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 王亚文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职业学院“每天锻炼一小时”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曦王亚文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摘 要: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制的意见》下发以来,各省市教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将“每天锻炼一小时”政策切实贯通到学生的每天生活中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每天锻炼一小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针对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在给予之后的教学工作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每天锻炼一小时对策研究现状对策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说过:“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身体不够健康,这个国家就不会有前途。”近些年,全国各地频频曝出大学生因体质下降而导致无法坚持军训任务、体质监测不合格、体育课成绩不达标等现象。据报道,2012年12月12日上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服务与管理班大一学生王某某,在体育课1000米长跑测试过后,突然昏厥倒地,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种种悲剧发生之后,大学生体育锻炼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人甚至在网上建议取消学校体育运动。笔者认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呈下降的趋势,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根据一项研究资料显示,大学生每天锻炼不足1小时的占学生总人数的66%,基本不锻炼的占总人数的24.8%。如果因为害怕出现意外而取消了大学生锻炼的时间,那么大学生身体素质将更加得不到加强,岂不得不偿失?为此,2004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期间举行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在保证开足体育课的同时,安排好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们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作为河南省品牌示范院校的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号召,学生课外体育外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但与此同时,由于设施等方面的限制,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本文主要通过对该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合理有效地措施,为学校的体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由“每天锻炼一小时”概念可反映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主要包括体育课和课余体育活动。课余体育活动又包括早操、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活动、体育社团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等等。本文主要运用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对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课以及课余体育活动进行访谈和调查。
1.1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现状及分析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课为90分钟,每周一次。教学采取公修加选项的形式,选项课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定向运动、地掷球九个项目。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在学期末会进行相应的期末考核评价。但是根据调查,只有大一和大二上学期有体育课,大二下学期之后就不再安排体育课。也就是说大二下学期之后学生就每星期少了90分钟的活动时间。并且,本身体育课一周就只有一次,在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中的比重就很小。因此,为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主要的锻炼途径在课外体育活动上。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关系着“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能否落实。
1.2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分析
早操是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大一上早自习,大二、大三跑早操的形式加强学生的锻炼,这样的安排也弥补了大二下学期之后不再安排体育课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良好发展。学校早操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早晨六点二十,大约三十分钟结束。但是由于大三处于离校阶段,早操查操情况不严格,所以基本是敷衍了事,起不到身体锻炼的作用。除此之外,学校还会举行春季运动会、拔河比赛,秋天会有篮球足球比赛,冬天还会举行冬季长跑越野比赛来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但是,相对于“每天锻炼一小时”而言,这些比赛都是时间性的,而且有局限性。并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锻炼需求。通过访谈和调查了解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最多的运动项目,男生是篮球、足球、慢跑。女生是慢跑、乒乓球、羽毛球。从项目选择上看,所选项目具有健身性、趣味性以及简便易行等特征。这样的结果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学生对该项目的喜爱程度,二是由于学校场地器材的限制。从调查中了解到,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个标准田径场、十个塑胶篮球场、十七个硬化篮球场、四个室内羽毛球场、一个健美操室和一个乒乓球馆,同时学校还有一个正式对外开放的篮球馆和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篮球馆。学校本着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充分提高场地和器材使用率、保证正常教学任务为出发点,对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使用有统一安排和整体规划,因此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受很多方面的影响,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观方面主要是受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客观方面主要是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
2.1主观方面的影响
从大学生自我来讲,第一,有一部分同学不愿意每天锻炼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学业和工作的压力,尤其是对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高职院校,考虑到实习等各方面的因素,学校在大二下学期开始就取消了学生的体育课,给大家充分的时间实习和考各种技能证。大学生由于面临较大的学习以及工作压力而抽不出时间锻炼;第二,学生自身没有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第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加之生活方式选择的多样化和网络的发达使得更多的学生在闲暇之余会选择泡“网吧”、“KTV”这样的娱乐场所而不愿意换上运动装去运动。
2.2客观因素影响
2.2.1场地器材的匮乏
从篮球场地来讲,学校现有一个正式开放的篮球馆和一个正在建设的篮球馆,以及十个塑胶篮球场地和十七个硬化篮球场地。对学院篮球场馆的调查情况表明,平均每400名学生才拥有一块篮球场地,与国家教委办公厅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中规定的“篮球场地每250名一个”还有一定的差距。除去篮球之外,根据调查,学校器材室只提供篮球、足球、排球、等大球类的器材,诸如乒乓球、羽毛球一些小球类需要学生自备。根据调查,学校有网球场地,却没有网球器材。一些想要接触这些流行项目的同学也只能退避三舍了。
2.3.2教学内容对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影响
据调查发现,许多没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基本上没有个人爱好或者擅长的体育活动项目,因此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在运动场上。这反映出大学体育教学现状,虽然许多学生不排斥和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但是不知道去练什么,没有什么项目可以引起他们锻炼的欲望和兴趣。尤其是女生,我们经常会在篮球场上看到挥汗如雨的男生三两成群,却很少看到活跃在操场上的女生。这提示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观念和意识,而且要区别对待,注重男女生差别,积极引进一些新颖的体育锻炼项目,吸引学生的目光,并且传授体育锻炼的方法,让学生有目的的、积极的、自愿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1)针对学生自身的原因,首先,大学生自身要充分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尽管学业和工作压力很大,但每天也要至少抽出一个小时时间进行锻炼和放松,让自己疲惫的大脑得到休息,这样或许会事半功倍;其次,要建立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坚持每天锻炼。同时,要学习正确的锻炼方法,取得一定成效之后才会更加愿意坚持锻炼。最后,要积极配合学校要求,认真参与体育课,坚持跑早操,使“每天锻炼一小时”不只是每天挂在嘴边的口号,还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2)大学生活动项目和场所的选择上呈多元化状态,主要集中在便于开展且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运动项目上,面对场地器材和师资水平要求较高的项目学生从事练习的较少,建议学校要加快体育师资队伍培养步伐,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以课余体育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运动,调动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3)学校应该加大体育场馆以及器材的投入,完善各种体育设施,解决体育场地不足的状况。制定体育设施使用办法和措施,让各种器材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不只是在体育课上,而且在课余活动时间也可以发挥最大作用。
总之,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是增强学生运动能力的保证,也是帮助学生增强体质,促进更好的投入学习的必要手段。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引起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使本校的体育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合理安排好,并且有合理的监督机构进行监督,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尹博.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J].体育学刊,2005,12(1):140-141.
[2]付海涛.浅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6):202-204.
[3]王永强.河南省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12-13.
[4]石小健,施克进.武汉地区大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09,25(6):66-67.
[5]马尚奎,乔来明,李阳.河南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的实证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8):39-42.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c)-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