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银拴 □张居平 □花春奎
(1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郑州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
某水库位于淮河一级支流寨河主干青龙河上游,工程于1966年动工,1971年底竣工并蓄水投入运用,原规划采用100 a一遇洪水设计、1000 a一遇洪水校核,控制流域面积102 km2,总库容1.22亿m3,水库是淮河上游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大(2)型水库。
工程投入运行后,根据现场查勘和质量检测发现,大坝背水坡右岸台地段出现多处渗水,局部形成沼泽;右坝头全风化斑状角闪片岩,属于弱~微透水性,强风化岩体属弱透水。大坝坝体上部为代替料,下游坡有大面积散浸、渗水,左岸坝肩为强风化片麻岩,裂隙节理发育,岩石破碎,坝体岸坡出现接触渗漏,有集中明流;右坝肩曾出现大面积渗水,虽经处理但不彻底;坝基防渗处理不满足规范要求;副坝均存在渗流异常现象,大坝下游坡出现严重散浸,坝后大面积沼泽。大坝坝基处理不彻底,工程质量不合格,坝体填筑质量差,心墙防渗土料不满足规范要求。
主坝河槽段采用截水槽防渗,截水槽深入基础弱风化角闪片岩并紧密结合,上部与粘土心墙、防渗铺盖相接。从测压管的位势图看,粘土截水槽底在各种库水位下渗透都是安全的。台地段坝基为重粉质壤土,上游采用原表层壤土作铺盖防渗,底部设粘土截水槽。从测压管的位势图看,台地段坝基渗流是稳定。
从坝基运行情况看,坝脚处长年渗水,已形成沼泽化,这是因为坝基局部存在强风化岩体,具有中等透水性,施工时未作处理,而在埋设测压管位置处坝基为弱透水性,因而出现测压管观测情况与实际不符的现象。
两坝头防渗除在山头做有粘土心墙与山坡结合槽外,并在上游山坡都做有1.00 m厚的粘土包山防渗铺盖。两坝头没有设测压管,但从水库多年的运行情况看,在右坝头坝体与基础结合部位有渗水点,左坝头结合部分有集中渗水现象,这说明右坝头坝基渗流不稳定。
浸润线观测是监视坝体渗透安全的主要方法之一。原设计3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有3个观测管。具体见图1、图2、图3。为1978-2002年浸润线观测管水位与库水位历时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管水位变化较为平缓,有随库水位升降的趋势,且有明显的滞后现象,1#浸润线管始终保持高水位状态,说明坝体渗透异常。
图1 大坝0+140断面观测管水位与库水位历时曲线图
图2 大坝0+275断面观测管水位与库水位历时曲线图
图3 大坝0+400断面观测管水位与库水位历时曲线区
根据观测资料分析,主坝坝体实测浸润线值高于设计理论值;从现场勘查情况看,水库正常蓄水时,大坝背水坡84.38 m平台以上至88.88 m高程的草皮护坡上,出现大面积浸润性渗水,且在下游坝坡上出现一条干湿分明的分界线,渗漏严重处,有明水出逸。这是因为坝体代替料渗透系数不满足要求,心墙后代替料内部分渗水难以排出,因而抬高了坝体浸润水位,出现坝体实际浸润线较高等异常现象。同时因坝体填筑质量不均,部分坝段渗漏量大,浸润线观测管水位偏高,因此主坝坝体渗流性态不安全。
根据大坝现状运行情况,于2009-2011年对大坝进行了除险加固处理,坝基、坝体防渗处理措施如下:
坝基基岩主要为弱~微风化斑状角闪片岩。因坝基和左右坝肩基岩及接触带存在渗漏问题,本次设计需对主坝坝基及两岸坝肩进行防渗处理。
4.1.1 工程防渗标准
按《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规定,1级、2级坝及高坝灌浆后基岩的透水率宜为3~5 Lu,本次坝基帷幕灌浆防渗标准透水率按5 Lu进行设计。
4.1.2 灌浆范围
根据坝基的实际情况,坝基灌浆范围桩号为0-050~0+635段(向左坝肩延长50 m,向右坝肩延长74 m),共长685 m。
4.1.3 灌浆孔布置
采用单排帷幕灌浆,灌浆轴线布置与坝体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轴线一致,距新坝轴线偏向上游3.7 m。按三序孔施工,终孔孔距1.5 m。共布设灌浆孔457孔。
4.1.4 帷幕深度确定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规定和渗流分析、防渗要求,并结合类似工程经验研究确定帷幕深度。坝基防渗帷幕幕底高程在施工前应按先导孔压水试验确定,本阶段初步确定帷幕深度如下:两坝肩及主河槽段帷幕深入微风化岩层,台地段(0+225~0+430)采用悬挂式帷幕,帷幕深度为15 m。
4.1.5 帷幕厚度、浆液扩散半径及帷幕结构验算
帷幕厚度与孔距、排距有关,帷幕厚度、浆液扩散半径按下式计算:
式中:T—帷幕厚度,m;
N—帷幕钻孔的排数;
R—浆液扩散半径,m;
该工程采用一排帷幕,即,孔距D=1.5 m,经计算,T=0.87 m,R=0.87 m。
帷幕体内水力坡降采用下式计算:
T—帷幕厚度,m;
H—水头差,m。以0+187断面进行复核计算,Iα=0.5,<幕体允许水力坡降10,帷幕结构满足要求。
4.1.6 灌浆方法和方式
采用在新建混凝土防渗墙内(坝体防渗)预埋灌浆导管法灌浆,灌浆方法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灌浆方式优先采用循环式。
4.1.7 灌浆结束标准和封孔方法
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在规定的压力下当注入率≤0.4 L/min时,继续灌注60 min,,当注入率≤1.0 L/min时,继续灌注90 min,然后灌浆可以结束。
灌浆结束后应在左右岸布设检查孔,检查孔数量按灌浆孔总数10%设置,左岸布设16个,右岸布设10个,检查标准为灌浆后基岩透水率<3~5 Lu,检查孔应在灌浆结束后14 d进行,检查结束后按技术要求进行灌浆和封孔。灌浆孔封孔应采用“分段压力灌浆封孔法”。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可按照相关技术规定处理。
防渗墙的厚度应满足墙体抗渗性、耐久性、满足墙体应力和变形的要求,同时还应考虑到地质情况及施工设备等因素。
由于国内防渗墙设计无规范,防渗墙的渗透计算和渗透稳定分析以及强度、变形计算尚无规范的计算方法和理论。在设计时,根据防渗墙破坏时的水力坡降确定墙体厚度(d),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α—帷幕体内的水力坡降;
式中:ΔHmax—作用在防渗墙上的最大水头差,m。
K—抗渗坡降安全系数,一般取3~5;
Jmax—防渗墙渗透破坏坡降,取300。
根据已建成的混凝土防渗墙统计,防渗墙允许承受的水力坡降Jp=Jmax/K,可达到100,当K=5时,Jp为60,假定防渗墙承受的最大水头差与坝前水深相同。计算得:d=0.27~0.46 m,根据其他工程经验,本工程取防渗墙厚度为0.60 m。
塑性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强度保证率及离差系数等指标应满足有关规范规定。塑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强度、渗透系数主要取决于水泥用量。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配合比应根据其强度、弹性模量及渗透系数等设计指标要求,通过室内试验成果,经过综合分析确定。
工程除险加固增加 0+080、0+140、0+275、0+400、0+500 五个渗流监测断面,共计10根浸润线管和5根测压管(含渗压计),分别监测坝体及坝基的渗流情况。
2010年12月前坝基及坝体的防渗处理完成,到2011年5月完成了浸润线管及测压管安装,开始大坝渗流监测,进行大坝除险加固后的防渗效果分析。主河槽及两岸台地段浸润线管及测压管与库水位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4 大坝0+140断面观测管水位与库水位历时曲线图
图5 大坝0+275断面观测管水位与库水位历时曲线图
图6 大坝0+400断面观测管水位与库水位历时曲线图
根据上述观测管水位与库水位历时曲线图分析(具体见图4、图5、图6):目前大坝防渗处理效果较好,坝体、坝基不存在渗漏情况;由于大坝未经高水位运行,加固后的防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文章根据水库大坝测压管实测资料,综合分析了大坝的渗流工作性态。水库大坝整体渗流状况稳定,渗流未见异常情况。基岩帷幕灌浆和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起到了较好的防渗效果,渗透比降小于规范允许值;部分测点水位虽有波动,但无明显的趋势性变化;靠上游的测压管,受上游水位的影响较大;靠下游的测压管,测值逐渐稳定,各测压管时效变化平稳。坝基渗水均为清水,从渗流量分析,坝基渗流是稳定的。
目前水库除险加固后防渗效果尚未经高水位运行验证,测压管监测坝体和坝基渗流时,也只能从宏观上反映大坝渗流体的运行情况,而局部渗透破坏现象不能及时反映,建议加强高水位运行时主河槽坝段及两岸台地的渗流监测,同时加强坝基防渗体局部渗流破坏的监测,为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