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翔
打开窗户,听到一片蝉声,微微有些诧异:困居城市多年了,好像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繁密的蝉声。它仿佛竭尽全力想倾诉些什么,于是,“你像尖微的唱针,在迟缓麻木的记忆上,划出细纹。”(顾城《蝉声》)
小时候那些长长的暑假,总给人留下特别饱满的回忆。而捕蝉,是记忆乐园里不可缺少的节目。捕蝉的手段五花八门,不必赘述。在捕获战利品后,我们总是尽情地把玩取乐:拿线缚住其脚,可以“放风筝”;用力捏它身体的两侧,它会发出叫声;怕它飞走,我们剪短蝉翼,有时只剪它的一侧翅膀,这样它就飞不起来,只能在地上打滚……
玩腻了蝉,大家就到大樟树下找其他乐子,下石子棋或逗弄蚂蚁。我们撕下蝉的一条腿、一只翅膀或用整个尸体去吸引蚂蚁,看蚂蚁是怎么把它搬回自己的洞里去的。在下棋的间歇,眼看众蚂蚁齐心协力,终于搬动了蝉的尸骸时,就有熊孩子笑嘻嘻地上去撒一泡尿,制造“洪灾”,把蚂蚁的队伍冲散。
不记得是几年级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法布尔的文章,是写蝉的。那时候还没有一点点现在这样的多愁善感,但不知何故,文章最后的几句话还是给心灵带来了一点小小的触动,那可能就是人生最初的伤感吧:“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厌恶它歌声中的烦吵浮夸。”
谁会想到它为了夏日里这短暂的歌吟,付出了几年在地底下暗无天日的时光。我们挖出过不少蝉蛹,在手电筒的照射下,它们非常笨拙地在湿湿的泥地上爬行;也在清晨时分,捡到过很多刚刚挂上树枝的知了壳,一旁是刚刚蜕壳的蝉,身躯还很柔软。有时候它们死在了我们手上,还来不及见到生命中的第一缕晨光。
那时候,我似乎从没有想过,这是一个不能随意剥夺的生命,真的,连一丝念头都没有。我半点都没有觉得把这个经历了四年黑暗的“苦工”,在终于得见天日的时候弄死有任何的愧疚或不安。我脑子里不会浮现出“残忍”这样的字眼。
读过龙应台的一篇文章,说有不少经典童话都在教唆残忍。我必须得反思自己是否也曾是那残忍的一分子。太多可爱的小动物们,成了我们顽劣天性的牺牲品。莫非人真的有一种“撕碎生命的欲望”?
古代的大儒们喜欢发扬孟子“性本善”的“四端”之论,说人的本性纯洁光明,只是因为后来蔽于私欲,良心才被污染了。有个国君在殿上见一头要被牺牲祭祀的牛在“觳觫”(hú sù,恐惧颤抖的样子)而心生不忍,孟夫子就认为这是他天性未泯的证据。其实,“天性”未必靠得住,从浑然无觉的“天性”到幡然自觉的“人性”,中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开始对于自己以外的生命有一分体恤甚至悲悯,那往往是得完成人文教育这一门功课以后才可能获得的。这项“人文教育”未必通过课堂或者书籍,很多时候其实来自现实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体验。我发现,渐渐长大以后,心会慢慢变得柔软。读初中时,家里的两只小羊羔生病濒死,我看着它们一点点黯淡下去的目光,觉得好难过;读高中时,独坐门口,一群小鸡雏在我脚跟前玩耍,可是我弄倒一只凳子压伤了好几只,看着它们在那儿挣扎着死去,心头有说不出的难受;过年时,母亲叫我杀鸡,一个简单的切割动作,我就是下不去手。这种软弱感已经愈演愈烈。
人文之筛淘洗的是兽性,原本杀戮时眉头也不会皱一下,也终于开始会有刹那的不忍了,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可惜,今天人们似乎更推崇“彪悍”,他们会说,连杀只鸡都会心慈手软,能有什么出息呢?他们要的就是杀伐决断,要的就是丢掉一切耻感和罪感,太人文了,就婆婆妈妈了,太慈悲了,就妇人之仁了。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名作《护生画集》中有一幅《首尾就烹》,画面中,一条怀孕的鳝鱼正被烹煮,当锅中之水越来越烫时,那条鳝鱼拼命弓起身子,让腹部脱离水面,它以一种最原始也必然要落空的护生本能,来保护腹中的孩子。此情此景几乎令人潸然泪下。在丰子恺眼里,连一条黄鳝都有摄护幼小生命的本能,作为“万物尺度”的人,岂非更应怀一分深深的慈悲?
美学家高尔泰曾经写过自己多年前猎杀黄羊的经历。那是一只不屈不挠的羊,在被夹铙夹伤后,自己断腿求生,用三条腿翻山越岭,血肉狼藉,白骨森森,惨烈逃命,但最后它还是被追上了。
“它昂着稚气的头,雪白的大耳朵一动不动,瞪着惊奇明亮而天真的大眼睛望着我,如同一个健康的婴儿。”
“我也看着它。觉得它的眼睛里,闪抖着一种我能够理解的光,刹那间似曾相识。”
“……我想我在它的心目中是一个多么凶残可怕的血腥怪物呵!事实上也是的。我真难过。”
刹那间似曾相识。是的,同样是在这个世界上拼命觅求活路的生命,在面对绝境时都会有惊惶和哀矜。我一直觉得,一个人倘若从来没有产生过类似“难过”的心情,那他的心灵恐怕是没有什么层次的。
生命也许是卑微的,但因为人性的烛照,因为向善、向美之心永不熄灭,在卑微中也能昭示出高贵的尊严和价值。人越是能体察到自我之外一切生命的存在,越是能推己及人、推己及物,收敛过度的欲望,就越是能维持和发展一个健全的世界,并且让自己的生命也得到滋养。
此刻,窗外的蝉声又一次嘹亮地响起,在我听来,它们似乎多了一番别样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