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碚吊脚楼浅谈巴渝民居的历史演变

2015-11-26 23:10李欣然王毓玮李婉玥李九彬罗键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历史演变吊脚楼

李欣然 王毓玮 李婉玥 李九彬 罗键

摘要:巴渝民居吊脚楼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建筑。结合重庆北碚境内现存6处吊脚楼的分布及修建历史,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对巴渝民居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北碚巴渝民居的演变历史可分为8个阶段。巴人经历了原始穴居或巢居到居住干栏、版筑、穿斗房屋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地建筑——吊脚楼。

关键词:吊脚楼;巴渝民居;历史演变;重庆北碚

1.引言

巴渝民居吊脚楼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建筑。勤劳而智慧的巴人为躲避危险的动物、适应复杂的地形和湿热的气候,就地取材,在巴山渝水间修筑起一座座干栏式建筑,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地建筑——吊脚楼。吊脚楼的兴起显示了巴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体现了中国民居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哲理.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性地开发利用即将消失的吊脚楼资源,我们以处于嘉陵江下游的重庆市北碚区为例,对区内现存吊脚楼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试图梳理其演变脉络,进一步发掘其价值,以期为巴渝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尽绵薄之力。

2.研究区及吊脚楼资源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北碚区地处三峡库区库尾,是重庆市主城9区之一,位于重庆主城区的西北面,距市中心约50km。全区面积为755km2,介于29°39′10″—30°3′53″N,106°18′14″—106°56′53″E之间,东接渝北区,南连沙坪坝区,西界璧山区,北邻合川区,辖天生、朝阳、金刀峡、三圣等5街12镇。常住人口73万人,以汉族为主,另有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

2.2 研究区内现存吊脚楼资源

一年多的实地考察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现存吊脚楼为6座,分别是位于朝阳街道文星湾社区的卢作孚纪念馆(原文昌宫)、北温泉街道金刚村金刚碑老街、金刀峡镇永安村偏岩古镇、童家溪镇同兴村的李氏民居和半边楼,以及水土镇中心卫生院旧址。研究区遗存的吊脚楼数量较少,全部位于嘉陵江干流或其支流黑水滩河的河谷地带。除卢作孚纪念馆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外,其余吊脚楼状况均不容乐观。

3.北碚吊脚楼的历史演变

通过对北碚现存6座吊脚楼的分析,并结合查阅的文献,可以将研究区巴渝民居的演变历史分为以下8个阶段。

3.1 先秦时代(穴居巢居)

巴人多聚族而居,形成巴乡巴村。3000多年前,重庆远古先民就聚居在嘉陵江两岸的山区、丘陵地带生息、繁衍,创造了丰富的先巴文化。北碚紧邻的合川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曾作为巴国别都(时称“垫江”)。北碚建制之初,有部分村镇即从合川划来。洞穴考古中,古人类化石、遗迹等屡见不鲜。对重庆“铜梁文化”的考古推断,距今两三万年前的古人類已“构木为巢”,在树上搭“棚架”而居,这可以说是干栏式建筑的始祖。

3.2 秦汉时期(重屋累居)

2010年10月,北碚东阳街道黄桷老街旧城改造工地上,考古人员发现了西汉早期巴人墓群。古墓群包括17座墓葬,是迄今为止重庆发现并发掘的最大巴人墓葬,也是嘉陵江下游首次发现大规模的西汉早期墓葬群。出土文物中,既有如柳叶剑、青铜矛、釜等很强烈的晚期巴文化因素,也有如青膏泥、蒜头壶等秦文化的遗绪,还有大量的早期汉文化陶器,反映了在嘉陵江下游的巴地在西汉时期文化因素的碰撞情况,同时也可看出巴文化逐渐消融、汉文化逐渐在重庆地区兴起和扩张的现象。

3.4 明代(“融合”吊脚楼)

自先秦起,秦人、蜀人、楚人就不断与巴人交流,在不断的文化碰撞和融合中,渐渐形成了客家文化和土家文化。在此影响下,巴人民居吸收了汉文化的建筑营造技艺,衍生出融合期的吊脚楼——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

3.5 清代(“制式”吊脚楼)

由于自然环境恶化、战乱等原因,我国历史上曾有多次民族迁徙。其中,明末清初延续百年的“湖广填四川”是涉及面最广、涉及人口最多的迁徙。这次迁徙不仅促进了巴蜀大地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而且更加兴盛繁荣了巴蜀文化。从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等地迁来的移民带来家乡的文化与先进的农耕技术,并与原有文化融合。外地文化与当地文化在移民与本地人的碰撞、交流中达到有机地融合,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生命力更强健的文化。

3.6 民国初年(“汉化”吊脚楼)

水土镇中心卫生院旧址始建于民国初年,为三层穿斗式结构,紧邻嘉陵江。因为医疗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略显简陋的吊脚楼不能满足需要,已经遭到废弃,成为危房。

3.7 民国后期(“简易”吊脚楼)

1927年,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出任峡防局局长;1936年,卢作孚担任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区长,北碚进行了乡村建设实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大量国民内迁,北碚成为小陪都,航运发达。此时北碚正码头江边建起了众多简易的吊脚楼,供码头工人及来往客商栖身或歇息之用。因为嘉陵江每年夏季涨洪水,故而吊脚楼的分布开始向嘉陵江的支流上游分布,如马鞍溪两岸,吊脚楼保存至20世纪70年代。

3.8 建国后(“新式”吊脚楼)

建国后的吊脚楼历经沧桑,根据调查,其数量正在快速的减少。近年来,随着政府对传统文物保护力度的加强和民众对传统文化继承意识的提升,对吊脚楼的文化性改造使其获得了新生。如文昌宫在2009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被修缮,建成卢作孚纪念馆。更为经典的“新式”吊脚楼之作是位于重庆上半城的洪崖洞,“洪崖洞民俗风貌区”项目是2005年重庆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之一,如今已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已成为国内外游客赴渝旅行的必去之地。

4.结束语

作为巴渝民居的典型代表,吊脚楼在研究区内的演变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了解巴渝文化的一个良机。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实,并创造更好的未来。在我国现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下,吊脚楼属于中国传统建筑的范畴,政府对口对其进行保护的管理的机构主要有文物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但对这一巴渝文化的“活化石”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对巴渝历史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更是我们每一个巴渝儿女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北碚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重庆市北碚区志[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

猜你喜欢
历史演变吊脚楼
苗族吊脚楼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巴渝文化——吊脚楼
吊脚楼(外三首)
传统吊脚楼营造技艺之景观价值探讨
鄂西吊脚楼聚落乡土景观材料研究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形态的历史演变
浅析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战略的历史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从范例复制到自由表达: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的历史演变考察与现实反思
从分离走向融合:幼儿园游戏与其他教育活动关系的历史演变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