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德 杨兰云
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校 408309
浅谈中职非涉农专业服务“三农”的新举措
杨清德 杨兰云
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校 408309
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确立了“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的办学思路。面向广大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在非涉农专业开设校本选修教程,学生一专多能,服务“三农”;认真做好三篇文章,实现了“三赢”。
三农;中职;培训;选修;三赢
在城乡统筹发展与建设新农村等大环境下,农村职业学校理应面向农民、农村、农业,服务“三农”,为此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下面简要介绍我校非涉农专业服务“三农”的做法,与大家交流,抛砖引玉。
我校离垫江县城14千米,是一所农村职业中学,是第二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500人,95%的学生来自于农村。我校建校之初以种植、养殖等涉农专业为主,后来逐步开设了汽车(包括汽车驾驶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等)、电子电器、计算机、建筑工程、市场营销与财会等为二、三产业服务的专业,2006年涉农专业停办。在新形式下,如何更好地为垫江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社会转型服务,如何留住一大批农村青年,这是我们不得不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我们组织教师走进农村,与农民、村社干部、农民企业家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分析、研究我县“三农”的现状及问题:一是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是55岁以上的人;二是规模农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正在兴起,急需一批农技专业人才以及经营管理人才。通过调研,找到了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切入口,一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留在当地农村的适用型技能人才,二是要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培训问题,让农民尽快致富。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校确立了“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的办学思路。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学历教育为农村培养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是重要标准;非学历培训主要面向返乡农民工、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让他们学实用技术、学农业经营管理。
我校充分组建了一支多学科的培训教师队伍,为承担各类中期、短期培训任务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每年短期培训完成情况如下:初学汽车驾驶员1000人左右,汽车驾驶员继续教育培训3000人左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农村失地农民转移培训500人左右。近五年来,我校面向垫江县、长寿区、忠县、石柱县、丰都县等区县,举办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资格培训班35期,培训学员7329人。
我校通过开展服务“三农”的短期培训工作,实现了“三赢”。
一是赢得学校发展资金。积极争取市、县、乡镇三级政府的“三农”培训任务,盈余的培训费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校办学经费的不足。
二是赢得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形式多样的培训,促使我校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并在适应和竞争中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
三是赢得生源。举办社会培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校学历教育生源比较紧张的问题。
我校开展了面向“三农”课程设置的课题研究,构建起了比较适应“三农”需要的课程体系。学校组织教师和行业专家,编写了《常用农机应用技术》、《农村应用文书写作》、《农村安全用电常识》、《汽车驾驶技术》、《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等校本教材,学校统一要求各个专业必须开设《汽车驾驶技术》课程,再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开设1~2门选修课程。
通过开设选修课,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学生多一技之长,增强为农服务的本领。例如,组织学生系统学习《汽车驾驶技术》,并在实训室练习模拟驾驶技能,让学生对学汽车驾驶充满期待,进入高三年级,年满十八岁的同学就主动报名学习开车,从而保证了我校驾驶专业的生源。毕业生取得驾驶证回到农村,既可以开机动车,也可以开农用车,也可驾驶拖拉机。汽车维修、电子电器维修专业学生学习《常用农机应用技术》,拖拉机、柴油机、汽油机、收获机等农机既会使用,又能检修,学生多掌握一门技术,为他们就业、择业、创业及二次创业奠定了更宽广泛的基础。《农村应用文书写作》的实用性很强,虽然简单,但部分学生却不会写,尤其是婚嫁、丧葬、寿诞、喜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书,不经过专门训练的学生,完全有可能会不知道其写作格式、体例。学生通过农村应用文的学习,基本能够满足农村生产、生活及交际的需要。
(1)让教师“活”起来。我校教师多数出生在农村,他们对农民、农村的情况比较了解。学校要求教师开展为“三农”服务教学工作,教师能够乐于参与。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必须搞好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点子要多,方法要活。这既有助于教师成长,也有助于学生成才。
(2)让学生“乐”起来。多一门技术,多一条出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中职毕业生在农村发展是有作为的。我校部分毕业生在农村致富成功的典型事例,让在校生感动不已。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充满希望中学习,在愉悦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3)让教育“新”起来。如何改变沉闷的教学风气,克服中职教育品位不高的现象,我校围绕“新”字进行了探索。一是管理新。从校长到主任,变高高在上为深入实际,帮助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教研新。教研工作变空头研究为深入课堂,变检查为参与,变指导为互动,变批评为协调;三是手段新。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资源,充分利用qq群、微信、微博、手机短信平台、校园广播等即时传播渠道,及时宣传“三农”信息。学校鼓励教师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经营活动,激励学生回乡创业。
实践证明,我校坚持走“面向农村,服务农业,打造新型农民”的办学道路,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农村职业中学非涉农专业服务“三农”的有效方法及途径,立足垫江县区域经济,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声誉,为全面服务“三农”,改善民生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