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中导条约》履约争议及其未来走向*

2015-11-28 20:29蒋翊民
现代国际关系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导条约中程导弹陆基

蒋翊民

自2014年夏季以来,美俄两国围绕《美苏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履约问题陷入争议。两国政府相互指责对方违约,双方媒体和学术界针对两国可能的违约行为与涉嫌违约的武器型号提出种种猜测,并就两国应采取何种后续行动提出不少预案。《中导条约》争议持续发酵,使条约的未来不确定性增加,引起国际社会对该约走势的高度关注。

一、美俄有关《中导条约》违约争议

《中导条约》是美苏两国在冷战时期达成的第一个针对某一类型导弹进行整体消除的核军备控制条约。该条约于1987年12月签署,1988年6月1日正式生效。条约规定,美国与苏联在1991年6月1日前应销毁所有射程在500~5500公里之间的陆基导弹及其发射装置。根据条约,美国应销毁“潘兴-II”型陆基弹道导弹、BGM-109型陆基巡航导弹、“潘兴-1A”、“潘兴-1B”陆基弹道导弹及其附属装置;苏联应销毁 SS-20、SS-4、SS-5、SS-12 以及SS-23型导弹和发射装置。①“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the Elimination of Their Intermediate-range and Shorter-range Missiles”,United Nation Treaty Series,Vol.1657,NY:United Nations,2001,pp.5~19.根据该条约,美苏两国在条约生效的三年内共计应销毁2617枚导弹与1128套发射装置。其中,美国应销毁865枚导弹与283套发射装置,苏联应销毁1752枚导弹与845套发射装置。②“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the Elimination of Their Intermediate-range and Shorter-range Missiles”,United Nation Treaty Series,Vol.1657,NY:United Nations,2001,p.22.美苏《中导条约》的签署对于降低两国之间的军事对抗水平、维持欧洲战略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自2013年以来,关于俄罗斯涉嫌违反《中导条约》的报道频见美国媒体。随着美俄关系因乌克兰危机而陷入低谷,美国媒体与学术界围绕《中导条约》履约问题的讨论不断升温。2014年7月,美国国务院发布年度军控履约报告,公开指责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报告称,美国已经确定俄违反《中导条约》中关于不拥有、不制造以及不试射射程在500~5500公里之间的陆基巡航导弹及其发射装置的规定,并称奥巴马政府自2013年起就针对这一问题对俄提出交涉,而且将持续寻求同俄解决违约问题。①U.S State Department,Adherence to and Compliance with Arms Control,Nonproliferation,and Disarmament Agreements and Commitments,July 2014,pp.8 ~10,http://www.state.gov/documents/organization/230108.pdf.(上网时间:2015年1月15日)

由于该报告并未提供俄违约的具体细节与涉嫌违约的导弹型号与技术参数,美国媒体与学术界围绕俄违约行为提出了多种猜测,认为俄违约主要是以下三类武器:一是RS-26型弹道导弹。根据美国科学家联盟(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核项目主任汉斯·克里斯滕森(Hans Christensen)判断,RS-26型导弹是俄罗斯在SS-27mod2型弹道导弹(俄方称为“亚尔斯型”导弹)基础上发展的新型弹道导弹。②Hans M.Kristensen,“Russia Declared in Violation of INF Treaty:New Cruise Missile May Be Deploying”,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July 30,2014,http://fas.org/blogs/security/2014/07/russia-inf/.(上网时间:2015年1月15日)另据美国詹姆斯·马丁不扩散研究中心(James Martin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 Center)学者杰弗里·刘易斯(Jeffery Lewis)披露,2012年5月,俄罗斯曾从潘勒泰斯克(Plesetsk)到库拉(Kura)段试射该型导弹,射程5800公里,属于洲际弹道导弹范围。在随后的测试中,俄方通过改变载荷使该型导弹射程降为2200公里。③Jeffrey Lewis,“An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 by any Other Name”,Foreign Policy,April 25,2014,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4/04/25/nuclear_semantics_russia_inf_treaty_missiles_icbm.(上网时间:2015年1月15日)由于该射程属于《中导条约》明令禁止的500~5500公里射程之内,因此该导弹试射行为涉嫌违约。

二是R-500型巡航导弹。目前,关于俄罗斯R-500型巡航导弹尚无权威资料。美国学者汉斯·克里斯滕森推测,R-500型巡航导弹在外观上同SS-N-21型导弹十分相似,有可能装备在伊斯坎德尔K型(Iskander-K)巡航导弹系统上发射。④Hans M.Kristensen,“Russia Declared in Violation of INF Treaty:New Cruise Missile May Be Deploying”,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July 30,2014,http://fas.org/blogs/security/2014/07/russia-inf/.(上网时间:2015年1月15日)《纽约时报》在2014年1月报道称,俄罗斯自2008年起就已经开始进行R-500型巡航导弹试验。⑤“U.S.Says Russia Tested Missile,Despite Treaty”,New York Times,January 29,2014.根据布鲁金斯学会军控项目研究主管史蒂文·皮佛尔(Steven Pifer)披露,R-500型导弹的射程超过500公里,最大射程可达3000公里。⑥Steven Pifer,“The INF Treaty,Russian Compliance and the U.S.Policy Response”,Testimony before Hearing on Russian Violations of the INF Treaty:After Detection—What?,U.S.Congress,Hous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Subcommittee on Strategic Forces,113th Cong.,2nd sess.,July 17,2014,p.5,http://docs.house.gov/meetings/AS/AS29/20140717/102474/HHRG-113-AS29-Wstate-PiferS-20140717.pdf.(上网时间:2015年1月27日)若传言属实,那么俄罗斯研发R-500型导弹构成违约。

三是“俱乐部”反舰导弹。2014年4月2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就美俄核裁军问题举行听证会,德克萨斯州议员布拉德·希尔曼(Brad Sherman)在听证会上表示,俄罗斯使用陆基发射架试射一枚海基巡航导弹涉嫌违约,但并未指出该导弹的具体型号和技术参数。⑦“Record on Joint Subcommittee Hearing:U.S.-Russia Nuclear Arms Negotiations:Ukraine and Beyond”,House Hearing Serial,No.113~150,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http://www.gpo.gov/fdsys/pkg/CHRG-113hhrg87711/html/CHRG-113hhrg87711.htm.(上网时间:2015年1月15日)有学者分析称,该型海基巡航导弹有可能是诺瓦设计局研制的“俱乐部”系列反舰导弹。⑧“Russia and the INF Treaty Violation”,August 4,2014,http://russianforces.org/blog/2014/08/cruise_missile_and_the_inf_tre.shtml.(上网时间:2015年1月15日)

美国国务院的军控履约报告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俄罗斯的强烈反应。2014年8月1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对美指控进行全面反击,称美对俄的指控“饱含偏见和无礼”。与此同时,俄在声明中指出美国在武装无人机的使用、MK-41型垂直导弹发射装置的部署以及反导试验方面均有违《中导条约》。⑨Russion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Comments on the Report of the U.S.Department of State on Adherence to and Compliance with Arms Control,Nonproliferation,and Disarmament Agreements and Commitments”,Moscow,August 12,2014,http://www.mid.ru/brp_4.nsf/0/D2D396AE143B098144257D2A0054C7FD.(上网时间:2015年1月15日)针对武装无人机,俄罗斯认为该武器属于《中导条约》明令禁止的陆基巡航导弹;针对美国即将在罗马尼亚和波兰部署的MK-41型垂直导弹发射装置,俄提出该型垂直导弹发射装置具备发射中程巡航导弹的能力,属于《中导条约》禁止的陆基中程导弹发射装置;针对美国反导试验使用的靶弹,俄罗斯外交部指责其与中程导弹十分相似。[10]Russion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Comments on the Report of the U.S.Department of State on Adherence to and Compliance with Arms Control,Nonproliferation,and Disarmament Agreements and Commitments”,Moscow,August 12,2014,http://www.mid.ru/brp_4.nsf/0/D2D396AE143B098144257D2A0054C7FD.(上网时间:2015年1月15日)俄学者则认为美国反导试验用的靶弹事实上就是中程导弹。俄罗斯《独立报》观察员穆辛(Vladimir Mussin)指出,美国可以将靶弹安装战斗部后作为作战导弹使用,并以俄违约为借口将其部署在俄边境地点。①[俄]弗拉基米尔·穆辛:“俄罗斯是否需要中短程导弹条约”,《独立报》,2014年8月8日。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美俄两国学术界针对双方违约行为的指证明显不足。就美国方面而言,其指责的R-500型巡航导弹与“俱乐部”反舰导弹目前均无权威技术资料,因此尚不能断定此类武器是否违约。而针对RS-26型弹道导弹是否违约,美国学者在内部尚无共识。有学者认为,《中导条约》以导弹能够达到的最大射程界定导弹类型,因此俄罗斯RS-26型导弹应当属于洲际弹道导弹而非中程弹道导弹,因此俄试射该型导弹不构成违约。②Steven Pifer,“The INF Treaty,Russian Compliance and the U.S.Policy Response”,Testimony before Hearing on Russian Violations of the INF Treaty:After Detection—What?,U.S.Congress,Hous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Subcommittee on Strategic Forces,113th Cong.,2nd sess.,July 17,2014,p.4,http://docs.house.gov/meetings/AS/AS29/20140717/102474/HHRG-113-AS29-Wstate-PiferS-20140717.pdf.(上网时间:2015年1月27日)但也有学者提出,俄罗斯以中程导弹射程试射RS-26型导弹暴露了俄突破条约限制的战略意图。③John Bolton and Paula A DeSutter,“Obama's Plan for Nuclear Reductions is Letting Moscow Get Away with Murder”,Foreign Policy,June 21,2013,http://foreignpolicy.com/2013/06/21/russian-roulette/.(上网时间:2015年1月28日)

俄对美指控也同样缺乏说服力。其一,无人机能否等同于巡航导弹尚无定论。由于《中导条约》签署时尚未出现无人机,因此条约本身并未就武装无人机做出规定。从两者特征上看,无人机与巡航导弹不同,不需要发射装置,而且可重复使用,不能将其简单等同于巡航导弹。退一步而言,因俄同样装备有武装无人机。这一指控恐难以自圆其说。其二,MK-41型垂直发射装置是否违约难以确定,根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官方资料显示,MK-41型垂直导弹发射装置是该公司研发的一款陆海通用多功能发射装置。该装置的确具备发射包括BGM-109型中程巡航导弹在内的多款巡航导弹的功能。④“Factsheets on MK-41 Vertical Launch System”,Lockheed Martin,http://www.lockheedmartin.com/content/dam/lockheed/data/ms2/documents/launchers/MK41_VLS_factsheet.pdf.(上网时间:2014年12月19日)但是,根据《中导条约》定义,发射系统只有发射过陆基中程巡航导弹、而非任意中程巡航导弹才可视为是陆基中导发射装置。⑤Amy F.Woolf,“Russian Compliance with the 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INF)Treaty: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R43832,p.20.目前,MK-41垂直导弹发射系统仅在海基部署,因此不属于陆基导弹发射装置。而且,美国国防部副部长麦基恩(Brain McKeon)在2014年12月10日的国会听证会上也表示,即将于2018年部署于波兰与罗马尼亚的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是经过改装的版本,不具备中程巡航导弹发射能力。⑥Brian P.McKeon,“Prepared Statement before Joint Hearing on Russian Arms Control Cheating and the Administration’s Responses”,U.S.Congress,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Subcommittee on Terrorism,Nonproliferation and Trade,and Hous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Subcommittee on Strategic Forces,113th Cong.,2nd sess.,December 10,2014,p.10.因此,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是否构成违约尚需进一步观察。其三,用于反导实验的靶弹能否视同于导弹仍有待商榷。根据《中导条约》第七章第十二条规定,任何一方有权生产和使用现有助推级类型运载系统,并在用于客体的研究和开发试验时不视为中程导弹与短程导弹飞行试验。美国据此坚持认为反导系统使用的靶弹应被视为是《中导条约》中允许的助推系统。⑦Brian P.McKeon,“Prepared Statement before Joint Hearing on Russian Arms Control Cheating and the Administration’s Responses”,U.S.Congress,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Subcommittee on Terrorism,Nonproliferation and Trade,and Hous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Subcommittee on Strategic Forces,113th Cong.,2nd sess.,December 10,2014,p.9.

二、美俄《中导条约》争议的根源

事实上,此次《中导条约》履约争议并非孤立事件。围绕《中导条约》,美俄长期存在争议。自美苏签署《中导条约》以来,两国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调整《中导条约》的内在动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俄曾多次威胁退出条约。⑧Steven Pifer,“The INF Treaty,Russian Compliance and the U.S.Policy Response”,Testimony before Hearing on Russian Violations of the INF Treaty:After Detection—What?,U.S.Congress,Hous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Subcommittee on Strategic Forces,113th Cong.,2nd sess.,July 17,2014,p.3,http://docs.house.gov/meetings/AS/AS29/20140717/102474/HHRG-113-AS29-Wstate-PiferS-20140717.pdf.(上网时间:2015年1月27日)美俄两国还曾于2007年试图联合推动《中导条约》多边化。美俄围绕《中导条约》之所以争议频频,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安全、政治方面的现实因素。

从历史原因看,《中导条约》的签署在美苏(俄)两国国内均埋下了争议的隐患。俄罗斯认为《中导条约》是戈尔巴乔夫单方面妥协的产物,没有充分反映俄罗斯的战略关切,并不符合俄战略利益。根据苏联参与中导问题谈判的初始方案,苏联要求谈判范围不应局限于陆基中程导弹,而是应当包括空基与海基巡航导弹以及战略轰炸机,并同时要求将英法核力量纳入谈判。①Avis Bohlen,William Burns,Steven Pifer,John Woodworth,“The Treaty on 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History and Lessons Learned”,Brookings Institute Arms Control Series Paper,No.9,December 2012,p.9.苏联提出该方案的目的在于避免削减苏联占优势的陆基中程核力量,同时限制北约国家占优势的海空基中程核力量,并寻求将英法核力量纳入条约一并削减。而美国方面则坚持从里根政府提出的“零点方案”出发,要求美苏两国在双边范围内消除所有陆基中程导弹。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为缓解国内经济困难、推进新思维改革,重新对中导问题进行评估。戈尔巴乔夫认为,SS-20型导弹的部署是军工利益集团绑架国家政策的结果,部署该型导弹无助于维护苏联国家安全,反而导致了美国部署“潘兴-II”型导弹。②[俄]米·谢·戈尔巴乔夫著,述弢等译:《戈尔巴乔夫回忆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782页。针对该型导弹,戈尔巴乔夫特意强调:“‘潘兴-II’型导弹能够在5分钟内抵达目标,对苏联构成致命威胁,是顶在苏联太阳穴上的一把手枪。”③[俄]米·谢·戈尔巴乔夫著,述弢等译:《戈尔巴乔夫回忆录》,第783页。为全面消除“潘兴-II”型导弹的威胁,同时服务于新思维改革,戈尔巴乔夫对苏联谈判方案进行重大调整,全盘放弃了苏联初始方案中的谈判要点。与此同时,里根政府判明苏联方面遭遇国内经济困难,借此迫使戈尔巴乔夫进一步做出让步。里根在其回忆录中写道:“1986年,我们获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苏联经济已经陷入可怕的境地。这使得我们相信,如果不出现意外,苏联经济的糟糕状况将迫使戈尔巴乔夫在削减军备的问题上转变立场。”④[美]罗纳德·里根著,何力译:《里根回忆录——一个美国人的生平》,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499页。最终,戈尔巴乔夫接受“零点方案”,不仅未能削减北约海空基导弹,还导致苏联全部放弃了己方占优势的陆基中程导弹。对此,俄罗斯联邦军队前总参谋长巴鲁耶夫斯基(Yuri Paruyefski)表示,苏联迫于美国压力签署了这个条约,销毁了很多甚至不属于条约范畴的导弹。这个条约对俄是不利的。⑤[俄]弗拉基米尔·穆辛:“俄罗斯是否需要中短程导弹条约”,《独立报》,2014年8月8日。

美国国内在《中导条约》签订后也曾围绕该条约展开激烈讨论,主要议题涉及条约的军事价值与条约对美国核威慑的影响。有学者认为,《中导条约》军事意义有限,削减的武器数量只是美苏核武库中十分有限的组成部分。还有学者提出,“潘兴-II”型导弹作为新一代导弹,具有快速反应、高效机动的特点。北约部署该型导弹,表面上是为了回应苏联部署SS-20型导弹,深层次战略意图则在于完善北约核力量与加强北约核威慑。美国因签署《中导条约》而放弃“潘兴-II”型导弹,无疑将会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威慑能力,并将进一步损害美国在欧洲的延伸威慑,导致美欧关系出现裂痕。⑥朱明权:“美国舆论与中导条约的反思与批评”,《世界经济与政治》,1988年,第5期,第51页。

从现实原因看,后冷战时代两国安全环境的变化是美俄调整《中导条约》的内在动力。对俄而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的安全形势出现根本性变化。美国在常规力量方面确立对俄优势、退出《反导条约》后不受限制地发展反导系统以及第三国持续增强的陆基中程导弹能力持续对俄罗斯构成安全压力。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由于陷入经济衰退,综合国力较苏联时期大幅度下降,从而丧失了在冷战时期始终保有的对北约国家的常规优势。在导弹方面,俄罗斯战略研究所所长弗拉基米尔·科津(Vladimir Kozin)认为,理论上美可以发射13000枚海空基导弹,已经对俄构成压倒性优势。⑦[俄]弗拉基米尔·穆辛:“俄罗斯是否需要中短程导弹条约?”,《独立报》,2014年8月8日。而针对美国持续发展反导系统,俄试图在欧洲部署反应快、机动性强的陆基中导系统作为反制措施。早在2000年6月,针对美国可能退出《反导条约》,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司令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夫(Vladimir Yakovlev)就曾表示,俄可能放弃《中导条约》,并部署中程以及中短程导弹。⑧Joseph Laurence Black,Vladimir Putin and the New World Order:Looking East,Looking West?Washington DC:Rowman& Littlefield,2004,p.193.针对此次美对俄的违约指责,俄罗斯也有学者将其归因于美国企图限制俄发展反导能力。①[俄]弗拉基米尔·穆辛:“俄罗斯是否需要中短程导弹条约?”,《独立报》,2014年8月8日。

与此同时,第三国的陆基中导能力对俄构成的威胁也加大了俄罗斯的安全压力。《中导条约》签署时,全球范围内仅有中国与法国拥有陆基中程导弹,且能力均十分有限。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拥有陆基中程以及中短程导弹的国家已经增至八国,其中六国位于俄罗斯周边。2007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慕尼黑安全峰会上表示,由于许多国家正在发展陆基中程和中短程导弹,而仅有美俄两国在该类型武器上作自我限制。②“Speech and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at the Munich Conference on Security Policy”,http://archive.kremlin.ru/eng/speeches/2007/02/10/0138_type82912type82914type82917type84779_118123.shtml.(上网时间:2015年1月6日)2008年初,俄在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上同美发表联合声明,要求将《中导条约》由美俄双边扩展到全球多边。这表明《中导条约》多边化已上升为俄官方立场。③“2007年12月19日俄罗斯联邦和美利坚合众国常驻裁军谈判会议代表致裁军谈判会议秘书长的信,其中转交2007年10月25日发表的关于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的联合声明”,联合国裁谈会工作文件,http://daccess-dds-ny.un.org/doc/UNDOC/GEN/G08/601/24/PDF/G0860124.pdf?OpenElement.(上网时间:2015年1月6日)

对美而言,冷战后其面临的安全形势同样出现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第三国持续发展陆基中程导弹对美国构成的威胁日益加大。从当前陆基中导系统的全球态势看,各国已经部署的陆基中导系统虽然无法打击美国本土,但可直接威胁美国前沿部署的军事力量及其盟国。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战略界围绕《中导条约》多边化问题展开讨论,试图将更多国家纳入该约的限制范畴,从而消除陆基中程导弹对其构成的威胁。2007年,在《中导条约》签署二十周年之际,美俄在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上发表联合声明,正式提议就《中导条约》多边化问题开展谈判。这同样表明,支持《中导条约》多边化已正式成为美国官方立场。④“2007年12月19日俄罗斯联邦和美利坚合众国常驻裁军谈判会议代表致裁军谈判会议秘书长的信,其中转交2007年10月25日发表的关于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的联合声明”,联合国裁谈会网站,http://daccess-dds-ny.un.org/doc/UNDOC/GEN/G08/601/24/PDF/G0860124.pdf?OpenElement.(上网时间:2015年1月6日)在民间层面,美国智库学界围绕如何推动《中导条约》多边化提出不少方案。2012年,兰德公司发布报告,建议美国政府以威胁部署陆基中导等手段迫使中国等国加入《中导条约》。⑤David W.Kearn,Jr.,“Facing the Missile Challenge U.S.Strategy and the Future of the INF Treaty”,Rand,2012,p.15.2014年7月,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副主席吉姆·托马斯(Jim Thomas)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目前第三国迅速提升陆基中导能力对美俄均构成威胁,美国应当将推动《中导条约》多边化作为下一步行动的主要目标。⑥Jim Thomas,“Statement before House Armed Service Subcommittee on Strategic Forces on The Future of The INF Treaty”,Testimony before Hearing on Russian Violations of the INF Treaty:After Detection—What?,U.S.Congress,Hous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Subcommittee on Strategic Forces,113th Cong.,2nd sess.,July 17,2014,p.4,http://docs.house.gov/meetings/AS/AS29/20140717/102474/HHRG-113-AS29-Wstate-ThomasJ-20140717-U1.pdf.(上网时间:2015年1月10日)

与此同时,美俄双边政治动态同样构成《中导条约》争议频繁的现实原因。回顾新世纪以来美俄围绕《中导条约》的争议,不难发现美俄两国均将《中导条约》作为政治争夺的战略工具。双方爆发争议之际往往也是两国政治关系陷入低谷之时。在2001年美俄关系因小布什政府执意退出《反导条约》而严重恶化之时,俄罗斯威胁退出《中导条约》进行反制。2007年美俄关系因北约持续东扩而陷入低谷,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慕尼黑安全峰会上再度提出俄罗斯在《中导条约》上的安全关切。美俄近期围绕《中导条约》的履约争议同样是在美俄陷入冲突的大背景下出现的。根据《纽约时报》报道,俄罗斯早在2008年就开始试射涉嫌违约的R-500型巡航导弹。⑦“U.S.Says Russia Tested Missile,Despite Treaty”,New York Times,January 29,2014.更有媒体披露,奥巴马政府自2012年起就已经掌握俄罗斯违约的相关情况。⑧“U.S.Knew Russia Violated Intermediate 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The Daily Beast,November 26,2013.美国国务院在其军控履约报告中也承认,奥巴马政府在2013年就曾针对俄罗斯的违约问题向俄罗斯进行交涉。⑨U.S State Department,“Adherence to and Compliance with Arms Control,Nonproliferation,and Disarmament Agreements and Commitments”,July 2014,p.10.面对俄罗斯可能存在的违约行为,奥巴马政府长期未能采取公开行动。这一态度已经引起美国国会的不满。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泰德·坡(Ted Poe)在2014年4月29日的听证会上公开抨击国务院“用了六年时间还不能判断俄罗斯是否违约”。①Record on Joint Subcommittee Hearing:U.S.-Russia Nuclear Arms Negotiations:Ukraine and Beyond ,House Hearing Serial,No.113~150,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http://www.gpo.gov/fdsys/pkg/CHRG-113hhrg87711/html/CHRG-113hhrg87711.htm.(上网时间:2015年1月15日)由此可见,奥巴马政府在美俄关系因乌克兰危机陷入低谷之时就《中导条约》履约问题公开对俄发难并非偶然。在早已掌握俄罗斯违约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选择这一时机公开指责俄罗斯违约,一方面固然在于寻求与俄解决《中导条约》履约问题,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是借《中导条约》履约问题对俄施加压力。

三、《中导条约》的未来走向

目前,美俄违约争议尚未尘埃落定,《中导条约》的未来走向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总体上看,《中导条约》的未来命运取决于美俄双边政治关系的走向,同时也受国际政治生态演变的制约。

《中导条约》未来走向首先将取决于美俄双边关系的演变态势。当前,美俄双边政治关系持续僵持、改善或恶化的可能性均存在。若美俄双边关系继续僵持,两国在《中导条约》问题上争执的现状将继续延续;若美俄双边关系实现改善,则双方将有可能基于限制第三国陆基中程导弹的共同利益再度推动条约多边化或寻求修改条约;若美俄双边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美国预计将继续在《中导条约》履约问题上对俄加大压力,配合现有制裁等手段,力图迫使俄方妥协让步。俄罗斯在政治压力加大、安全威胁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有可能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通过重新部署陆基中导系统,实现在军事上威慑北约、政治上宣示强硬、迫使西方世界让步的战略目的。这一趋势在2014年12月发布的新版《俄罗斯军事学说》中已初现端倪。

从短期来看,美俄《中导条约》问题争端仍将主要围绕履约问题展开外交活动。自2014年7月以来,美国国务院负责裁军事务的副国务卿罗斯·哥特穆勒(Rose Gottemoeller)、助理国务卿福里特(A-nita E.Friedt)、美国驻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大使伍德(Robert Wood)在联合国第一委员会、卡耐基和平研究院军控年会等多个场合表示,美国仍将重点同俄罗斯解决条约的履约问题,要确保条约继续有效,防止任何事实上的违约行为。②Rose Gottemoeller,“Remarks at 69th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First Committee”,October 7,2014,http://www.state.gov/t/us/2014/232698.htm;Anita E.Fried,t“The Future of the Nonproliferation and Disarmament Regime”,October 20,2014,http://m.state.gov/md233401.htm;Robert Wood,“U.S.Perspectives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Nuclear Disarmament:Remarks at Geneva 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December 17,2014,http://www.state.gov/t/avc/rls/2014/235355.htm.(上网时间:2014年12月20日)哥特穆勒在2014年12月10日接美受国会质询时再度表示,奥巴马政府将采取一切措施迫使俄罗斯回到履约的轨道上来。③Rose Gottemoeller,“Prepared Statement before Joint Hearing on Russian Arms Control Cheating and the Administration’s Responses”,U.S.Congress,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Subcommittee on Terrorism,Nonproliferation and Trade,and Hous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Subcommittee on Strategic Forces,113th Cong.,2nd sess.,December 10,2014,p.4.出席听证会的国防部副部长麦基恩则表示美国正在考虑“军事手段”迫使俄罗斯停止违约行为。④Brian P.McKeon,“Prepared Statement before Joint Hearing on Russian Arms Control Cheating and the Administration’s Responses”,U.S.Congress,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Subcommittee on Terrorism,Nonproliferation and Trade,and Hous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Subcommittee on Strategic Forces,113th Cong.,2nd sess.,December 10,2014,p.8.美国国会在《201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已经要求奥巴马政府在该法案生效后90天内提交包含俄罗斯违约的详细报告。⑤U.S.Congress,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15,December 2,2014,http://armedservices.house.gov/index.cfm/files/serve?File_id=926D63B6-5E50-49FC-99EF-A59B98825265.(上网时间:2014年12月9日)与此同时,美俄两国暗中都将采取措施防范可能出现的局势变化。美国将继续无人机研发与反导试验。鉴于恢复陆基中程导弹的生产与部署尚需时日,美国在双方对峙期间还可能进一步加强在欧洲部署战术核武器,用以替代陆基中程导弹以加强制衡俄罗斯的战略手段。同样,俄罗斯方面也将继续导弹试验进程。有俄罗斯学者推测,俄罗斯目前已经拥有可以实现迅速部署的陆基中导系统。⑥[俄]弗拉基米尔·穆辛:“俄罗斯是否需要中短程导弹条约”,《独立报》,2014年8月8日。

从长期来看,美俄有可能将中导问题的重点从履约转向共同推动条约多边化。首先,美俄双边关系存在改善的可能。当前,美俄双边关系虽然因乌克兰危机与克里米亚事件处于低谷,且双方政治对抗强度仍然有升级的趋势,但是,奥巴马政府以及北约是否决意同俄继续对抗仍有待观察,而俄在经济制裁以及国际油价下跌等不利因素打击下能否继续坚持强硬立场同样存在疑问。有学者判断,就美俄关系而言,尽管双方博弈激烈,但各方的战略目标都较为有限,对抗没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冲突、壁垒分明的集团式军事对峙和全面的经济战;没有经典的遏制与反遏制现象,尚未构成新冷战。①张文宗、薛伟、李学刚:“试析乌克兰危机的战略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第8期,第25页。因此,美俄双边关系客观上存在改善的可能,而中导问题本身也有可能成为美俄双边关系改善的窗口。

其次,美俄在限制第三国陆基中导力量方面存在共同利益,在2008年推动《中导条约》多边化失利后,双方政府并未明确表示放弃推动条约多边化。2014年11月,美国副国务卿哥特穆勒在接受《每日军控》采访时表示,推动《中导条约》多边化仍然是美国解决中导问题的政策选项,只是现在推动多边化为时尚早。②“Arms Control in the Near Term:An Interview with Undersecretary of State Rose Gottemoeller”,http://www.armscontrol.org/ACT/2014_11/Features/Interviews/Arms-Control-in-the-Near-Term-An-Interview-With-Undersecretary-of-State-Rose-Gottemoeller.(上网时间:2015年1月6日)由此可见,两国联合推动《中导条约》多边化的基础依旧存在。在此次违约问题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中导条约》多边化有可能成为美俄关系改善的突破口。

再次,《中导条约》多边化对俄罗斯而言是更为理性的选择。早在2013年,俄国内学者就曾围绕《中导条约》的存废问题展开激烈争论。针对退出《中导条约》而重新部署陆基中程导弹在军事上的必要性,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俄科学院国际安全中心主任阿尔巴托夫(Alexei Arbatov)表示,俄现有核力量足以威慑北约乃至第三国,重新部署陆基中导系统在军事上意义有限,在政治上将会导致俄付出巨大代价,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剧俄经济负担。③[俄]阿尔巴托夫:“三思而后行”,《独立军事观察》,2013年8月2日。目前,俄决策层仍在基于本国战略利益对《中导条约》进行综合评估。美副国务卿哥特穆勒在2014年9月访问莫斯科后透露,俄高层目前仍未就《中导条约》相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目前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时刻”。④“Arms Control in the Near Term:An Interview with Undersecretary Of State Rose Gottemoeller”,http://www.armscontrol.org/ACT/2014_11/Features/Interviews/Arms-Control-in-the-Near-Term-An-Interview-With-Undersecretary-Of-State-Rose-Gottemoeller.(上网时间:2015年1月10日)在无法确定重新部署陆基中程导弹在军事上是否必要的情况下,俄通过推动条约多边化寻求限制第三国陆基中导力量显然更为合理。

若美俄再度推动条约多边化,预计仍将以《中导条约》为基本框架,沿袭2008年美俄联合声明与谈判要点方案,寻求实现在全球范围内消除陆基中导系统的战略目标。该谈判要点主要有:一是各方承诺不再进行飞行测试,不再生产中程和中短程导弹、弹头与发射装置;二是各方承诺在议定最后日期之前消除所有中程和中短程导弹,其发射装置及相关辅助设施和设备;三是制定各类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的计数和定义规则,以及准备消除过程中的部署和运送规则以及消除和核查遵守情况的程序。通过该方案,美俄试图在全球范围内消除射程在500~5500公里的陆基中程弹道导弹与陆基巡航导弹,确保缔约国“不实验、不生产、不拥有”陆基中导系统,并采取十分严格的核查程序保证条约执行。⑤“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第一八九次全体会议最后记录”,2008年2月12日,星期二,上午10时05分,http://daccess-dds-ny.un. org/doc/UNDOC/GEN/G08/603/71/PDF/G0860371. pdf?OpenElement.(上网时间:2015年1月8日)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陆基中程导弹是部分国家核威慑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美俄成功推动《中导条约》多边化的前景十分有限。在2008年美俄第一次推动《中导条约》多边化之时,印度代表就曾含沙射影地表示,导弹拥有和使用问题的复杂性主要是因为有些国家无理要求对拥有先进武器系统和不断使其现代化的独有权利。⑥“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第一〇九四次全体会议最后记录”,2008年2月28日,星期四,上午10时15分,http://daccessods.un.org/TMP/371842.384338379.html.(上网时间,2015年1月14日)这一表态暗指美俄一方面研发新型导弹,另一方面试图限制他国导弹的发展。由于拥有陆基中导系统国家反应冷淡,美俄在2008年推动条约多边化的尝试最终不了了之。

在多边化面临巨大阻力的情况下,美俄仍可能寻求在双边层面对《中导条约》作部分修约,特别是谋求在相互不构成威胁的基础上通过重新部署陆基中导系统,实现对第三国的陆基中导力量的制衡。①Jim Thomas,“Statement before House Armed Service Subcommittee on Strategic Forces on The Future of The INF Treaty”,Testimony before Hearing on Russian Violations of the INF Treaty:After Detection—What?,U.S.Congress,Hous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Subcommittee on Strategic Forces,113th Cong.,2nd sess.,July 17,2014,p.5,http://docs.house.gov/meetings/AS/AS29/20140717/102474/HHRG-113-AS29-Wstate-ThomasJ-20140717-U1.pdf.(上网时间:2015年1月10日)此前,美俄两国国内学术界已经提出双边修约的具体方案。2012年,俄罗斯学者曾提出针对《中导条约》修改的“核常分离”方案。该方案提出,由于条约签署之时涉及的所有陆基中导系统均具有核能力,因此《中导条约》也被称为中程核力量条约。鉴于当今常规精确导弹在军事打击中作用日益显著,因此美俄可以放开部署常规陆基中程导弹。②David W.Kearn,Jr.,“Facing the Missile Challenge U.S.Strategy and the Future of the INF Treaty”,Rand,2012,p.112.这一修约方案的优点在于,美俄双方得以通过部署常规陆基中导系统,缓解其对第三国不断增长的陆基中导力量的担忧。此外,美国学者吉姆·托马斯在2014年7月17日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还提出“有限部署”方案。该方案要求,为确保降低美国前沿部署力量以及盟友面临的威胁,美俄可以尝试修改条约,允许两国在欧洲地区之外部署射程在500~2000公里的陆基中导系统。托马斯表示,在该方案下,美俄通过部署500~2000公里射程的陆基中程导弹,一方面得以应对两国面临的近距离威胁,另一方面也不会加剧欧洲国家对俄罗斯陆基中导系统的担忧,同时还有利于缓解俄罗斯对美国在亚洲和中东部署常规导弹威胁莫斯科的担忧。③Jim Thomas,“Statement before House Armed Service Subcommittee on Strategic Forces on The Future of The INF Treaty”,Testimony before Hearing on Russian Violations of the INF Treaty:After detection—what?,U.S.Congress,Hous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Subcommittee on Strategic Forces,113th Cong.,2nd sess.,July 17,2014,p.5,http://docs.house.gov/meetings/AS/AS29/20140717/102474/HHRG-113-AS29-Wstate-ThomasJ-20140717-U1.pdf.(上网时间:2015年1月10日)

猜你喜欢
中导条约中程导弹陆基
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的优势
陆基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
美退出《中导条约》呼声 惹恼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