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钧瓷造型与釉色美的表达形式

2015-11-28 03:11:08李建伟
中国陶瓷工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月白钧瓷釉色

李建伟

(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论钧瓷造型与釉色美的表达形式

李建伟

(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钧瓷的美感形式多样而富有内涵,本文通过创作体会,从两个方面阐释了造型和釉色对钧瓷美感的表达形式。一方面通过对钧瓷创作中独特的造型手法和艺术韵律的把握进行阐释;另一方面从创作的经验与釉色品相特点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钧瓷釉色与造型创作中美感表达形式的一般规律。

钧瓷;造型;釉色美

0 引 言

钧瓷艺术是中国陶瓷艺术开出的绚丽花朵。在陶瓷艺术的广阔天地中,钧瓷如同矗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山,在时空流转中散发着独特的美。钧瓷的美紧紧依托于造型和釉色,造型的各种意象与丰富的釉色浑然一体,如兰香扑鼻、似红酒醉人;那纯粹的钧釉,流落在造型多变的瓷面上,整器自然而然透露出深邃的美好抒情[1]。钧瓷多变的造型技巧和丰富的釉色唤起了人们的艺术美感和内心深处的艺术想象。

1 造型的美感表达

人们在创作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内心的情感灌注于作品当中。宗白华曾说:“艺术是精神和物质的奋斗,艺术是精神的生命灌注到物质世界中,使无生命的表现生命,无精神的表现精神”。[2]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和雕塑等各个艺术领域里,人的悲伤欢乐的感情总会在作品中呈现出来。所以说,一件作品往往不只是技艺制作的产物,其中饱含作者的喜怒哀乐的精神情绪。我们知道,通过一些具象的文字、图像和造型将人类的情感凝结于艺术作 品中,利用意象唤起观者的艺术美感的过程就是艺术创作。在钧瓷创作中,我们如何表现这种意象呢?钧瓷造型是意象的重要构成要素。韩美林先生的作品《鱼》(见图1),运用点线面的塑造手法表达了鱼在人们心目中的意象形态。人们能否体会到钧瓷无限美好的意象和情感,就要看艺术家能否恰当运用自己独特的造型手法,将艺术美在具体的钧瓷作品中表现出来。造型在钧瓷的艺术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1造型手法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艺术创作的手法具有多样性。无论哪一种艺术形式都需要有自己特定的创作手法;而不同的艺术家也会有自己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换言之,即使在同类创作中,面对相同的材料,每个人的创作手法也会有很多差别。在钧瓷的创作中,造型手法要符合钧瓷材料的特性,钧瓷的创作必须以钧瓷材料为基底。钧瓷有很多造型手法,比如拉坯、捏塑、模具、压坯、灌浆,以及块面交错和肌理层叠等。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创作时,必须保证气贯于中,浑沦中空而不至形变软塌,顺着材质合着泥性让作品成型,这样创作出的作品蕴含自然规律,而这样的手法也会显得合乎规律,自然且不做作[3]。从雕塑的手法看,创作出的钧瓷作品能够感动人,靠的不仅是它的艺术内容,更多的还是艺术家能否将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技术很好地运用到作品中,去展现钧瓷材料的独特艺术美。所以,造型手法的特殊性对钧瓷这一门艺术创作而言至关重要。

图1 《鱼》Fig.1 Fish

1.2艺术韵律的必要性

无论是钧瓷还是其它艺术品,都要具有艺术节奏和韵律。如果只是止于利用造型手法将作品成型,却不注意对作品的刻画和描绘,这样的作品就难以具有艺术的美感和体现作者丰富细腻的情感。比如在创作一个钧瓷人物造型时,运用了一些造型手法和技巧,也考虑到了钧瓷材质的特性,但如果缺少了对人物内心的刻画,缺少了创作者自身情感的表达,那么就很难体现人物的生命特性和人物的内在精神。拥有一种自由的节奏和丰富多样的韵律的作品才能得到人们的肯定,让人们与之产生心灵的交流。如《福寿桃》这副作品(见图2),设计师把人物形象变形与寿桃形状完美融合,产生一种和谐的韵律。

图2 《福寿桃》Fig.2 Peach of happiness and longevity

在艺术作品中,我们通过形体来表现它的节奏和韵律,贯穿行走于作品内部的各种线条是表现节奏和韵律的根源。什么样的线条表现什么样的节奏和韵律,美好的线条能够体现出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感情,这些线条构成的节奏和韵律也最终影响着作品的形态。雕塑家罗丹曾经说:“一个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赋予了一切被创造物。如果他们在这线里面运行着,那是不会产生出任何丑陋的东西出来的”。[4]由此可以看出,在钧瓷的艺术创作中,必须把握这种以线条为根基的节奏,因为它的美好与否决定着作品的艺术美感,只有将理性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品的节奏韵律以一种恰当、合乎自然的方式结合在一起,钧瓷作品才能体现出它应有的艺术美感和精神情感。

2 釉色的美感表达

钧釉是钧瓷一大特色。由于产地原料以及烧制时间的长短的不同,形成了多样的钧釉色泽,如月白、钧红、鸡血红、茄皮紫等等。在钧瓷创作中,需要运用各种不同的釉色。其中钧瓷的月白釉和鸡血红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2.1月白釉的结构透性

月白釉,又称玉白釉,是钧瓷器皿常用的釉色。在高温烧制的状态下流动性很强,而且烧成后形成的釉色表面带有一种明亮的玉感,显得瓷器的结构线清晰且有质感,非常好地表现了钧瓷的艺术形态美。《出戟尊》月白釉(见图3)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运用于瓷器之上能使胎体的线面分明。在浮雕中应用月白釉,可以体现出浮雕纹饰具有的细微层次感,从而让整个浮雕显出异常浑厚的透感。在立体造型中运用月白釉,可以让它本身轮廓结构线显现出清晰的透感,而同时也会让整个立体雕塑充满一种从内而外的张力,在玻璃质感的表层下会富有激情四射的丰满莹润之感,这样就完整丰富地显示出胚体本身的艺术形态[5]。由此,月白釉的出彩效果可见一斑。笔者曾经尝试使用其它釉表现钧瓷的结构特征,但它们都没有月白釉的结构透明性好,从而使作品丧失了流淌的动感,显得黯然沉闷缺乏生气,难以突出作品的形体结构和体量感。

图3 《出戟尊》Fig.3 Halberd wine vessel

2.2钧红釉的类玉特征

钧红釉,釉色沉厚凝重,细腻温润,如脂膏的厚重感使它富有独特的美感。钧红釉具备的这种类玉的特性使得它适用于多种造型;烧制成功后,钧红釉的红色中会透出一种泛白的层次感,整体釉面红白流动,令观者仿佛进入了一个流动着的奇妙世界(见图4)。钧红釉作为钧瓷的另一种代表釉色,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欣赏,同时有很多艺术创作者也在不断地运用研究。

釉料在烧制过程中会随一些客观条件的不同,比如窑火的的温度、空气的湿度还有火候气氛等,而产生不同的釉色效果。每一次窑火的烧制都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因素,在造型的起伏凹凸中,釉色不断转折,明暗相生,虚实相结,仿佛一种涅槃之后的浴火重生,每一次都会生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生命,这也成就了钧瓷的唯一性。釉色的不同对于钧瓷的影响是巨大的,每种釉色呈现的光影效果以及艺术空间都不尽相同,同一种釉色在不同的手法和技巧中也会显示出不同的美感,对于作品的气质和韵味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钧瓷创作中,艺术家们必须多研究多试验,才能创作出浑然天成的釉色与造型完美融合的作品。

图4《双龙瓶》Fig.4 Double-dragon vase

[1]晋佩章. 中国钧瓷艺术[M].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2] 宗白华. 艺境[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346.

[3] 方小龙. 同心而趣合提梁[J]. 中国陶瓷工业, 2015, 22(1): 64-66.

[4]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生活与博物丛书: 器物珍玩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102.

[5]丁传国. 景德镇陶瓷艺术市场繁荣大背景下的现代陶艺创作[J].陶瓷学报, 2015, 36(1): 88-91.

[6]苗锡锦. 钧瓷志 [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 3.

[7] 钧瓷大师著.钧瓷[OL]http://www.yuzhou.net.cn/a/junciwenhua/ zixundongtai/2014/0307/43200.html

[8] 黄金谷.传统陶瓷色釉命名中的美学尺度[J] .中国陶瓷工业, 2012, (4): 67-68.

Expressive Forms of Beauty in Shape and Glaze for Jun Ware

LI Jianwei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0, Henan, China)

Jun ware is featured by a diversity of expressive forms and cultural meanings.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its expressive forms of beauty in shape and glaze from personal experience. On one hand, an artist can craft a Jun ware form with art rhythm through the use of its unique modeling techniques; on the other hand, he can define the beauty of a Jun ware form through a clever use of its glazes based on his art experience. The general principle for representing the beauty of Jun ware in a form is also described.

Jun ware; shape; beauty of glaze

date:2014-12-05 .Revised date: 2014-12-08.

TQ174.74

A

1006-2874(2015)02-0045-03

10.13958/j.cnki.ztcg.2015.02.011

2014-12-05。

2014-12-08。

通信联系人:李建伟,男,副教授

Correspondent author:LI Jianwei, male,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13525441099@126.com

猜你喜欢
月白钧瓷釉色
石湾窑釉色对石湾陶文化的影响
佛山陶瓷(2023年11期)2023-03-07 06:05:51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如意
宝藏(2021年12期)2022-01-15 04:19:28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家喻户晓 争先恐后
人物的情绪该怎么表达?(下)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艺术品鉴(2019年9期)2019-10-16 08:57:32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