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指标映射宏观经济量化关系研究

2015-11-28 19:34何彩虹
经济师 2015年9期

摘 要:现金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文章以我国2000—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选取现金指标货币供应量M0,宏观经济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变量,分别利用ADF检验、线性回归分析、格兰杰检验进行研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M0增长率、GDP增长率与CPI增长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CPI是M0的Granger原因,且CPI快速上涨是导致M0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但是M0增长率对GDP增长率、CPI增长率没有直接的影响,从货币发行角度看M0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局限的。针对研究提出中央银行控制M0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金指标 GDP CPI 量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169-04

一、引言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币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该目标也是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中央银行仅仅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从而间接影响宏观经济目标。因此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施行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现金指标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之一,具有可测行、可控性、相关性和抗干扰性,与国家的GDP、CPI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准确地把握三者之间的联系能为政府制定货币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逐年增长,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及时高效地实施恰当的货币政策变得非常必要,因此研究我国现金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的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不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在理论上以及实证分析上都存在很大的争论,基于不同的理论假设和经验数据的提取所得出的结论也完全不同。尽管研究结论不尽相同,但都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宏观经济部分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二、变量的选取和样本的采集方式

(一)现金指标

一般大多数国家都根据货币的流动性,把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M3等。我国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

M0=流通中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

广义货币(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本文选取流通中的现金M0作为货币供应的度量指标。不采用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是因为M1和M2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而当前居民储蓄存款非常庞大,与消费、物价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但从中央银行的可控性上讲,没有M0更具有研究性。M0由中央银行直接创造并注入流通,其可控性最强,而商业银行的货币性负债主要是靠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负债支撑的,因此,只有中央银行控制住了M0,就等于间接控制住了M1、M2、M3。本文采用M0的季度增长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二)GDP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类似的研究大都是以年为时间单位采集样本,样本的规模受限导致统计结论不够准确。宏观经济指标受货币供应量M0的影响可能会比较敏感,因此采集相关指标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GDP样本选取2000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4季度的实际统计数值,考虑到时间跨度较长,而统计标准及统计口径又变化较大,本文没有针对以上指标的实际数值进行分析,而是考察他们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本文将选取2000—2012年按季统计的数据共52个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三)CPI

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CPI选取2000—2012年的季度统计数据进行研究。

三、数据分析与处理

(一)GDP数据

(二)2000—2012年M0和CPI季度同比增长率(表1)

数据全部在一个频率上,即季度增长率,下面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M0与GDP、CPI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平稳性检验

根据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数据建立趋势图,如图2、图3和图4,M0季度趋势图没有明显的趋势和季度波动,在2001年出现峰值,之后一路趋于平缓;GDP季度趋势图在2007、2010年出现峰值,2009年第一季度出现最低值,趋势和季度波动很明显;CPI季度趋势图具有明显的趋势和季度波动,2007—2008年出现峰值。

首先对M0、GDP、CPI三者进行平稳性处理:(1)若原序列平稳,则直接分别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2)若原序列非平稳,则先进行差分后再进行回归分析,再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经计算表明M0增长率的ADF检验结果平稳,CPI和GDP两者增长率的ADF检验均不平稳,因此考查CPI和GDP增长率的一阶差分的平稳性,结果如下。

1.对M0做ADF检验。

从上面的t-Statistic对应的值可以看到,-12.65131小于下面所有的临界值,因此M0增长率在水平情况下是平稳的,结论与图2趋势相对应。

2.对CPI的ADF检验。

从结果可以判断CPI有单位根。从上面的t-Statistic对应的值可以看到,-2.046631大于下面所有的临界值,因此CPI增长率在水平情况下是非平稳的,结论与图3对应。然后我对该数据作了一阶差分,再进行ADF检验结果如下:

从上面的t-Statistic对应的值可以看到,-5.353178小于下面所有的临界值,因此CPI增长率的一阶差分是平稳的。

3.对GDP做ADF检验。

从上面的t-Statistic对应的值可以看到,-2.740910大于1%和5%的临界值,因此GDP增长率在水平情况下是非平稳的,结论与图4趋势相对应。然后我对该数据作了一阶差分,再进行ADF检验结果如下:

从上面的t-Statistic对应的值可以看到,-4.845704小于下面所有的临界值,因此GDP增长率的一阶差分是平稳的。

综上所述序列M0、CPI、GDP增长率平稳性的ADF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序列CPI、GDP的增长率的一阶差分在检验水平分别为1%、5%、10%下均拒绝原假设,即可以认为序列CPI增长率、GDP增长率的一阶差分是平稳的,这两个指标为一阶单整序列;M0的增长率在水平情况下就是平稳的,M0为单整序列。可以看出CPI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具有同向关系,似乎与M0关系不一致。因为三个变量不是同阶平稳,所以不符合做协整检验的要求,下面对CPI增长率、GDP增长率进行一阶差分,做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线性回归分析

对CPI增长率、GDP增长率进行一阶差分,根据数据,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为:

M0=β1+β2CPI+β3GDP

建立M0、GDP、CPI增长率之间的回归方程,回归结果如下:

M0=0.119107+0.597087CPI-0.131490GDP

(0.003849) (0.311424) (0.561469)

T=(30.94775)   (1.917280)   (-0.234189)

R2=0.070192   F=1.849534

检验模型建立的准确性,可以做出拟合图,如下:

从图5显示出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到达预期效果。从检验结果可以分析,M0增长率与CPI增长率具有直接的正向关系,但是M0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关系不明确,再做进一步检验。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由上表得出如下结论:

1.M0增长率不是GDP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不会直接引起GDP的变化;

2.M0增长率也不是CPI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不会直接引起CPI的变化;但是,CPI增长率是M0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即CPI的变化直接引起M0的变化;

3.GDP增长率与CPI增长率存在双向Granger关系,即相互影响。

五、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M0、GDP、CPI增长率的平稳性检验、线性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M0对于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是局限的。但是,M0对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作为基层中央银行货币发行人员,对货币发行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积极把握M0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充分考虑时滞因素,不可一蹴而就。GDP增长率与CPI增长率、M0增长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表现不同,即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在实践中存在时滞,而且有时时滞周期很难掌握。因此,我们应该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结合使用,充分利用好存款准备、再贴现、公开市场这三大法宝,重点对M2进行宏观调控,以此促进经济发展。

2.合理分配年度货币供应量,注重券别结构搭配。根据全国地域和经济发展特征,因地制宜地分配货币供应量,加大券别搭配力度,在增大辅币投放量的同时要注重主、辅币的市场比例,积极满足市场对各类券别的合理需求。

3.加强现金分析手段,强化分析成果的应用和转换。要充分认识当前现金分析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现金供应与运行工作的统计指标体系,中央银行发行的M0虽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局限的,但要积极查找真正影响M1、M2变化的经济指标,运用货币政策加大M2的调控和监管力度,将现金分析工作的成果运用到指导宏观经济上来,真正发挥制定货币政策“指示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东卫,梁晓萍.货币供应量的宏观调控[J].决策探索,1995(6)

[2] 任碧云,杨雪梅.论中国货币供应量对投资与消费的影响——基于股票市场途径的分析[J].现代财经,2012(1)

[3] 李晓玲.基于协整理论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2012(3)

[4] 丁军军,朱建平.我国货币供应量、GDP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发展变化关系[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8)

[5] 张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分析[J].宏观经济,1994-2012

[6] 卢宇强.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指标关系研究[J].经济论丛,2012.第27卷(10)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甘肃兰州 730030)

[作者简介:何彩虹(1981—),女,甘肃庆阳人,研究生,硕士,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金融,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货币金银处。]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