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爱萍
一个班级往往都有那么几个“老大难”,或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丢三落四;或书写极差,根本认不清;或缺乏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一篇好文章被读得支离破碎,写不出通顺连贯的一段话,作文就更不用说了。这在我任教的班级已经不足为奇了,真所谓教师教得苦口婆心,可收效甚微。
然而,在批改了第一单元习作《早晨》之后,我惊奇地发现,“老大难”也出了精品!杨双(化名)家住菖蒲溪村,兄弟二人中排行老二,自小娇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每次日记不是没动笔,就是三言两语,敷衍了事,让人大伤脑筋。又改到他的日记了,不用说我早已有了思想准备。可一遍读下去,我真是不敢相信。
“早晨,打开大门,一团雾不知从哪儿迎面袭来,连家门前的山也看不见了。我赶紧擦了擦眼睛,还是看不见,雾太大了……”
“我来到后面山坡上,只见三妈正背着一大背苕种要去种苕,我也想看看,于是跟了上去……”紧接着描述了三妈掏行子、放苕、掩土、盖薄膜的一系列动作,最后从三妈那涨红的脸上、沾满泥土的双手发出感慨:种田人真辛苦。当然和那些优秀习作相比,他的这篇文章还有不少毛病。但对他来说,已经是精品了,实在让人欣慰!
我想弄清杨双是怎样完成这次习作的,正好他妈妈送饭来了。妈妈首先肯定了文章是他自己写的,然后讲了当时的情景:杨双起来得很早,对妈妈说:“老师让我们起个早,到周围转一圈,我去看看有些什么。”妈妈当然同意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后,他兴冲冲地回来了,一头扎进房里,写下了这篇日记。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在习作要求上非常注重个人体验和语文实践,要求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内容。因此,在习作指导课上,我重点引导学生亲自到生活中去。当时,我根据学生居住、生活的不同环境,让他们谈谈准备到哪儿。有的说要到居住的村子周围走一走,有的说和奶奶一起到集市卖菜,有的说到妈妈餐馆里帮忙……我对孩子们的想法大加鼓励。孩子们去感受了,去体验了,因而写出来的文章各具特色。我想如果没有引导他们体验的过程,也绝对不会有“精品”,更不用说“老大难”还能出“精品”了!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