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

2015-11-28 08:23张进蒙
当代陕西 2015年7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干事从严治党

文/张进蒙

深入探索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

文/张进蒙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于全面从严管理干部。去年以来,我省聚焦突出问题,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接连施行5项制度,推广8项经验,开展9项治理,整治后进支部,积极探索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带来全省政治生态的深刻变化。

构建科学规范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

从严管理干部,要靠制度来规范、机制来保障,这就要求制度设计要科学、管用,构建相互衔接、相互配套、运行有效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去年,省委针对市县存在的领导干部“走读”、基层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省直机关“庸懒散浮”、年轻干部基层历练不足等问题,出台了从严管理干部“5+1”制度文件。这些制度施行一年来,我省干部作风、工作效率、服务群众能力不断提升,取得“制度管人管灵魂”的效果。

“干净”与“干事”的统一。“干净”,就是在工作中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行使权力的所有环节和方面都自觉做到清正廉洁。我省率先出台的《关于对新提拔领导干部实行个人重大事项和家庭财产申报备案的意见》,突出了干部选任的“干净”标准,对拟提拔的干部是“体检”,对想提拔的干部是“防疫”,在约束干部行为的同时,能大大提高干部这个群体的社会公信力。“干事”,就是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全心全意做好分内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关于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在工作地安家的意见》着力解决干部“走读”问题,让干部扎根当地,融入群众,安心干事。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官,用刚性制度让干部履行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有位”与“有为”的统一。“有位”与“有为”二者是内在关联的。一方面,干部“有位”必须“有为”。干部都是担任一定职责的执政骨干,必须做好与其位相适的工作,干好分内之事。另一方面,干部“有为”才能“有位”,只有在工作中付出汗水和智慧,建树出色的业绩,才有可能被组织上提拔重用,给予相应的职务安排。有的干部之所以“为官不为”,就是因为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为官哲学,把当“太平官”作为追求。《省直机关公务员年度考核末位查究办法》明确规定了八种情形,并对考核评定的程序和惩戒的措施作出原则性规定。这就是要把干部的“有位”与“有为”统一起来,保证每一个干部都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压力”与“动力”的统一。“压力”是指基层干部工作辛苦,还要应对上级的各种检查和名目繁多的考核,权力不大,责任很大,而且很多责任往往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动力”是指通过提高基层干部经济和政治待遇,让干部在基层锻炼成长,使人才向基层流动,形成干部扎根基层的内在动力。《关于选派省直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县乡工作的意见》着眼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通过安排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培养锻炼,了解省情民意,增进与群众感情,给年轻干部施加干事的压力。而《关于加强基层干部管理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核心就是解决县乡干部政治待遇“天花板”现象和服务群众能力提升问题,让那些在基层工作表现突出、有重要贡献的干部有干事的动力。

从严治党必须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执行是关键。一项好的制度,如果不执行或者是执行不到位,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往往许多制度没有实现制定的初衷,而是被“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最后沦落为一纸空文。因而,当前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构建制度运行的良好状态,已成为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为此,我省通过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明确检验标准,以严格的执行保证五项制度落实的实际效果。

强化精准考核,形成正确用人导向。强化对干部的考核和使用是落实五项制度的撒手锏,体现了“刚性文件刚性执行”的特点。我省是全国首个要求新提拔官员进行财产申报的省级地区,一方面推行最严申报制度,一方面推行最严审查制度,作为防止“带病提拔”的一道关键门槛。省直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或联户扶贫,查究考核末位干部,有效地治理了机关“庸懒散浮”作风。同时,全省集中开展“九项专项治理”,向群众反映集中的各种顽症“开刀”,不断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让制度刚性运行。

明确检验标准,衡量制度执行的实际效果。一是看发展。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直接体现在党的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上,间接反映在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上,这两者应该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甚至对立起来。从实践看,五项制度在思想建党、制度管党等方面发挥出巨大效能,对干部纪律作风、干事创业方面带来深刻变化,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成为新常态。二是看民生。人民群众的期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追求,推动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取得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出的变化,是衡量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重要指标。从有计划培养年轻干部到从严治吏,从为民服务作风转变到能力提升,从对“关键少数”严格监督到对“身边工作人员”加强管理,“5+1”文件制度用严爱相济的方式,激发各级干部建设“三个陕西”的动力。三是看党员干部状态。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党员干部既是参与主体,又是落实客体,这项工作是不是真正严到“位”上、管到“点”上,可以从党员干部的思想状态、行为状态和作风状态上得到直观反映。随着一项一项制度落实,一个一个问题整治,全省党员干部状态呈现出节奏快、责任实、闯劲足的特点,从政环境清洁如新,政治生态走向“山清水秀”。

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破解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

以服务群众为主题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创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省针对基层党建责任“挂空挡”、不落实,党组织书记不想抓、不会抓党建,党员在党意识不强、联系服务群众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创新党建制度,激发基层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涌现出八项密切联系群众、便民为民服务的鲜活经验。近一年来,全省各地紧密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学习推广“八项经验”,三级互动,融会贯通,又生发出各地的新鲜做法,基层党建创新风生水起,发挥出强有力的示范带动效应,为推动“四个全面”发展、“三个陕西”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把准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加大建规执矩力度。在明确制度框架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立足职能定位,以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为切入点,将普遍性的规定明确化,原则性的表述具体化,使制度“实用”“管用”“好用”“可用”。省委组织部近期调研督察发现许多制度层面的问题,主要是有些工作领域和环节还存在制度空白,有些制度规定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还不够强,有些制度执行还不到位、不彻底等。这些不是单个的表象问题,其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矛盾,需要进一步加大建规执矩的力度。针对制度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全省各级党组织要迎难而上,集中攻坚,把这些问题的解决与深入细致的调研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思考研究问题的实质和症结所在,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在细化规定和完善对策的过程中逐一找出破解之道。

陕西省委党校)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干事从严治党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学校安排布署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干事创业敢担当”评论之一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