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生都拉玛的心愿

2015-11-27 01:37霍艳光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杭锦旗拉玛民族服饰

文/霍艳光

“那天早上,当我来到嘎查办公室的时候,办公室外面全是等我的姐妹们,有的还抱着小孩,她们就是来看我是不是真的签字呀……当我签了以后,她们紧跟着都签字按手印……”那个改变她们生活走向的时刻永远地留在了娜生都拉玛和她的姐妹们的脑海中。

娜生都拉玛,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巴音乌素嘎查妇女主任。6年前,她响应政府号召,从一个地地道道的以放牧为生的牧民,成为杭锦旗的第一批转移农牧民。而如今,她创办的鄂尔多斯市都乐满达民族服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为一起转移的妇女们撑起了一片天。

从牧区搬迁出来以后,“干什么”成为转移农牧民共同关心的话题。一直对民族服饰制作颇感兴趣的娜生都拉玛开始打起了民族服饰的主意。

“那时候,我把300 多只羊卖了,一 辆水车卖了,小车卖了,两个摩托也卖了。这样凑的钱。”娜生都拉玛卖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凑了十几万元钱开始办服装厂。2009年3月2日,服装厂在巴音乌素嘎查开张了。3 间平房是娜生都拉玛开始创业的地方。

2012年,娜生都拉玛将民族服饰厂搬迁至伊和乌素诺敏塔拉创业园区,将原来的三间厂房留给了和自己一起做民族服饰的姐妹们,并交给两位大姐管理。

来到诺敏塔拉创业园区后,娜生都拉玛成立了一个新的公司,取名为都乐满达民族服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后,娜生都拉玛走培训带动就业的路子,让更多的转移牧民妇女加入到民族服饰、手工艺制作的行列中来。

娜生都拉玛介绍说,民族服饰制作缝制的过程相当细致,和制作时装不一样,这么细致的活儿,三五个人做根本不行,也做不来。现在杭锦旗有十几个开店做民族服饰的,可是这个规模太小了。“我就培训,专门做民族服饰的培训,全部免费。一个培训班能培训上百个人,培训出来100 个人就可能开100个店,这样我们的民族服饰就做成一个产业了。”娜生都拉玛畅想着未来。

通过办培训班,娜生都拉玛已经培训转移农牧民300 多人次,不仅仅是巴音乌素的转移妇女,连锡尼镇、巴拉贡镇、吉日嘎朗图镇的妇女也加入了娜生都拉玛的队伍。娜生都拉玛鼓励并支持那些参加过培训的妇女要大胆地做,并经常把揽回来的订单分发给他们。

娜生都拉玛的心愿是把民族服饰传统继承好并发扬光大。2013年11月份,她在锡尼镇民乐社区办起了手工学校。她希望通过手工学校规范性培训当地妇女,一方面把杭锦旗特色的蒙古族服饰传统传承下去,另一方面使更多的妇女有一技之长。她说:“手工活儿,不占地方,学会以后在家里就能做。”一心一意带领转移牧民致富的娜生都拉玛,在创业路上遇到许多困难,但她没有被困难吓倒,她说自己是这些转移妇女心中的靠山,“她们跟着我从牧区出来,我一定要让她们生活的比在牧区时更好。”

牧民因为信任她,跟着她从牧区转移出来,她因为信任这些妇女,把自己的事业交由她们来完成。她们彼此之间的信任,让属于她们的天空异常湛蓝。

2013年春天,在鄂尔多斯市妇联的帮助下,娜生都拉玛在东胜民族商场开了自己的都乐满达服饰定点销售店。不仅如此,娜生都拉玛和姐妹们经常是一边忙着赶活儿,一边准备着民族服饰走秀,她鼓励这些姐妹们穿上自己做的服装走上舞台,尽情地展示民族服饰的魅力,展示转移妇女的美丽,鼓励大家做自信阳光的女人。

生产车间一角

猜你喜欢
杭锦旗拉玛民族服饰
拉玛·兴高到漾濞县调研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评价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杭锦旗地区辫状河定量地质知识库建立及应用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从姓氏的角度看杭锦旗名称演变
杭锦旗地区东胜气田构造及断裂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