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中国医药导报》记者刘志学
学科交叉中的“骨心合作”潜力无限
——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骨科胡三保教授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记者刘志学
2015年10月30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骨科承办的“第九届五洲国际心血管病会议骨心交叉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主席、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骨科的胡三保教授在阐述本次论坛的主旨时介绍说:“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科就诊的患者也逐渐呈现年龄较大的趋势,并常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而心脏问题尤为突出。那么,在诊治这些患者时,‘心’和‘骨’以谁为主?本次论坛聚集了不同专业的著名临床医生,以深入的课题研究、实用的内容,有力论证在‘心’和‘骨’的动态变化中,‘骨心合作’是需要被关注的,并且也必需多个学科协同,才能维护好。”
另据记者了解,“骨心交叉”的理念是由胡三保教授率先在学界提出的,并成为当前多学科交叉领域的新话题,因此,本次论坛吸引了业内众多专家的关注。记者看到,在这次论坛上,来自北京安贞医院的史冬梅教授、曾玉杰教授、米玉红教授、赵丽云教授、刘章张教授、孙彤教授,北京世纪坛医院的赵绵松教授,北京宣武医院的武百山教授等莅会并分别作了精彩发言。
论坛举行间隙,本刊记者分别就“骨心交叉、合作”等的诸多相关的学术问题,对论坛主席胡三保教授做了深入采访……
胡三保教授近照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胡三保教授长期致力于脊柱四肢多发骨折急救及治疗,并在此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主要开展并完成了大量脊柱、人工关节置换等手术,尤其擅长脊柱微创手术。那么,作为这样一位“纯粹”的骨科医生,缘何将学术的目光辐射到了个人专业之外的心脏病领域,并在学界率先提出了“骨心交叉”的理念?
对此问题,胡三保教授坦言:“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们都知道,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在临床工作中,骨伤病患者也逐渐呈现高龄化趋势,因此,近年接收的骨科患者,常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而心脏疾病是一种老年病,在众多骨科患者中,心脏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和现实背景中,骨关节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学科交叉问题,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了。”
胡三保教授继续说:“事实上,多少有些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骨关节病和心血管疾病也都是老年人的多发病,而且往往都是不能彻底治愈的疾病,所以我常说,骨关节病和心血管疾病是很多老年人的‘老伴儿’。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状况等的制约,往往病程较长、难以治愈,为老年患者的生活和他们的家庭带来诸多痛苦和负担。”
胡三保教授进一步诊释说:“在长期的骨科临床工作中,我逐渐意识到,不仅仅是对于老年患者,对于所有骨关节疾病合并心脏疾病的所有患者而言,在临床诊治中,如何兼顾‘骨’和‘心’此二者的关系,在此领域有哪些学术问题和临床问题需要骨科和心脏科携手探索和解决等等的问题,便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这是我萌生‘骨心交叉’理念最初的学术动机。”
那么,在临床治疗中,对于骨伤合并心脏疾病的患者,究竟侧重于哪一个学科?“心”和“骨”究竟以谁为主?
对此问题,胡三保教授认为:“关于‘心’和‘骨’以谁为主,我认为这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的不同而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之中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举个例子:我们曾经收治过一位患者,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多年了,经常腰腿疼痛,工作生活都受影响,本来早就应该手术治疗了,但由于他还患有心脏疾病,5年前曾经放过两个支架,因此,患者和患者家属一直担心腰椎手术时心脏会不会出现严重问题,于是只好忍着腰腿痛硬挺着,但是最后还是没能逃过冠心病第二次加重的后果,只好在心脏里又放了一个支架,并且需要使用两种抗凝药防止支架堵塞——就这名患者而言,在这个治疗阶段,是以‘心’为主的。但是,非常不幸,一个多月以后,患者弯腰捡东西时腰椎间盘突然脱出,严重压迫神经,不仅下肢疼痛严重,坐卧不宁,大小便也出现障碍,必须手术治疗——在此阶段,就必须以‘骨’为主了。但是很遗憾,这名患者辗转几家著名的医院,因病情复杂都没有接收。求诊到安贞医院后,我们在我院强大的心脏科和麻醉科的强力配合下,平衡了抗凝与出血的矛盾,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术后,患者的疼痛立刻消失,几天后大小便功能恢复正常。近些年来,我们治疗过的类似的脊柱和四肢关节病例很多,都获得了很好的临床结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鉴于此,在近年的临床实践中我感悟到,我们在治疗这类患者时,‘骨’和‘心’都需要被关注,只不过在不同的病理阶段有所侧重而已,但要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必须多个学科合作,才能维护好患者的治疗……”
鉴于自身的临床观察和总结,胡三保教授率先在学界提出了“骨心交叉”的多学科协作理念,并很快引起了业内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此同时,胡三保教授也认为,骨科和心脏病科,是两个“血缘”相对较远的独立学科,在此两个领域,有着诸多的学术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因此,在今年的“第九届五洲国际心血管病会议”筹备期间,他倡议发起此次“骨心交叉论坛”,以期聚合两大学科内的专家学者,对“骨心交叉”这一新问题、新领域所存在的学术问题,做一次相对深入、全面的“会诊”。
据记者了解,在“第九届五洲国际心血管病会议骨心交叉论坛”上,来自北京世纪坛医院的赵绵松教授围绕《炎性关节病与心功能衰竭》这一课题做了精彩报告,报告指出:“心衰与关节炎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复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区分疾病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各种治疗的效果也很难。然而,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心衰和关节炎的趋势持续存在,每种疾病对另一种疾病的影响就会减少。对于心衰和关节炎患者,维持患者的体力活动和个人生活独立性,对其身心的发展都有好处。”
北京安贞医院的曾玉杰教授在会上做了题为《起搏器病人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的精彩讲座,他还详细介绍了电刀使用的注意事项:一是电刀的体表电极尽量远离起搏器,确保电流通路不经过或靠近起搏器;二是尽量不要在起搏器 375px范围内使用电刀,避免对起搏环路造成干扰;术中如果会涉及皮下起搏电极,要注意在分离中不要损伤绝缘层,以免电极头侧烧伤心肌;三是要尽可能缩短电刀时间;四是要尽量选用双极电凝,每次时间小于1s,间隔大于10s。禁止电凝头在未接触病人组织前就启动。
北京安贞医院的米玉红教授就《骨与肺的对话:肺栓塞与骨关节病》的话题做了专题报告。她认为,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作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一部分,其发病率位居第三位,仅次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脑卒中,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急性心肌梗塞。近年的文献报道表明,大约有10%的急性PTE(肺血栓栓塞)患者死于初次诊断的3个月内。PTE可以发生在很多基础疾病之上,分布于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多个二级学科,常被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肺炎、胸膜炎、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现阶段,因临床中对PTE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仍存在误诊或漏诊。
在这次论坛上,胡三保教授也以《骨科疾病所致胸痛的鉴别诊断及常见病治疗》为题,对这一问题做了精彩论述:“在骨科手术后的并发症中,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较高,这也是骨科病人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据以往研究,在骨科手术后未进行有效血栓预防的病人中,DVT(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达40%至60%,而PE(肺栓塞)的发生率可达4%至10%。约80%的DVT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70%的致死性PE患者通过尸体解剖被发现。因而,骨科医生需要高度重视静脉血栓的防治。”
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胡三保教授介绍说,在筹备此次论坛时,为了达到充分体现“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的目的,我们对各位专家在论坛发言的选题上经过仔细推敲,精选出了几年来观察积累的大家共同关心关注的难点话题或普遍存在但又缺乏共识的专题,与会的国内著名专家涉及骨科、心肺血管病、急救、疼痛、风湿免疫、麻醉等相关领域。各位专家的报告异彩纷呈,将令关注这一领域的业内同道获益匪浅。
胡三保教授还感慨地说:“在临床工作中,事实上我们也常常需要请其他学科的医生来会诊;但是,零散的‘跨科交流’,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我们这次论坛的目的,就是要把我们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集中在一个平台上来展示,这样就能够带来更直接的多学科经验交流、成果分享的效果,也能让不同专业的人员少走弯路,启发多学科合作更加深入,同时也期望能有更多的科研临床方面的合作和产出。总之,‘骨心交叉论坛’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信息和科研成果分享、健康理念推广的平台。我们将会继续举办下一次论坛,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业内同仁给予关注……”
另据记者了解,深静脉血栓(DVT)是在深静脉处形成的血凝块,有可能堵塞部分或者全部血管。那么,如果血凝块脱落并流动到肺部,堵塞肺部血管会造成致命性的肺栓塞。这一问题对于骨科手术而言,DVT达到治疗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从胡三保教授在论坛上所做的《骨科疾病所致胸痛的鉴别诊断及常见病治疗》的报告出发,本刊记者希望他能够谈一下“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年患者如何预防静脉血栓形成”这一长期困扰临床的话题。
对此问题,胡三保教授首先肯定说:“深静脉血栓既然是在深静脉处形成的血凝块,并且有可能堵塞部分或者全部血管,血凝块脱落并流动到肺部后堵塞肺动脉,的确是会造成致命性的肺栓塞的。其实它即使没有引起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本身也会导致灾难性的、代价高昂的后果,如血栓后综合征以及血栓复发风险增加等等,所以对于骨科手术而言,深静脉血栓达到治疗目标,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骨科临床中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时,对于成年患者而言,就必须重视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这一问题。”胡三保教授认为,“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有几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但到目前为止,利伐沙班(拜瑞妥)被证实是兼具安全、效好、方便多个优点的药物。ROCKET AF试验显示,利伐沙班在降低房颤患者发生卒中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的效果方面,不劣于甚至优于华法林,并且显著降低医生和患者最为关注的颅内出血、重要器官出血和致死性出血等问题。另外,利伐沙班每日仅需口服一次,固定剂量给药,无需进行常规凝血监测,易于患者长期保持良好的依从性。此外,利伐沙班作为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也是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年患者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以及用于深静脉血栓治疗或复发预防的一种新药,它不仅给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安全优秀的治疗选择,也最终会让患者获益。”
采访到最后,胡三保教授还谈及了他供职的此次论坛的承办单位——北京安贞医院骨科。他首先介绍说:“我们‘安贞骨科’在马雄君主任的带领下,于2003年在骨科小组的基础上建科,在脊柱、创伤、关节等领域高起点、严管理,使‘安贞骨科’快速成长起来。近年来,在我院领导及各相关科室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科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骨科在临床、科研工作和团队建设方面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胡三保教授继续说:“大家都知道,我们安贞医院在心血管内外科方面都是国际一流水平,而且安贞医院还是三甲综合医院,科室齐全、实力雄厚。就今天的议题而言,这些年来安贞医院就诊的骨科患者很多都合并严重的心脏疾病,但‘安贞骨科’在全科医护同仁和兄弟科室的共同努力下,依托安贞医院强大的心肺血管病诊治实力以及对老年骨科患者合并疾患的深刻认识,在心内外科、麻醉科等多科室的高超技术支持下,数位曾被多家医院拒之门外或退出手术室的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严重脊柱、关节疾病在我科得到了满意的手术治疗。仅在2014年,我们就完成了脊柱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和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脊柱前后路手术,人工肩、髋、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镜、四肢关节创伤及骨病等手术480余例,均获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无一例差错事故……”
“我们‘安贞骨科’的科研与临床并驾齐驱,目前在研一项部级课题和一项国际合作多中心课题,发表多篇临床研究论文。”胡三保教授接着介绍说,“在团队建设方面,我们首先培养了团队的凝聚力。全科同事齐心协力,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规范诊疗;科室还广泛引进人才,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人才,积极参加各种会议、短期培训、进修、国际交流,选送医生出国研修。此外,我们在完成繁重的医疗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夜校大专班,外国留学生班的理论课教学,以及培养研究生和医学生课间和生产实习带教工作。整体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风貌,是我们科继续发展强大的基础。”
采访到最后,胡三保教授充满信心地说:“我相信,在各临床和医技科室的鼎力支持与帮助下,‘安贞骨科’的明天会更好!”
专家简介
胡三保,主任医师,曾在新加坡中央医院骨科及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骨科、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关节外科进修学习,在眷柱四肢多发骨折急救及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近年完成大量眷柱、人工关节置换等手术,尤其擅长眷柱微创手术。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北京医学会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微创学组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全科医师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疼痛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疼痛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编委,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编委,国际内固定学会眷柱AOSpine会员,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