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绿色水果生产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2015-11-27 04:29杨作军
绿色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果农水果基地

杨作军

(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综合训练基地,山东 东营257231)

1 引言

绿色水果的生产与发展是黄河三角洲综合训练基地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项目之一。早在2001年基地开始在东营疏港高速马场收费站以南一团五分场的地片建设了以苹果、梨、杏、桃、西瓜、葡萄等水果为主的“千亩示范园”。通过示范带动,目前水果的生产种植已经逐步扩展到基地所属的各个农业单位,累计种植各类果树10 000余亩,套种或裸种西瓜、甜瓜等地面水果7 000余亩。2013年基地被总部列为“全军高端生态农业示范点”;2014年8月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现场审评,基地生产的“军仪”牌:早凤王桃、红富士苹果、华山梨、薄皮甜瓜、老马场西瓜、凯特杏等6种水果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食品,并颁发了认定证书。

2 基地发展生产绿色水果的优势

2.1 土地资源优势

黄河三角洲综合训练基地拥有107万余亩的黄河滩涂淤积土地,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资源之一,土壤肥沃,有机含量高,保水性强,可用于农副业生产的良田60余万亩,农业用地成方连片,便于规模化、基地化生产种植。经过近几年农田基本改造,区域内水土保持良好,路、渠基本配套。无任何污染源,境内河流均为近代黄河入海流路,水质优良,特别适宜生产种植各类水果。

2.2 生态环境优势

基地辖区内多为黄河水冲积而形成的天然绿色湿地,紧靠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的号召,基地人工种植“青年”槐花林10万余亩,现已长成参天大树,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天然氧吧。除成方连片的刺槐林之外,区域内各种树木、植被繁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各类水果的害虫天敌;七星瓢虫、草蛤、步行甲、赤眼蜂、青蛙等20多种,为基地发展生产种植各类水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

2.3 自然气候优势

基地所处地区内属于温暖带季风型大陆气候,气温适宜,光热充足,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1.4℃以上,平均无霜期200d,年平均降水量为548 mm左右,年日照时数2 730h。辖区内最明显的气候特点:春季回暖早,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夏、秋两季略有干旱,正是由于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产出的水果外观艳丽,内质细密,软硬适度,甜脆爽口,味道鲜美,适口性极佳。每一种水果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类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宠爱。

3 基地发展生产绿色水果的制约因素

3.1 产业化程度较低

基地的绿色水果生产种植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示范与推广。但就目前水果种植的现状看,仍然处于生产种植规模小而分散,并没有摆脱一家一户分散式的传统生产种植模式,缺少大型的水果生产种植的龙头企业和基地,专业的合作组织规模小,数量少,在水果的生产种植、技术管理、绿色防护、产供销一条龙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很多果农对于生产种植的水果应该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标准心中没数,对于果园的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仍然处于一家一户自行解决并实施的状态。水果生产种植管理科学性差,随意性大,水果的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往往出现丰产不丰收的情况。

3.2 技术力量不足

就基地水果生产种植的现状看,生产标准不统一,不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没有形成一支正规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缺乏水果生产种植过程中应有的技术服务与指导,造成很多的果农,对于绿色生态防治病虫害的认识不到位,方法不正确,措施不得力。有些果农对于绿色防治的效果和持久性缺乏信心,滥施化肥、乱用农药、泛用激素的问题,还有一定的市场,长期下去,就难免会出现水果生产种植管理水平低、果品质量差、水果产量小、经济效益不佳的现象。

3.3 监管体系不到位

由于水果生产种植没有真正形成规模化、基地化、专业化和集团化的种植模式,水果生产种植的规模还比较零星、分散,造成了管控难度大,监管不到位,很难做到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防控、许多个体水果种植户,不懂得也不愿意投资进行病虫害的物理或生物防治,仍然把化学农药当成唯一的、最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办法,凭老经验、老办法办事,很难做到运用多种非农药措施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作为基地职能部门对于水果产品生产缺少应有的监督管理程序,缺乏必要的监测检验手段,从水果产品生产包装到市场销售,缺乏应有的监管、控制、检测和惩治环节,由于过频、过乱、过多地使用化学农药,造成大量的水果产品农药残留过高,出现了水果出口外销难、进入超市难、提升效益难的恶性循环。

4 基地生产发展绿色水果的有效途径

4.1 基础建设要到位

为了切实提升基地水果种植的层次,保证水果生产加工的质量,提高水果产品优质、绿色的水平,基地必须在现有种植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集中改造、整合、统一管理,并按照规划要求逐步扩大水果生产种植基地的规模,借助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成立更多的水果生产种植合作社,同时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要像重视基本农田改造与荒碱地开发那样增加水果生产种植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基地要拿出专项资金,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水果生产种植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生产优质绿色水果产品提供基础保证。

4.2 技术指导要到位

搞好绿色水果生产种植,加快技术普及非常重要,水果生产种植,尤其是病虫害的防治最终要依靠一线的果农来具体实施,因此广大果农的绿色防控观念和技术生产水平会直接影响绿色水果生产的质量效果。一方面要加大技术服务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基地电视台、基地报纸和基地广播、宣传栏等媒体,大力宣传绿色水果生产种植对个人、对单位和对社会的影响与重要意义,让广大果农切实从思想上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水果生产种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多层次、多方面搞好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农闲时机增加“果农生产技术培训”、“高毒农药替代培训”、“生物、物理防治的具体操作和利用”等办班的频次,特别是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并及时给果农发放“明白纸”,手把手地指导果农综合运用频振式太阳能荧光杀虫灯、悬挂性诱剂诱芯,设置诱虫板,释放周氏啮小蜂、赤眼蜂等物理生物防治措施。配合清园、果园除草等农业生态防控手段。指导限量使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全程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治。

4.3 监督管理要到位

绿色水果生产种植工作实质上也是一项积极的环境保护工作,是资源环境价值的体现和转化。绿色水果生产种植是在一定程度和规范条件下进行的。随着基地瓜果产业布局的规划与实施,一方面,基地要成立组织,制定相应的具有法律效益的“绿色水果生产种植办法”、“无公害水果管理标准”、“绿色环保操作规程”等管理章程。另一方面要完善水果质量追溯和监管体系,严格控制高毒农药的使用,依托基地农科所和农产品检测综合实验室,对水果生产种植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并建立建全跟踪监测档案,切实完善绿色水果产、加、销全过程的质量追溯制度。

[1]胡月杏,黄 欢.玉林市水果现状及发展对策 [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5):598~601.

[2]王亚红,严勇敢.陕西省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10(增刊1):137~139.

猜你喜欢
果农水果基地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
好看更好吃的水果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