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0)
从学生对待高校体育课的态度看高校体育课程的改善
黄 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0)
高校体育课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高校体育课的态度。传统的学校体育往往忽视学生主体的参与,缺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导致高校体育课程与学生之间产生较大的隔阂,这既不利于学生在高校校园内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他们正确体育价值观的树立。因此,高校体育课程亟待改善。本文试图就当前大学生对待高校体育课程的态度及其行为状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善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2.1 研究对象
选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三年级学生68名,其中男生33名、女生35名为调查对象。以学生对待高校体育课的态度看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个别访谈法、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
3.1 学生对待高校体育课的三种态度类型通过访谈得出了若干种学生对待高校体育课的认识态度,汇总整理得到如下三种类型。
3.1.1 积极向上型这种类型以男生居多,认为高校体育课可以结交朋友、放松心情,对于一周一次的高校体育课会怀有期待心理,并且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一类同学对自己参加体育课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在体育方面时常会有额外的需求。
3.1.2 保守害羞型这种类型以女生居多,认为大学体育课的素质练习枯燥且易造成疲劳。体育课老师不能给每一位学生带来因人而异的训练计划,且出于女生普遍脸皮薄的心理,训练时逐个学生进行的项目会给她们带来难以放开的感觉,使得她们倾向于敷衍了事。
3.1.3 漫不经心型这种观点以男生居多,认为高校体育课如同大多数课程一样,就是走过场,认为枯燥劳累的素质练习在制约他们向往自由的天性。虽然知道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也明白大学是锻炼身体最适当的时机,但是内在动力与外界督促的缺少使得他们难以下决心或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达到这一目的。
3.2 存在的问题
在访谈者的特点中,可以看出目前的高校体育课程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矛头直指高校体育课的设置意义与价值。
3.2.1 体育知识结构不合理体育知识是构成运动能力和指导健身实践的基础,但是在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课时过少。由于学时少,使得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面过窄,加之教材编排的侧重点、教师对理论课的重视程度、授课技巧与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学校体育缺乏正确认识,导致其参加身体锻炼的自发性不足。有调查指出,目前在校大学生能够基本学会一种球类项目的学生有近90%左右,而懂得用科学方法和原理来指导自己体育锻炼的却不足10%,许多学生对体育卫生、保健、体育锻炼、身心健康的概念与评价等方法知之甚少。
3.2.2 学生自学自练的内在动力不足有些大学生只知道按体育教师的布置、安排去练习,甚至不去练习,或是离开了教师就无所适从,其自身的体育意识与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习惯还没有养成。然而,当访谈中提及当下比较火热的健身概念时,受访者却都表现出了更明显的接受态度,例如,有的学生在体育课上不愿跑800m长跑,而在健身时却可以跑几公里以上。原因有:(1)健身是学生一种自发的活动,在进行时动力与激情充足,同时会产生一种由“实现”与“努力”带来的愉悦感;学生们认为健身可以带来身心健康,改善由于熬夜等生活不规律现象带来的亚健康状态,这是自小学开始伴随刻板、强制与被动印象的体育课所无法达到的;(2)体育课侧重素质与技能的培养,而健身则比较全面,具备专业设施,可以满足个别学生在体育课上无法得到的体育需求。最重要的,健身可以通过大强度高密集的训练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进一步转化为其内在的激励因素;(3)体育课老师与健身教练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不同,他们一般不能给每一位学生带来因人而异的训练计划。因此,导致他们在体育课上表现出内在动力不足。
3.2.3 高校体育资源利用尚待优化目前高校体育课的课时设计为一周一节,表现为过少且过于集中,当安排的训练项目带来过多的疲劳时,学生的身体反应将会降低他们对于其他科目的积极性,因此当前的课时安排使得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热情受到抑制。此外,个别学校配有游泳馆、羽毛球场等体育场馆,但却尚未投入使用或是尚未用于教学活动,这就导致学生对体育场馆产生“近在眼前却无法靠近”的情绪,不利于他们对于高校体育课的态度以及体育意识的培养。
针对上述高校体育课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提出不同的改善建议,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换位思考,力图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有效地改善高校体育课程的效果。应当注意的是,不能够简单地通过提高学分的方法强迫学生提高对于高校体育课的重视程度,而应通过多种手段因势利导。这其中有共性的建议,也有具体的措施。
4.1 调整体育课程结构
学校体育教育应做到健身性与育心性、竞技性与娱乐性、技术性与趣味性结合,努力创设和谐的教育情境,让学生体验快乐体育与成功体育,变“压学”为“乐学”,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体育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体育学风。
4.2 培养大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养成自觉学习和锻炼的习惯
首先要加强体育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体育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具体就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有一定课时、学术水准并且针对性较强的理论课,同时要重视体育理论的广泛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知识,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合理的安排运动量,独立地、有计划地进行锻炼。
4.3 创设有利于大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教育环境
学生体育动机行为的改造,既要靠主体长期体育实践的磨练,也要靠学校体育文化环境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熏陶。建立、健全校内各体育社团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有系统地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健身、竞赛等活动;加大高校体育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站、电教室、宣传栏的作用,形成宣传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4.4 对不同态度类型学生的具体改善建议
首先,通过科学分组为提高教学效果做好准备。在新生入校或每学年开始时,对学生进行一次问卷测试,包括身体素质、体育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根据测试的情况被不同心理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在体育教学中结合各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4.1 对积极向上型学生的建议对于这一群体的建议在于充分调动其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并通过做操、分组比赛等多种方式营造氛围。同时,可以扩展相关体育知识,例如:上课时可以适时地向他们介绍一些使用健身器材的知识,并带领他们到学校的健身场所参观试训。
4.4.2 对保守害羞型学生的建议对于以女生为主的这一群体,体育教师要发挥更为主导的作用。首先,这一群体的学生普遍不够果断,需要外界的推动,因此,体育教师应主动为她们制订积极的训练计划,并且要让学生看到成果,通过成就感激发她们对于体育课的参与兴趣;其次,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学方法以单独规劝、耐心鼓励、动作示范为主,避免使用个体轮流展示等强迫手段,努力消除她们内心的顾虑,培养师生间信赖与亲近的关系,从而以点滴的进步逐渐形成她们热爱体育的内在驱动力。
4.4.3 对漫不经心型学生的建议对于这一群体的建议,关键是让其体会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让其了解追求自由与参加体育运动之间并不矛盾。可以采用各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而有趣的体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锻炼中多体验欢乐,消除忧郁、焦虑等不良感受。
[1] 童宇飞.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2] 邓国良,纪丽娟.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及行为状况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3):59-61.
[3] 陈炜.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高校体育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G807.4
A
1674-151X(2015)05-026-02
2015-03-20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编号:YETP1696 )
黄今(1975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