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典型历史场所现状与保护策略

2015-11-27 07:22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安徽建筑 2015年5期
关键词:街巷场所温州

赵 志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1 温州城市场所发展沿革

温州地处浙江东南部沿海,自晋代永嘉建郡以来,古温州一直延续“东庙、南市、西居、北埠、中子城”格局。[1]

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温州开始建城,设7门:东为镇海门,南为瑞安门和永宁门,西为福门,西北为迎恩门和永清门,北为望江门,城门外设半圆城墙,为月城。唐代以前设里坊制度,计57坊,后调整为36坊,宋以后在主要街道上增设行宫、庙宇、牌坊。清代城厢分东南[1]、西南、东北、西北4隅,城外设望京厢、集云厢、广化厢、城南厢4厢,设坊巷184条(如图1)。民国时期道路布局为“二纵四横”。[2]

图1 温州古城城池坊巷图

2 温州城市历史场所中原真性生活方式的保护

一个城市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城市,不仅仅是因为有其自身特有的建筑形式,更是因为有其特殊的语言、文化和特有的建筑风格。在城市历史场所发展的过程中,历史街区的居民记载了具有历史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传承了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然而,这些地段因地处城市中心区,一方面道路拥挤、采光通风条件不佳、人口密度高等不利因素凸显,另一方面受中心区商业氛围的影响,原住居民正在逐渐将原来的居住空间转换为商业空间换取经济价值,并逐渐远离原有历史街区的生活方式。

图2 传统居住建筑空间

据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网站显示,温州市项目列入人类非遗项目名录的目前已有4项,其中“永嘉昆曲”和“乐清细纹刻纸”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泰顺廊桥营造技艺”和“木活字印刷术”。另外还有3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5个项目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71各项目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政府部门要出台并制定相关奖励政策,让一部分原住居民回归历史街区,将部分特色民居辟为民俗博物馆,用于展示温州民俗风情和民间工艺,发扬温州传统文化。

3 温州历史场所中传统街巷空间肌理现状与保护

以古楼街和飞凤里为代表的城市历史场所,街巷的空间肌理及传统居住建筑形态有比较完整的保存,街区道路以支干式形态存在,即一个主干街道加多个分支的路网形态。经过漫长的历史时间积累和不断发展形成的,其形态有机自然。原有的街道通常只能满足步行或少量人力畜力车的通行。主要街道道路相对规整流畅,联系住宅的街巷空间道路则往往通而不畅,或是相当数量的尽端式巷道。

历史街区中存在保存相对完整的历史文物建筑,在保护的过程中应以“修旧如旧”的思路,通过风貌特征复原、环境整治梳理的方法恢复,保护其历史与文化价值。传统居住建筑,以下店上居形态存在,通常进深较长,沿街为经商门店,其后院为作坊或居住房,两层的建筑一般下层为经营门店,上层为居室(如图2)。建筑仍为砖木结构的一、二层青砖瓦房,建筑密度较高。鼓楼街与飞凤里的街道宽度多为2.5m左右,街巷和建筑物之间的肌理保存完整,沿街店铺尺度亲切、宜人,狭长幽怨的街巷空间都带有明显的温州地方特色(如图3)。相对于中心城区较远的飞凤里历史街区,商业价值相对匮乏,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保护过程中首先还需要通过基础设施的优化修缮复原,改善原住居民的生活条件。[3]

图3 历史街区街巷空间形态

图4 飞凤里街区沿街立面

4 温州城市历史场所城市天际线现状与保护

芦原义信将建筑本来外观的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一次轮廓线”;把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二次轮廓线”。城市天际线作为一种特质城市意象,是一座城市文化、历史、经济等非物质发展的物质化形象和空间化体现,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也是容易被人们感知并将概括城市形象的重要符号。[4]

在历史场所保护规划中,不仅要重视一次轮廓线对于街区形象的概括,而且要重视二次轮廓线对于展示建筑特色的重要性。温州古楼街城市历史街区沿街建筑以2~3层木构建筑为主,高度6m左右,宽高比在2~3.5之间,尺度适宜。相对于位于城区的鼓楼街,飞凤里目前保护相对滞后,由于没有统一的立面、色彩控制,目前街道两侧建筑高度10m,宽高比接近1:5,与传统的空间宽高比相差甚远(如图3、图4)。在后期建设规划中,需要加强监管,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化率等控制性指标,使整个历史场所的街巷空间拥有合适的相对宽度与间距,避免突然出现大体量建筑或避免等高、等距的机械排列而造成城市天际轮廓的单调、呆板,缺乏特色。

5 结 语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快了建设更新的步伐,由此引发的城市建筑风格趋同、城市历史建筑拆除、城市文化流失,千城一面的城市现象正在逐渐抹杀城市特色。

城市历史场所承载了城市的发展轨迹,历史街区中原住居民的住房改善欲望与相对滞后的规划建设政策之间的矛盾影响了温州城市历史场所保护工作的进展。在温州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过程中,历史街区的原住居民关于历史场所保护的意识形态、政府决策者与领导者关于历史场所的保护意识以及城市历史场所中文物建筑修复的时效性等因素也都是困扰城市历史场所得以更好更完整保护的重要因素。设立街区保护委员会,或行政干预的监督方式,利用舆论宣传工具,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增强全体市民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加强执法力度,这是温州城市历史场所风貌保护较为迫切的一项工作实施。同时还需要及时评估具有历史价值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历史遗迹等重点地段,严密保护、监察和督促保护策略,严格按照设定的古建筑、街巷空间修复方案进行规划、建设、监督,坚决杜绝修复性破坏的产生。[5]

[1]夏晓腊.鼓楼街区将现古城风貌[N].温州商报.2011-6-30.

[2]温州市志编委会.温州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金俊,李晓雪.城市历史地段居住建筑规划设计初探[J].华中建筑,2009(12).

[4]吴珂,高军军,卢涛.基于视觉分析的城市天际线优控研究———以无锡蠡湖湾地区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04(1).

[5]赵志.湘潭城市历史场所保护与更新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街巷场所温州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边走边唱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雨中的街巷
难忘九二温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