吸引大量人才回归农村;互联网金融正吸引资金从城镇流入农村;利用互联网营销的乡村旅游等,正吸引大量的城镇居民消费从城市转向农村。

实现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突破

4.农村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大发展的“风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发展“大风口”,成为影响农村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力量。

(1)农村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农村经济走向互联网化。我国的信息化不仅在城镇中加快推进,而且在农村中也在加快推进。截至2014年12月,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28.8%,比2013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农村移动端网民增速更快,2013年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84.6%,超过城镇5个百分点。过去3年,农村居民网购接受度达到84.41%,人均网购额在500-2000元之间;全国电商巨头加快布局农村电商,淘宝村、淘宝镇发展迅速,不少地方正在加快打造互联网小镇。互联网经济正在成为农村新经济形态。

(2)农村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空间。目前,城镇地区是互联网金融主战场,竞争十分激烈;农村互联网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未来5年,随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健全,广大农村居民对互联网技术的认知程度和认可程度逐步提高,农村互联网金融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农村互联网金融正在形成多种模式,比如,以村村乐、大北农、新希望为代表的“三农”服务商;以阿里、京东、一亩田、云农场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和以宜信、开鑫贷、翼龙贷为代表的P2P平台。

(3)以互联网金融释放农村消费大市场。中国农村消费市场是世界经济版图上少有的亮点,但有效释放这个巨大的市场潜力还需要相应的支撑。其中重要支撑之一是互联网金融。例如,互联网使城乡居民面对同一个消费品供给市场,互联网金融使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全国、全世界的消费品,缩小了城乡消费品价格差距与商品质量差距。近年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纷纷将业务向农村加快拓展,正是看到了农村巨大的消费潜力。

5.尽快夯实农村互联网金融基础。从这些年的情况看,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还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这就需要尽快夯实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基础。

(1)提升广大农民金融意识。随着农村人口结构、消费结构变化,农村金融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金融产品如何应对农民文化素质相对不高、投资理财意识不强的挑战。目前大部分农村互联网金融产品还处于“烧钱”阶段,形成稳定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之中。为此,需要依托农村产业发展,加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知识普及。

(2)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现阶段农村互联网设施还比较薄弱,农村宽带普及率和电脑普及率均低于30%,相当多的农民缺乏互联网知识和利用互联网意识。尤其是随着新生代农民流入城镇,留在农村的老一代农民对互联网并不熟悉。这就需要加快推进农村互联网设施的建设。

(3)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农村金融发展掣肘突出表现在农村的资产货币化程度低,农村非农业资源信息化程度低和农民资金的市场化程度低。目前,京东、阿里等依靠强大的数据信息给企业和个人增信,推动互联网深入乡镇,但没有完全释放农村潜能。这就需要加快建立农村信用体系,降低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风险。

6.分步走,稳步推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一方面,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不是取代政策性金融和传统商业金融,而是依托技术进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出一条既有普惠性又具商业性的农村金融发展新路子,形成政策性金融—传统商业金融—互联网金融组成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格局。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进程不同,必须把农村互联网金融建立在农村实体经济的基础上,避免形成新一轮的泡沫。这就要求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不能急于求成,尤其不能变异为单纯的融资,而要从“三农”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分步推进。

(1)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农业,加快传统农业“上网触电”,鼓励电商进村入户;加快农民互联网知识的普及与推广,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电商;鼓励发展农村物流。

(2)加快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以农村小额贷款为重点的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农民理财业务,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依托互联网真实交易数据,对农民、农户进行有效增信,加快农村P2P平台建设,加快农村消费金融发展。

(3)发展农业众筹等新模式,着力转变农村资金流向。鼓励发展众筹等新模式,吸引城镇资金直接流入到“三农”发展所急需的领域。依托大数据、风控和检测管理等手段,有效打破资金流出农村的传统格局。

构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制度保障

7.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关键是加快市场导向的金融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快金融市场开放,跳出政策性金融以政府为主的模式,在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获得合理的商业回报。

(1)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为农民提供新型金融服务;加快农村金融领域对社会资本开放进程。

(2)鼓励传统电商提供金融等服务。在为农村提供商品服务的同时,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多样化、个性化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做大农村金融市场。

(3)鼓励新一代农民参与农村互联网金融创新创业。从当地特点和优势出发,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型金融形态,推进创新创业。

8.做好金融监管,构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机制。目前市场准入门槛过高与金融监管缺位的问题并存,互联网金融还没有建立起清晰统一的监管体系。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资金安全、信息安全缺乏保障,有可能带来潜在风险隐患。对农村互联网金融这个新生事物,要在鼓励发展的基础上做好监管。

(1)以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农村金融一旦发生风险,受损的是广大农民。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以市场开放为基础,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主,在构建有效监管体系的基础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2)建立统一监管体系。农村互联网金融涉及多个领域,既有农业领域,也有金融领域,需要明确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实施统一监管。建议央行下设互联网金融局,加强与市场监管机构的合作,实施统一监管。

9.加快立法,规范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从法律层面明确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地位,通过立法规范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厘清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主体地位、业务范畴、监管体制机制等,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规范和引导。建议尽快出台《电子商务法》,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立法的原则,首先是鼓励创新、竞争和发展;其次是规范市场秩序;再次是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10.加快推进农村结构性改革。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牵动影响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全局。夯实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基础,要求加快农村结构性改革。

(1)加快农村土地改革。全面开展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作物价格评估机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抵押资产处置机制,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土地租赁、转让、抵押市场。

(2)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大数据征信、风控与监测机制,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加快发展新型农村组织。传统金融组织很难满足单个农民的金融需求,传统农村合作组织也难以反映农民金融诉求。这就要求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加快农村合作组织的转型与发展,使之成为参与农村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渠道,成为农民权益保护的重要平台。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十三五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