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健
近期中国经济出现了疲态,于是唱衰中国经济的外媒论调又甚嚣尘上,这是一种基于事实的逻辑性判断,还是别有用心的舆论制造?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结论。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并不是中国经济本身出现了重大问题,而是全球性经济调整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根据世界经济的现状,目前世界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下降通道。按照康德拉季耶夫的长周期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有200年历史,包含了四个长周期,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经济长周期波动的平均长度为50年。根据长波理论,导致经济运行出现长周期波动的原因与资本更新有关,而科技革命、战争以及创新等活动会影响长周期的波动性,使得周期延长或者缩短,波动的幅度加剧或者减缓。从历史来看,第一个长周期,大致从1775年到1843年,从一个低点经历高潮后再回落到另一个低点。第二个长周期,大致从1843年到1896年。第三个长周期,则从1896年到1945年。第四个长周期,从1945年至今。从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来看,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正处于底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不景气拖累了全球经济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不仅受到池鱼之灾,而且还莫名其妙地背上了黑锅。
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7.0%,较以往同期确实有所回落。不过7%的增速是在全球经济尤其是欧美日发达经济体普遍疲软的背景下取得的。不能因为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就开始妄言中国经济崩溃,就此我们不妨看看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现状。
2015年上半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的GDP增幅分别为2.8%、-0.1%、1.4%、2.7%、1.0%;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的GDP增幅分别为5.6%、7.5%、-1.35%、1.6%。由此可见,除了印度表现比较抢眼外,其他国家都处在调整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7%甚至再低的增长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是中国政府为了完成经济转型、调整经济结构而主动将GDP增长放缓的结果。一味地追求GDP高速增长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与社会发展、政治改革等因素相匹配,增长背后的结构优化才是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中国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优化,而不是仅仅把目光盯在GDP的增长率上。
唱衰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威胁论的延续,其目的是通过制造各种负面舆论来动摇全球对中国的信心,从而实现对中国的全面遏制。
中国崩溃论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早在苏东剧变时,西方就兴起了第一波的“中国崩溃论”。那时西方出现了“历史终结论”,认为中国必然要“被西方资本主义所征服”。
其实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西方有关“中国经济崩溃”的论调比比皆是。而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兴起新一轮“中国经济崩溃论”的同时,有关“中国机遇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同舟共济论”等新的论调也不断出现。 而2010年以来,针对中国的对外政策,西方又接连出现了所谓“中国傲慢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必胜论”等各种奇谈怪论。
在冷战结束后,西方舆论普遍认同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格局的安排。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胜利再次强化了西方意识形态的单一逻辑。世人普遍认为,只有按照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形态去治理国家才能取得完美的结果,否则都会失败。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奇迹对西方世界观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从那时起,炮制、鼓吹、散布各种唱衰一个或者一群国家的言论成为国际社会的奇特现象。当西方国家相对稳定繁荣时,此种言论就暂时性的偃旗息鼓,而当西方国家经济形势不太乐观时,外媒就非常热衷于对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国家进行批评指责,各种脱离事实的言论层出不穷。
从经济利益来看,唱衰中国也是一种谋取暴利的有效工具,在其他国家身上也是屡试不爽。
唱衰中国获取经济利益主要是境外做空势力所为,做空的目标包括中国股市、楼市、人民币汇率等,其实质上是用现代金融工具配合以各种市场舆论来获取暴利,这种手法在1992年的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
这些集团意图通过人为地造成过度恐慌,从中“杀跌”,并由此攫取高额利润。例如,近些年在美国市场上做空中概股让这些机构获益匪浅。当时他们借助在国际市场上唱衰中国经济或者唱衰某家中国上市公司配合做空机制获取暴利。另外,在境外上市的一些中国企业不是很善于与投资者沟通、对当地法律规定不甚清晰的情况下,国际做空势力开始扩大战场,到意大利、英国股市上估空与中国经济相关的股票。
由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在中国A股市场上禁止做空,因此如果要做空A股,港股就成为主战场。机构投资者通过在香港上市的A股交易基金(ETF)做空,这也是近几个月来恒生指数持续下跌的原因之一。由此也引发了做空机构乘机频频打压港股中的中概股。
近几个月中国A股股灾背后也总是隐藏着境内外做空势力的影子,这些做空势力借着中国政府清理场外配资的契机,开始散布中国衰退的论调,打击中小投资者的信心,引发市场的恐慌情绪,造成A股市场的踩踏效应,借此从中大赚一笔。说简单了,就是利用境内外信息不对称以及中国市场目前对恶意做空舆论尚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惩戒措施等漏洞,从中渔利。
实际上唱衰中国并没有广泛的国际和国内市场基础。欧美等发达国家与中国相互依赖、休戚与共,中国既是这些国家极为重要的市场,也是密切的贸易伙伴。明智的西方国家并不会赞同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5年1~3月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1386.6亿美元,增长5.7%。截至到3月,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欧盟统计局网站2015年6月26日公布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与欧盟间货物贸易达4672亿欧元,其中欧盟自华进口增长8%,创3025亿欧元的历史新高;对华出口增长11%,为1647亿欧元,是10年前的3倍。中国仅次于美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因此,唱衰中国经济,欧美国家不仅不会从中受益,反而会对双边贸易造成严重影响。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需要中国继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继续推进以及亚投行的成功筹建,将极大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给这些国家带来新的机遇,它们更不愿意看到中国的衰退。因此唱衰中国的言论在国际社会里无法产生共鸣,只能是一小撮人的自导自演。
频频出现的负面言论也需要我们重视,尤其是要意识到建立国家自信、加强制度自信、弘扬民族自信刻不容缓。
唱衰中国经济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确实存在许多问题,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很重要,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更多的信心。因为正是由于对中国发展和经济起飞的不自信才会让这类论调有机可乘。在如今言论自由的年代,任何人都有权利发表其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形势的见解。对于某些罔顾客观事实、坚持唱衰中国经济的人,我们不必过于在意。中国只需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稳步前进,未来会证明这些人的错误和荒谬。
不可否认,中国经济上行遇到了阻力,GDP增速下降、财政收入低增长等数据也确实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经济遭遇到一定的困难和瓶颈。但因此断言中国经济开始走向衰退,中国经济将崩溃,则完全是昧于事实的无稽之谈。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根据之前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中国继续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就可以做到。
就当前的世界经济状况来看,美国经济的复苏还有待进一步确认,欧洲还没有彻底解决希腊等国家的债务危机问题。面对相对疲软的外部需求,中国经济的增长需要新的亮点。对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外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动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唱衰中国并没有广泛的国际和国内市场基础。欧美等发达国家与中国相互依赖、休戚与共,中国既是这些国家极为重要的市场,也是密切的贸易伙伴。明智的西方国家并不会赞同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