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 薇
关于推进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的建议
■ 吕 薇
建立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包括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的军转民、民转军双向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创新效率。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提出从五个方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其中,建设军民融合的国防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建立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包括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的军转民、民转军双向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创新效率。
(一)“十一五”期间,军民科技、产业融合呈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趋势。国防工业放开市场准入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支持民用和非公有制企业和资本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2007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国防科技工业产业政策纲要》、《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非公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等,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国防科研和生产活动,规范和鼓励非军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等。有关部门编制了《民用部门军品配套科研生产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民用部门军品配套科研生产许可证管理专业目录》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工作指南》等,规范民间企业进入军品生产的程序,推进军民融合的科研生产体系建设。
系统内的技术转化和产业化积极性有所提高。国防科研院所技术转移逐步规范。部分国防科研院所内部已初步建立技术转移政策、制度和机构。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发挥国防科研院所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创新的作用,加紧相关制度建设,采取各种优惠政策,给予配套支持。还有的地方政府承诺给国防科研院所“外资”同等待遇。调整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加强管理上的军民统筹。2008年,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实现了管理上的军民结合。
(二)体制和机制仍是制约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相互封闭的两大科研系统造成大量先进的军用和民用技术不能被共享,造成研究能力、技术成果的很大浪费。一是军民科技管理体系分割,缺乏统一归口管理,军地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军民融合发展涉及管理部门众多,军民分离的体制使得多部委、多部门之间难以顺畅沟通。二是政策不完善,标准不衔接,投入不足。国防和民口的科研主管部门都在自己系统内布置科研任务,分配科研经费。三是缺乏国防技术转移管理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国防部门没有技术转移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机构,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推动机制,技术转移尚未成为国防科研院所的法定职责。军技转民用仍以国防科研机构和企业内部转化为主。四是现行保密规定和国防技术知识产权政策不利于军技民用。一方面,国防科技成果的保密制度限制了技术转移。另一方面,国防技术转移的知识产权政策缺失,在责权利和收益分配原则不明确的情况下,难以实现技术转移。内部转化缺乏熟悉市场的人才和转化资金,难以实现军用技术转民用。五是民用技术向军用转移的关键环节缺乏系统的支持。目前,民技军用主要停留在产品采购阶段,缺乏对成果转化环节的支持。“军民两用技术计划”的支持范围限于国防科技工业几大军工集团,真正支持民用部门民转军的计划几乎空白,民用部门在技术转移中仍得不到有效支持。由于军民标准不同,民企难以获得军品生产的“资格认证”。从2000年起,原国防科工委逐步对所有参与军品生产的企业进行军品科研生产许可证、保密认证和质量认证。资格认证绝大部分颁布给原有国防工业企业,系统外的企业难以获得资格认证。同时,信息沟通不畅,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
目前一些政策原则已经出台,关键是加强政策细化和组织落实。一是明确高层归口管理,对军民融合发展进行顶层协调和指导。建议由新成立的中央安全委员会下设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专门委员会,负责协调和决策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事项。二是尽快建设国防技术转移的管理体系,规范技术转移政策。在总装备部和各军兵种装备部门、国防科技局等建立军用技术转移办公室,加强指导、检查和监督。三是改进军用标准体系、国防技术的保密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促进军民技术的相互转化利用。四是建立军民双向融合的工业体系。进一步消除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研生产的法律障碍,落实已经出台的鼓励政策,切实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国防技术研发立项、生产、服务和配套等各个环节。国防采购采取有效的竞争机制,在保密制度下,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国防装备的生产。五是制定有针对性的支持计划体系。从研究开发到最终成果转化应用,对其中每一环节和阶段的特殊问题进行设计,给予研发项目、融资等方面的支持。从已有的重大科技专项入手,加大军民融合。如大飞机工程中军民共用技术较多,目前大型运输机已经试飞,可以建立相应的技术共享机制。
(吕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