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装备技术创新的伦理风险与规避

2015-11-29 13:37周妙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伦理装备运动

周妙蓉

(西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装备技术创新的伦理风险与规避

周妙蓉

(西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运动装备在材料和设计两个层面的技术创新形成了伦理风险:人的主体性的消亡;公平竞争精神的破坏。伦理风险的成因在于技术创新的趋利性以及体育功利性与技术创新效用性的过度契合。规避风险的对策:1)对运动装备技术创新价值的重新认识;2)适度创新;3)建立伦理规约机制。

运动装备;技术创新;伦理风险;规约

自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期以来,科技迅猛发展已经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形态和运行轨迹。体育作为与人主体价值彰显密切相关的社会领域,其发展同样深受科技发展的影响。作为体育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的运动装备水平已经成为推进体育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围绕运动装备展开的技术创新活动日益频繁和深入,运动装备技术与主体人的融合发展愈发常见。由此带来一个问题,作为主体人自我价值展现方式的体育的价值整体性、独立性是否会因为运动装备技术与人主体的融合而受到破坏呢?是否会导致新的体育伦理的风险和危机呢?笔者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而展开,旨在为探索合理发展现代体育之路,促进现代体育科学发展,并使之真正为人服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1 运动装备技术创新概况

1.1 材料创新

1.1.1 材料在运动装备生产中的作用 材料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同样,没有各种各样的天然材料或者人造材料,运动装备的制造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制造运动装备更是需要各种先进材料。可以说材料之于运动装备的作用是基础性的。没有先进材料,何谈运动装备具有更好的性能,更何谈帮助人们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材料技术的演化,尤其是当代的新材料技术(如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得运动装备越来越呈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很多运动项目上已经开始大量使用新材料运动装备。例如,撑杆经历了从最早的竹木杆到后来的金属杆、玻璃钢杆、尼龙杆、碳素纤维杆的变革。可以明显看出,运动装备在材料上的演化是由天然材料逐渐发展到人工材料,从传统材料发展到新材料的过程。人工材料尤其是各种新材料已经构成了运动装备材料的主体。目前用于运动装备制造上的新材料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阿德米拉纤维、硼纤维、新型陶瓷复合材料、非晶质金属纤维、单结晶质碳化硅纤维、热塑性塑料(树脂)等。

1.1.2 服务于运动装备的材料技术开发 人们往往认为运动装备中出现的材料不过是将化工、金属加工领域的先进材料技术移植于运动装备制造的过程罢了。

这种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运动装备材料的来源,但又具有片面性。很多情况下,运动装备中的新材料的确是其他工业领域的先进材料的移植、应用,材料技术的创新大多也发生于其他工业领域。但是随着运动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很多新材料的开发却是基于制造更好的运动装备的需要展开。典型案例就是泳装用莱卡纤维的开发[1]。由于所有的弹性纤维都对氯敏感,所以许多泳衣在穿着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起拱,从而失去弹性。杜邦公司专门为泳装开发了一种特殊品种的莱卡。这种纤维具有较强的耐氯性能,长时间穿着,泳衣也能保持较好的弹性、舒适性和外观。

即使是其他工业领域的先进材料技术的移植应用,也是经过一定改造的。一般是通过不同材料的复合来达到理想状态下某种运动装备应具备的技术效能。例如,理想的撑杆应当轻而且柔韧性好,还要具备一定的硬度、耐扭曲、能量损失小。因此,从这种需求出发,现在的撑杆并不是由单一的某种先进材料组成的,而是由三层增强材料复合而成:外层使用单向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材料,使撑杆质量很轻、硬度高,而且具有良好的耐疲劳性、最大的能量恢复;中间层使用玻璃纤维网、内层使用玻璃长丝环绕的环氧树脂,使撑杆抗扭曲度增加,改变撑杆端头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含量,端头会更硬。这显然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移植,而带有明显的再创造性质,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

1.2 设计创新

1.2.1 设计在运动装备生产中的作用 何谓设计?设计是人的意图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一个过程。设计因人的需求、期望、意图而起,愿望水平机制是一些“选择机制”。设计的最终目标也不在产品,而在人本身[2]。设计的本质反映为人们寻求最适当的方式来处理源自生活中产生的特定需求,是对人类生存方式和生活样态的抉择行为[3]。

设计(尤其是工业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包含了设计(包括外观层设计和功能设计)。设计是运动装备制造的关键环节。基于运动装备的功能性要求,运动装备的设计创新大多体现于功能层面的设计创新。运动装备发展至当下,新材料的使用、制造工艺固然重要,但通过合理的设计则能更好地提高运动装备的功效,提升运动成绩。

例如,在运动服的设计上,功能的实现是设计师应着重考虑的,这包括如下要素[4]:运动状态下面料的弹性和牢固性;以运动因素为依据选择合适的结构分割;通过对运动姿势的考察来开发适合运动特点的运动装专用板型;以运动的人体体态作为运动装款式与设计的依据。

1.2.2 运动装备设计创新 人们一直在通过种种改进设计理念,通过完善运动装备的构造,完成运动装备的设计创新,这种创新并不仅仅是款式上的,而且更多的是功能层面的。人们大都相信,好的运动装备在设计上都应当符合人体工程学、空气动力学、流体运动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更好的设计来提升运动装备性能,进而扩展市场,已经成为运动装备供应商们重要的创新目标。

最具代表性的应属鲨皮泳衣的设计。这种泳衣是由英国SPEEDO(译名“速比涛”)公司与美国太空总署NASA、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公司ANSYS以及澳大利亚体育运动学院运动科学团队的研发成果。通过对鲨鱼皮肤的仿生学研究,服装面料设计者最终成功设计出有利于减小水流阻力的游泳装面料。不仅如此,鲨皮泳衣还通过种种加强运动者身体流线型的设计来降低游泳时的水流阻力,还能压缩运动员的肌肉,推迟肌肉乳酸引起的疲劳。实验表明,鲨皮泳衣的纤维可以减少水流百分之三的阻力,这在百分之一秒决定胜负的游泳比赛中意义非凡。

在运动装备设计创新上,人们更倾向于通过产品设计的持续创新来形成某种产品族。上世纪80年代,耐克公司发明了划时代的科技产品“气垫(AIR)”运动鞋。此后耐克又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Air Sole、Air Max、Air Zoom、Air Total和Air Tuned等技术。AIR技术经过几代创新,逐渐成为篮球鞋设计(技术)创新的代表,耐克成为这种气垫技术的代表品牌。

2 运动装备技术创新的伦理风险

2.1 人的主体性缺失

体育是主体人以自身为客体、并以客体为目的的人类活动方式。人作为体育的主体是不可否认的[5]。但另外一点不可否认的是,人们一直将运动装备作为运动过程的一种必要的辅助工具来使用,人类的所有运动项目几乎都无法缺少运动装备,有的运动项目则是以运动装备作为其存在依据,如撑杆跳高运动、自行车运动等[6]。通过运动装备技术创新,人们实现了不断超越自我的卓越性目标,但与此同时,运动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在不断衰减。

有了更为先进的运动装备的帮助,人们能够取得更佳的运动成绩。因此越加对运动装备的相关性能进行“强化”,途径就是材料和设计层面的技术创新。运动装备的技术创新带来了运动成绩的飞跃进步。1963年,由于玻璃钢撑杆的使用,当年撑杆跳高项目的成绩提升幅度超过过去20年的总和。可以说,运动装备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影响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但是随即产生了两个问题:

第一,由于运动装备创新性的材料和设计带来的成绩提升,功劳属于谁?是归属于人类自身,还是归属于新技术或新设计?如果归属于人类,那么就显然存在一个逻辑上的问题。如果人们一直使用竹杆来比赛,运动成绩定然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令人自豪的地步。抛开时间维度,比较同一个人使用竹竿和碳素撑杆的运动成绩,其结果一目了然。碳素纤维制造的撑杆之于“原始”的竹质撑杆,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将功劳归属于制造运动装备的新技术、新设计,那么技术创新显然就成为运动过程必然的主体。

无论怎样进行归属,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那就是技术创新在运动成绩提高的客观过程中,必然有其合理的角色和地位,是运动成绩提高的承载者。我们就不得不重新认识人在运动过程中的地位了,既然技术创新取得了其应有的主体地位,那么人的主体地位就必然缺失了。

第二,人真地打破了运动纪录吗?在运动过程中,人和运动装备实质上处于一种“人—运动装备复合化”状态。但是人类所要超越的运动纪录往往是基于一种相对于现在而言,更为“原始”的“人—运动装备”的组合状态下实现的。第一个撑杆跳高的成绩记录是基于人们使用竹竿的,而后来的人们通过撑杆的技术创新制造出更先进的撑杆,当我们用这种新的撑杆来挑战用竹竿创造的运动成绩时,这种挑战是否具备其存在意义呢?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其实人类一直并没有超越自身运动极限很多,只是我们受到了技术的“遮蔽”,从而使人们被假象所迷惑,也被我们自身行为所迷惑。

人们超越的并不是人类自身运动的极限,而仅仅是运动成绩,而这些运动成绩还是通过运动装备技术创新得来的。既然我们不是在超越人类身体运动的极限,那么人在运动过程中到底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所以,可以认为,运动装备早已取代我们成为运动过程的主角了,人已经沦为配角(或者说是为运动装备的附庸)了。

上述这两番诘问实际上已经道出问题的所在了。由于运动装备技术创新,人在运动过程中应有的主体地位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缺失。技术分有了人主体身份,使人主体性的破碎,从而导致主体性缺失。这种缺失伴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演化在逐步升级。也就是说,从过程的角度看,人的主体性处于一个不断衰减的过程。

2.2 公平竞争精神的沦丧

公平竞争可以说是运动竞技的核心伦理精神,它要求保证参赛主体的平等性,这种平等主要表现为机会平等。但是,运动装备技术创新活动正在导致公平竞争精神的沦丧。

谈及运动竞技中的公平竞争精神,不可避免地会谈及兴奋剂的泛滥与危害。可以说这种药物技术的创新对公平竞争精神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人们对兴奋剂的态度是坚决的,其“非法性”不仅得到了各体育组织的认可,反兴奋剂已经成为相关体育组织的重要任务和使命。与兴奋剂相比,运动装备技术创新往往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在很多比赛中各类高技术运动装备大行其道,帮助运动员夺取一块块奖牌,代表性的就有鲨皮泳衣、纳米跑鞋等。

运动装备已经成为左右比赛进程,运动成绩高低的决定性因素。统计显示,2008年,以“鲨鱼皮”为代表的高科技泳衣帮助游泳运动员在长池和短池游泳比赛中共计105次刷新了世界纪录。流体力学的研究表明,阻力若减少1%,速度可提高0.3%。在两名运动员水平相当的情况下,穿新式低阻力泳衣的运动员速度可提高0.5 s或更多。这样的情况并非仅仅出现于泳池,在田径赛场、在自行车赛场都出现了高技术运动装备主导赛场,成为运动员取得骄人运动成绩的制胜法宝的情况。这些高技术运动装备引起人们对“公平竞争”热切关注,对于“鲨鱼皮”泳衣以及残疾人短跑运动员奥斯卡·皮斯托瑞斯的“猎豹”仿生肢的使用,至今仍颇具争议。

很显然,运动装备的技术效能的高低,已经对公平竞争精神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提升运动装备的效能正是人们进行技术创新的首要目标。水平相当者能通过使用更佳的运动装备来获取竞争优势,而水平不佳者还能通过运动装备的使用来提升运动成绩,甚至超越那些运动能力确实突出的运动员。例如最新研发的高尔夫球杆使用了石墨增强环氧树脂材料,超大的空心端头使用了钛金属材料,通过改变材料组成,使球杆击球的速度加快。这些先进技术使得高尔夫运动产生了均衡效应(降低了高尔夫的技巧需求,天赋较低的运动员可以打得更好)。尽管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某种运动项目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如非洲的长跑,可是来自其他地区的人们却可以通过运动装备技术创新来赢得后发优势,取得更佳运动成绩。

如果说所有参加某一比赛的运动员都使用同样的运动装备,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在此花费笔墨来论述运动装备技术创新带来的公平竞争精神破坏乃至沦丧的问题。但是事实上运动装备技术创新造成公平竞争精神的破坏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社会层面的问题。

运动装备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的,有的运动装备甚至具有专属性,仅为某一位运动员专用,如耐克公司为刘翔定制的“红色魔鞋”。高技术的运动装备的研发、生产总是与一定的技术能力、经济实力联系在一起的。从国际视角来看,研发、生产高技术运动装备的企业、研究机构大多位于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它们在材料技术、运动装备设计等领域已经有了丰富的积淀,体育用品业十分发达。高技术运动装备从整体上看还是服务于这些国家的运动员,虽然理论上讲,谁都有使用高技术运动装备的权利,但是限于购买力的缘故,那些发展中国家的运动员并不能享受运动装备技术创新带来的福祉。由冰岛著名残障人器械公司“奥索”(ossur)研制的猎豹仿生肢[7],由50~80层碳纤维构成,价值1.5万英镑,全球的使用者不到300人。

而且即便有人使用,往往也仅限于那些运动能力十分突出的运动员。即使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高技术运动装备已经不再罕见,但是从整体上看,还是只有少部分处于竞技体育体制“塔尖”的运动员在使用,大量的业余选手包括许多专业运动员都无法使用。中国的情况尚且如此,更何谈那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远逊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

由此可见,科技的全面深度介入,现代体育公平竞争的平衡态被客观打破了。由于技术成为决定体育竞赛的基本因素,技术占有的不公平必然导致体育竞赛基础的不公平,在远离公平态的基础上进行的体育竞赛的公平性就无法得到保证,所以技术使得公平竞争的基础出现了不公平,从而严重削弱了公平竞争精神。正是因为如此,有学者认为,运动装备技术创新正在导致公平竞争精神的沦丧[8]。

3 运动装备技术创新伦理风险的成因

公平竞争、人道、追求卓越同为体育伦理的核心价值[9]。追求卓越的目标最为直接、最为现实,给人们带来的回报也最大,因而成为技术创新的首要目标。在竞技活动中实现了卓越性,不仅为运动员带来巨大的精神、物质财富,也提高了代表国、地区的声威。在卓越性的光环下,公平竞争、人道原则虽然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与实现卓越性目标相比,也暗淡无光。

运动装备技术创新是否会有损公平竞争的精神、是否会影响人的主体地位?人们通常不加考虑,为实现卓越性的目标而进行的运动装备技术创新已经蒙蔽了人们的双眼。

3.1 运动装备技术创新的趋利性

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趋利性。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潜在的超常商业利润。技术经济、技术管理学界早已将技术创新视为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决定企业竞争力和生命力的重要一环,没有技术创新,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面临着停滞不前甚至倒闭的命运。

目前,运动装备制造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的作用。运动装备的高技术化势头可以说就是相关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结果。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运动装备企业的惯常行为,一种常态行动。进行运动装备技术创新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从而获取利润。第四代鲨鱼皮泳衣引起的市场格局变化是典型案例[10]。速比涛公司为研发第四代鲨鱼皮泳衣(LR)花费了数百万英镑,回报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强烈的市场反响。从日本的市场反应来看,LR已经击败很多品牌的泳衣,占据了高端竞技泳衣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不仅如此,其影响力还波及少年游泳选手和其他相关商品。竞技泳装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游泳爱好者接受。日本其他泳装品牌也在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变目前的市场格局。美津浓公司宣称今后将积极开发“能够超越LR的泳装”。迪桑特承认该公司的Arena泳装确实与LR存在差距,今后将“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束缚,加强缝制和加工方面的技术创新”。

3.2 体育功利性与技术创新功效性的过度契合

“创新性”运动装备给体育带来的功效有目共睹。正是各种先进的运动装备技术创新帮助人们取得了在运动成绩上的突飞猛进,帮助人们实现获取优胜的目标。这证明了运动装备技术创新所具有的突出功效性。当运动技术趋于完善,人们便思考着通过其他途径来有效提升运动成绩。当人们充分认识到运动装备技术创新的功效性之后,出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考虑,便会将运动装备的技术创新不断向前推进。这种技术创新明显具有其功利目标。

体育本身就带有某种功利性。这充分体现于著名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句格言承载着人们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实现人类卓越性的理想,而这种理想的实现,关键的是要在运动竞技中获取优胜。优胜似乎成为体育的终极目标。为了获得优胜,人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使用各种更具效能的运动装备击败对手,而不考虑它带来的种种社会、伦理层面的问题。

而体育这种基于身体活动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存在必然受到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人们在竞技中获取优胜的时候,这种胜利往往会随之转化为政治、经济层面的胜利。体育慢慢异化为获得金钱的有效途径、政治立场表达场、取得声望和地位的手段。政治、经济对竞技优胜的反馈促使体育的功利性更进一步加强,演变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尤其在体育商业化、体育职业化的今天,其势尤盛。

为了实现优胜的功利性目标而进行的运动装备开发活动表征了一个重要的进程——体育的功利性和技术创新的功效性由此形成了契合。这种契合的价值基础就是一种目的性:体育需要运动装备技术创新,而运动装备技术创新又需要通过体育来赢取更大的市场。二者各有各的目的,但是二者均是为了实现各自的功利性目标。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政治、经济的作用对契合产生的影响。

在国际政治的背景下,一国的运动员在国际比赛(尤其是在奥运会)中若能取得好成绩,将会极大提升国家的荣誉,帮助本国在国际舞台树立某种政治形象。国家因此会积极资助本国运动员使用更为先进的运动装备。途径通常是采购或者研发高技术运动装备。老牌体育强国英国、美国、德国等均有服务于本国运动员的运动装备开发机构。

如果某种运动装备确有帮助人们获取优胜的功效时,人们都会积极地使用它。这对于那些高技术运动装备而言,可谓开拓出了一片不小的市场。而运动员的使用将运动装备的功效性传达给了普通消费者。而且这种传达,往往还是运动装备制造商的刻意为之——通过知名运动员的“明星效应”打开普通消费者的市场。

本来,体育功利性运动技术创新功效性的契合有其偶然性。政治、经济对体育的“入侵”让体育与技术创新的契合加剧了。政治和经济的扰动,本身就是具有相当大的功利性。随着体育功利性的逐步放大,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运动装备,越来越倾向于改进、创新运动装备来实现种种功利性目标。

体育功利性和技术创新功效性的契合客观上存在一个“度”的问题。体育存在的功利性是客观的,可以说也是难以逾越的——竞技必然有优胜。通过运动装备的创新来帮助人们达成优胜的目标有其必要性。但我们不能将目光只定在获取优胜上,毕竟体育还有其他价值目标来供我们选择。运动装备技术创新的存在不能仅仅是为了实现那些数据化的记录。但是体育功利性和技术创新效能性的过度契合将功利性目标极度放大,人们哪里还看得见“公平竞争”和人自身呢?公平竞争精神的丧失和人的主体性的消亡是一个必然的结局。

4 运动装备技术创新伦理风险的规避

4.1 对运动装备技术创新价值的重新认识

运动装备技术创新不仅仅能帮助人们获取市场竞争的优势,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它还葆有更多的人文价值。不仅是要通过运动装备技术创新来实现卓越性,更要通过运动装备技术创新保障人在运动过程中避免受到伤害;不仅是服务于专业运动员,还要服务于大众的日常健身活动,发挥其公共效应。

当然实现卓越性的目标本质上也是一种人文目标,但是我们应避免将这一人文目标数据化和唯一化。因此要将提升运动装备的功效性等现实目标的实现,置于人文关怀的前提下考虑,使运动装备技术创新的目标由只注重提升效率逐渐转变为在促进人和谐发展的人文目标上来,充分彰显“科技以人为本”。

4.2 适度创新

要有效规避运动装备技术创新所造成的伦理风险,必须确认形成风险的关键问题。从前文分析,技术创新功效性与体育功利性的过度契合是伦理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坚持适度的创新,控制创新的规模和速度。合理的契合度对于运动装备技术创新和体育均有积极的影响:运动装备技术创新的演化为体育带来了效率的提升;借助于体育这一备受关注的平台,运动装备技术创新丰富了科技创新的内涵,能够实现科技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规避运动装备技术创新的伦理风险,根本在于控制二者的契合度,使之将契合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4.3 建立伦理规约机制

建立伦理规约机制是防范运动装备技术创新伦理风险的现实屏障。技术创新伦理规约就是指在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各相关技术行动者、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们通过相互协商达成道德共识,并形成一系列伦理原则与规范,对技术创新进行引导和约束的动态过程[11]。这要求在运动装备技术创新过程中,引入伦理考量,把相应的伦理原则纳入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规避传统技术创新的惟“利”倾向带来的伦理风险。从企业伦理、技术伦理、体育伦理等多种维度来对运动装备技术创新实施伦理规范、约束。建构伦理规约机制是存在现实可能的。首先,就是人们对运动装备技术创新带来的伦理问题有了深入认识,并从制度层面对其进行了约束,国际泳联禁止高技术泳衣就是典型例证。其次,应用伦理学的兴起为运动装备技术创新伦理规约奠定了理论基石。

[1]R.斯素.运动用纺织品[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55-56.

[2]朱红文.“设计哲学”的可能性和意义[J].哲学研究,2001(10): 25-31.

[3]柳冠中,李永春.轮子与设计[J].新美术,2006(2):96-102.

[4]王露.运动装设计创新[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9.

[5]董传升.科技奥运的人文价值与困境[J].中国软科学,2006(4):83-91.

[6]董传升.技术与人的主体地位的缺失——对“科技奥运”困境的探讨之一[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4):60-62.

[7]高科技让人类无限奔跑[EB/OL].[2015-05-12]http://discover.news.163.com/10/0523/11/67C6SIMM000125LI.html.

[8]董传升.体育技术化与公平竞争精神的破坏[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1):8-10.

[9]熊文,赵涛.竞技体育伦理价值的赋予和确立[J].体育文化导刊,2007(7):57-59.

[10]SPEEDO鲨鱼皮横空出世,改变日本泳装市场格局[EB/OL].[2015-05-12]http://news.ctei.gov.cn/98062.htm.

[11]王健.现代技术伦理规约的困境及其消解[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82-87.

责任编辑:乔艳春

Ethical Risk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ts Circumvention

ZHOU M iaoro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u 610041,Sichuan,China)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material and design of sports equipment has caused the ethical risks,that is,the extinction of human subjectivity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fair competition spirit.The reason why ethical risks happen is that the interest-bas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e sports utility and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are overly conformed to each other.The strategies to avoid the risks are there-recognition of the innovation values of the sports equipments,moderate innov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thical stipulation mechanism.

sports equipment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ethical risks;stipulation

G803

A

1004-0560(2015)04-0053-05

2015-05-12;

:2015-06-02

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WHCY2015B7)。

周妙蓉(1974—),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与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伦理装备运动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不正经运动范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