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杨梅 吴广莉
关于当代社会主义的研究综述
■文/吴杨梅吴广莉
摘要对我的研究生导师董艾辉老师关于当代社会主义现状分析研究的相关论文,对其论文的方向、观点进行一个总体介绍。通过对导师论文的研究和学习,深入了解了当代社会主义的情况,进一步学习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以及对待社会主义的正确态度,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与感想。
关键词社会主义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正确态度认识
“社会主义”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六十多年的建设、改革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不懈探索。但事实证明,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回答还是有教条、有误解、有空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要树立起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也是真正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破除人们头脑中多年来关于社会主义的旧观念。
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到了资本主义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是从天地境界的高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社会主义是一种历史学说;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具体问题的解决,就像数学家解方程式一样,只有在它本身包含着解题的条件和因素时,才能作出答案。
(一)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主要是一种社会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这个现实的基础上的。他不仅看到劳动积极的一面,还看到其消极的一面,即异化的、强制的一面,消极面是同社会的对抗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变成同资本对立的雇佣劳动。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在现实世界中实现那种绝对完美的社会,而只能尽量的努力趋近这个目标。因此,我们也不能指望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尽善尽美的社会,而只能希望在现实社会中尽量的趋向于完美。实现这一理想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过程,现在只不过是接近这一理想罢了。
(二)社会主义是一道方程式
马克思之前,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有300多种,关于社会主义的流派各种各样。在马克思看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具体问题的解决,就像数学家解方程式一样,只有在它本身包含着解题的条件和因素时,才能做出答案。如果已知条件不够,那么,这个方程式不能解。所以,马克思说:“我们不想教条式的预想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就充分地说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不是来自某种主观的愿望和想象,而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历史规律和现实趋势的洞察得出的,具有强大的现实感和逻辑力量。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实践理性,需要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当社会主义尚缺乏变为现实的条件,尚缺乏实践经验的时候,热衷于设计未来社会的具体蓝图,是注定要失败的。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反对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标签到处乱贴。
(三)社会主义是一种精神境界
儒家说,每人各有自己的世界,因而各人有各人的境界。我国新儒学八大家之一的冯友兰先生把人的不同境界从大的方面归纳为4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天地境界的特征是,意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并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情,这种境界是圣人的境界。冯友兰先生把达到了这个境界的人叫“圣人”。也就是说,只有从天地境界的高度思考问题的人才能觉解社会主义的必须和必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理想的提出,这不仅涉及到经济利益上有竞争,也涉及到儒家思想、封建思想中的根深蒂固的文化问题。既然几千年形成的,我们就不能期望一朝一夕就让它荡然无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借助于一种文化的力量。这个文化就是建构在相互理解和多元化选择基础上的一种忍让、一种宽容、一种理解、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一种精神境界的提高。
(四)社会主义是一种历史学说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他应用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必将为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理论,而不是对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所设想的理想社会的模式进行发展和完善。如果不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为一种历史学说,而理解为一种治国安帮的学说,现成答案的汇编,那么,对马克思的以上观点是难以把握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是以封建社会为母体、以资本主义为外部条件而产生的,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封建主义影响根深蒂固,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我们只有先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才能最终战胜和消灭资本主义。
新中国建立后,对社会主义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对其有了比较深刻和全面地认识,对进一步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价值追求
“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状
态,而不是社会形态。社会和谐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状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这种社会状态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所追求和实践的社会主义就是一个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又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既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同时又扎根于当今中国国情的现实;既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价值追求,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也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土壤里长出的理想之花,一定会结出丰硕之果。
(二)“以民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对我们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就是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最高价值取向;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主体;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理想。
(三)利益多元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追求和谐,而且主张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指要承认不同,提倡兼收并蓄,厚德载物,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适度、适时、适当的和谐状态。如果一味追求同而不能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而且反而会使事物衰竭或毁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要整齐划一,而应关注人们之间的共同性和个性的差异性,使人们的思想文化和精神追求表现出丰富的个性差异,从而更加文明,更为开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既包含各方面不同利益,又能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处理妥当,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又生动而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和而不同、矛盾统一的社会。
(四)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目标
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两个主要体现,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的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影响着作为和谐社会主体的人的自身的和谐、影响着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有可能平衡社会矛盾,保持安定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只有坚持和实行这个原则,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也才真正能够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长期和谐。
纵观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对社会主义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水平,要想社会主义继续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继续发光发热,我们必须要对社会主义树立科学的态度。
(一)从历史前提和现实实践出发来看待社会主义
马克思曾一再向世人明确地宣告:“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想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就表明,马克思贯彻的是从现实生活条件出发的实践原则,坚决反对并摈弃那种从理性抽象原则出发的教条主义做法。“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也就更充分地说明,社会主义不是来自某种主观的愿望和想象,而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历史规律和现实趋势的洞察得出的,具有强大的现实感和逻辑力量。所以,从客观历史实际和现实实践出发来看待社会主义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用全球化的思维方法来看待社会主义
全球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全球化正在从实践领域向意识、精神领域扩散,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看待世界的新背景。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空洞的东西,而是一个现实的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也应该在适应社会与世界变迁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和丰富起来。今天我们研究社会主义,也必须考虑当今国际社会变化的基本特点和走势,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和潮流。全球化的思维方法来看待社会主义,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来对待。因为全球化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全球化要求世界用对话代替对抗,用和平代替战争,以合作代替掠夺,以共存代替你死我活。只有这样,才会有全人类的共同进步,才会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
(三)以动态的实践性思维方式来看待社会主义
现实的社会主义只能是符合规律的创造性的革命实践的产物,而不是用某种现成的观念模式“套”出来的结果。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分析研究的是以对资源和金钱占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主义,而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以智力和知识占有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资本主义。所以,我们应该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现实结合起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而决不能对马克思主义作教条式理解,也不能停留在过去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总之,我们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不能像过去那样用静态的概念性思维方式来认识,而只能用动态的实践性思维才能科学地把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65:41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59.
[4]董艾辉,陈华,高连杰.也谈什么是社会主义[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5]董艾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思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6]董艾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J].求索,2006年6月.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