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威威
分别也是成长
每一次分别,都可以是一次成长。与你分别后,我想了很多,想了很多我们曾经共同的过往。我曾经以为会和你一起度过三年的高中,不承想我们的缘分会是那么浅。那些曾经的细节都还是那般清晰,仿佛就逝于昨日。
熟悉的唠叨声
似乎每一位老师上课时,都喜欢在黑板上写个不停,只有在偶尔提问时,他们才会忽然想起,想起凌俊你——那个优秀的学生已经走了。你一直是我追赶的目标,你不知道我是多么渴望自己的成绩能超过你。可是如今你走了,我好像再也没有机会了。
已经不记得开学之初,我是如何坐到你旁边的,反正我当时只是想随便找个空位就好。“你好!我叫凌俊。”这是你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我望着黑黑的你,自我介绍之后,我俩就认识了。自此,同桌的我们开始一起学习,一起打球——你总是说我像男生,那我只能好好做一名“合格的男生”喽!偶尔星期天放假时,我们还会一起去逛街。
那个时候的你还只是我的同学,不算是朋友。同学和朋友有什么区别?按照我肤浅的定义就是:同学只做三年,而朋友是一辈子的事。
你总是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而我却是一个懒散的人。我的课桌桌面和抽屉从来都是乱七八糟的,书本、纸笔乱堆一通。记得从前你每次看到我凌乱的课桌,总是微笑着说:“拜托,收拾一下课桌好不好?谁的桌子能有你的那么乱,而且乱得那样有性格?”上实验课的时候,见我又忘了带干电池,你就会摇摇头笑着说:“不会吧,你又忘了带电池。”说罢,你就会从裤兜里拿出另一节电池给我。
一次排队打饭,见你在前面,我想让你帮我打一份饭,然而你却叫我到后面去排队。说实话,凌俊,那时我就觉得你怎么那么烦、那么古板呢!你每天说我这说我那,我觉得连我妈都没你唠叨。奇怪的是,在你的唠叨之下,我的那些不好的习惯都一一改了过来。而更奇怪的是,现在回忆起来,那些唠叨却都成了你最可爱的地方。
有时候也恨你
凌俊,其实我也有恨你的时候。那时我总是在想:为什么你每次考试总要独占鳌头,为什么老师每次提问你总要早早说出答案,为什么你的字会写得那么工整,还有为什么你会那么受女同学欢迎。因为这些,你可能不知道我曾有多恨你。
有一回我感冒了,上课老是咳嗽,你天天帮我打饭,还帮我买药。就是从那次之后,我发觉自己开始不恨你了,开始从心里把你当成朋友。但我想超过你的目标一直没有改变,也因为有你,我的成绩在不断进步。从原先的班里三十几名,慢慢挤进了前十名。即便进了前十名,我还是要努力去追赶你,谁叫你老是占着第一?
你的成绩确实比我的好,这我可以接受。可是我不能接受打球的时候,你给我一个火锅式的“盖帽”之后,还嚣张(其实是我觉得嚣张)地对我说:“下次记得要跳高一点点再投。”你不知道,每次听到你的这句话,我就想狠狠揍你一顿。
然而现在我再也见不到你的身影你的脸,还有你傻傻的憨笑了。我常常想,假如那天你没有遇见那个落水的孩子,你应该还能站在我面前。你为什么那么傻,自己不会游泳却要跳进水里救人?你没有把那个孩子救上来,却让自己永远沉睡在了水里。
凌俊,如今你觉得冷吗?我要告诉你,你放心吧,那个落水的孩子后来被别人救起来了。
完成和你的约定
转眼又到春天,校园长廊两边的紫荆树又开满了花,粉红鲜艳的紫荆花又被春风吹落了一地。
记得去年的春天,我还和你一起坐在那些紫荆树下朗诵古诗、背英语单词。你当时说:“明年的春天,我们还要在树下读诗。”可现在春天到了,却只剩我一个人在树下,仰望绚烂的花儿。望着随风缓缓飘零的艳红的花瓣,你的微笑会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从前,你是很喜欢这些荆棘花的。拾起一朵刚落地的鲜艳的花儿,蓦然我很想为你唱首歌。唱什么歌呢?《同桌的你》。虽然这首歌有点不切合你和我,但我想你应该会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思。若是此刻你心中也莫名地响起了悠扬的弦音,那是我托春风带给你的琴声。
或许这首歌我早就应该教你弹。在你第一次听到我弹吉他的时候,我记得你激动地对我说:“原来你会弹吉他,能教我弹吗?我想跟你学学。”听到你这样说,你不知道我心中有多高兴。想不到如此优秀的你,也有不会的东西。
我本应该教你,可是那时的我太坏,心想自己终于有比你凌俊优秀的地方了,就故意不理你。每每你叫我教你弹琴,我不是推托说吉他很难学,就是说学吉他要花很多时间去练习,会影响学习。我多次推托之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请原谅我,凌俊,原谅那个狭隘又自私的我。
是不是相处越久,彼此认识得就越深,感情就越浓?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不敢说凌俊你就是我的知己。可你不在的日子里,你微笑的样子,你思考的样子,还有你一跃而起拼抢篮板球的样子,常常会无端地浮现在我的脑海。
无法忘记你和我曾经共同定下的那个约定:我们要一起考进省城的大学。虽然现在你走了,但我还是要完成我们的约定。为此我要努力地学习,哪怕偶尔我还是感到压力很大,可只要一想到和你的约定,我就不会泄气。凌俊,请你相信,我会完成和你的约定,走进大学的校园里。
最后,我的同学,我永远的朋友,希望你在远方能开心,祝你愉快。
陈蕲摘自《演讲与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