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智君
身为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基础扎实,知识渊博,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讲明要点,但一些后进生却依旧兴致索然、意兴阑珊,甚至昏昏欲睡。他们仔细地钻研了教材,认真细致地内化了知识点,巧妙地设计了教学过程,也充分地考虑了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思维特点等,而课堂教学却始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后进生还是提不起兴趣。那么为何这些工作对后进生始终收效甚微呢?
一、原因探究
其实,拥有扎实的基础、开阔的知识面,对教材学情充分地掌握就好比你拥有了丰富的食物和佐料,并且你能巧妙地配菜,但是,能把菜调配得很好就意味着你能烧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好菜吗?显然一个出色的配菜师绝不等于一个好的厨师。况且“画眉深浅入时无”,好的课应该适合这些后进生的口味,否则将曲高和寡。而有关后进生的口味就涉及他们对老师的主观评价,即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策略探究
那么走进后进生的心灵有哪些技巧呢?本文将结合一些案例来管窥该如何走进后进生的心灵世界。
1.避免对后进生的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指人们首先主要根据个人的喜恶来评价他人,然后再以此推论出他们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初步印象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所有“好”的品质,如果初步印象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所有“坏”的品质。
“情郁于中而发之于外”是人的本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会泄漏你心灵的秘密。如果你先入为主,用以偏概全的有色眼镜去审视学生,学生会准确地感知你心灵的温度,捕捉到你究竟是爱他还是厌他,并做出相应的反馈。
比如,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中截取了后进生张××的作文的一个片段。“今年暑假一完,我以刚刚达标的分数进入全年级仅有的两个文科班。一进那个班,我便被班主任当作了重点人物监视起来。只要我有一些风吹草动她就会把我叫到她跟前教育一番。”从这段材料中,不难看出后进生张××一进这个班就被严厉的班主任贴上了“坏”的标签,也因为这一晕轮效应,班主任无限地放大了他的任何一个风吹草动,对他的特殊教育成了家常便饭。试想,在这样的班主任面前,谁还有成为好人的愿望呢?于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谆谆告诫——不要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成了一纸空谈。
后进生张××以后的表现可想而知了。
2.“雪中送炭”不如“嘘寒问暖”
平时对后进生的“嘘寒问暖”远远胜过学生犯了错误时对他的“雪中送炭”。
与优生相比,后进生所享受到老师关爱的阳光本来就少之又少,他们长期被孤立、被漠视,尤其需要关爱。但是他们眼中的关爱并不是老师在他们犯了错后的“苦口良药”“逆耳忠言”。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爱之深”“责之切”,他们对“训斥”“检讨”“罚抄”等教育方式已“百毒不侵”。倘若你在他们犯错误时能“反其道而行之”,谆谆告诫,循循善诱,选择温柔地对待,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效果会出乎意料。以柔制刚,常常能攻破他们“百毒不侵”的心脏。
另外,在后进生犯错之后对后进生的教导,如果建立在老师对他关爱的土壤上会事半功倍。李镇西就自然而然地把后进生看作朋友,也被这些顽皮的后进生视为“哥儿们”,于是当学生与老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依恋之情后,点燃学生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便成了教师实施教育的关键。有了平时“嘘寒问暖”的关爱土壤,关键时刻的“雪中送炭”更为有效,教师走进后进生的心灵因此也就水到渠成。
后进生张××在日记中所写的“只要我有一点风吹草动,她就会把我叫到她跟前教育一番”,进一步验证了没有平时爱的铺垫,关键时刻的思想工作是很难穿过重重敌对的防备,“直捣黄龙”的。
3.不抛弃,不放弃
当老师的总会碰到个别似乎全然放弃学业的学生。之所以说“似乎”,是因为在我看来,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他们可能上课睡觉,作业敷衍,甚至不完成,对老师态度不好……很明显,这些后进生给人的感觉就是“我不想读书了”,“我就是来混日子的”。很多老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放弃他,觉得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并认为“自己都放弃自己的人,没有人可以救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舒茨认为每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其中包容需要指的是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并隶属于某个群体,最终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情感需要指的是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情感联络的需要。
参考文献: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