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恩师褚亚平教授

2015-11-25 23:25袁书琪
地理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亚平恩师研修班

袁书琪

由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的前身)褚亚平教授领衔创办的高等学校地理教学法助教研修班,1986-1987年为期一年半,其办学及成效在中国地理教育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迄今为止还是绝无仅有的。我们的恩师褚亚平教授亲自管理、亲自授课,从思想上、学术上、组织上、生活上关心学员,真可谓无微不至,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为年轻地理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创造了模式样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每当回想成长历程,恩师的大家风范、言传身教历历在目。这个研修班出人才,研修过程中就已有3人从助教晋升讲师,学员所在高校无不高度评价学员在研修班上取得的明显进步。总共9人的这个研修班结业后,除了有人出国等,出了6位教授,多位院系党政领导,研修班的后起之秀们对自己学生的教导,也深得恩师的真传。

褚亚平教授办班的模式首先是开放的,这在改革开放初期是可贵的创新。虽然这个班是办在北京师范学院,但褚亚平教授将办学主体扩展提升为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开门请进了陈尔寿、曹琦、周靖馨、孙大文等全国著名的地理教育学者以及多位教育学、教育技术的大家来授课,一时间研修班课程精彩缤纷、引领先风,形成一块学术高地。褚亚平教授本人就代表着地理教育理论发展与建设的前沿,其他老师也都是地理教育模式、方法、评估,以及国内外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的学术领头人。开放的氛围、前沿的学术,使得学员大开眼界,收获丰硕。

褚亚平教授强调实践出真知,重视讨论、探索,重视布置读书、指导自学,重视课程论文的写作、教学影片脚本的创作。学员的集体宿舍,虽然当时的生活设施较差,但是作为学员学习、切磋、实践的场所,给人留下了亲切的、充满活力的深刻印象。恩师经常来到学员宿舍,同学员一道讨论、工作。针对当时全国除课本之外的地理教育书籍,尤其是高质量的工具书短缺,恩师大胆组织研修班创新编制地名工具书。最终正式出版的这本世界大地名语源工具书,虽然篇幅相当有限,但质量很高,对于此类书籍中的不少不实之处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而只有编者自己,才明白工具书编写的艰辛,工作量之大远超过一般论著。褚亚平教授的要求是不能出错,为指导学员们的编辑工作,恩师付出了远比自己写书更多的精力。经恩师介绍,研修班走访国家测绘局、外交部、图书馆等,学会社会调查、文献调查的基本技能。这一实践活动,在研修班树立起科学、严谨、负责、奉献、合作的风尚。近30年来,只要看到这本书,就会想起恩师的谆谆教诲,想起研修班团结、紧张、生动、快乐的学习和工作。

褚亚平教授历来重视向广大的第一线教师学习,将“行万里路”看得同“读万卷书”一样重要。在恩师的带领下,研修班走遍大半个中国,开展广泛的调查、观摩、研讨活动,这在当时是破天荒的,即便是现在的研究生教育也不多见。在古都西安、成都,体验历史地理浓厚氛围,学习历史悠久的学校如何改革与发展地理教育。在山城重庆和长江三峡,感受自然地理宏伟隽永,领会中国西部地区地理教育的现状与特色。在“九省通衢”的武汉,经历水陆景观和交通的变换,领略中国东西南北地域分异与交融,从枢纽地区地理教育思想、方式的多样性、碰撞性、活跃性中获益匪浅。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广州、深圳,探索开放地区、特区日新月异的地理演变,接受中外交融、挑战传统的地理教育新鲜事物。在上海,考察中国最具包容性、中国式现代性的大都市城市化进程,汲取古今中外地理教育及其研究的丰厚经验。万里行途中还参加了一次当时由于规格高而难以参加的全国地理教学学术会议,与全国一流的高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师、省级地理教研员、中学地理一线骨干教师、地理教育出版编辑专家,以及当时为数不多的地理教育研究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交流和深入的学术研讨。恩师不辞辛劳,一路引领,心血没有白费,万里行不但让研修班学员大开眼界,大幅度提高学习水平,而且还向全国地理教育界宣告此类研修班的重要意义,借全国地理教育界之力来办研修班。各地、各层次的地理教育工作者也借此看出研修班学员既是“初生牛犊”,也在孵化器中“藏龙卧虎”。

可以告慰恩师褚亚平教授的,是研修班学员们不负众望,继承和发扬了恩师所代表的老一辈地理教育专家的品格、理念和学术,不论是否年逾花甲,都还奋战在地理教育第一线,这也说明了地理教育界对于当年研修班学员的认可和需要。如今,当年研修班的学员又带出了一批风华正茂的地理教师教育的接班人,恩师褚亚平教授的师德、学术和业绩将会被一代代的地理教育工作者永续传承下去。

【附:褚亚平教授生平】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的地理教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授褚亚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0月17日6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褚亚平教授一生热爱教育事业,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精心培养地理教育人才,提携后学。褚先生1948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同年任天津女子中学地理教师,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第二中学地理教师;1951年调任北京市文教局编审研究室研究员,地理学科负责人,编写初中《自然地理》教材;1954年,参与筹建北京师范学院的工作,先后任专修班地理科主任、地理系首任系主任,直到1983年卸任。在担任系主任期间,褚先生积极推动地理系的学科建设,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和研究生的培养,为建设地理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褚先生在系里担任过普通自然地理、中国地理、地理教学法、地名学概论、地理学思想史等课程的教学,指导地理教学法和地名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助教班的进修生。在教学上,他始终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教学,视教书育人为教师的天职。课堂上的褚亚平教授以渊博的学识、严密的逻辑、丰富多彩的现实例证和独到的见解感染了每一位学生;课堂外的褚亚平教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朴素的学风、敏锐的洞察力和机敏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教育了每一位学生;生活上的褚亚平教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每一位学生,把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的形成和优良学风的树立作为培养师资的要领。在四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中,褚亚平教授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地理教育的人才。

褚亚平教授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勤奋刻苦,严谨治学,为地理教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在中国地理教育界与褚绍唐先生并称为“南褚北褚”,是我国地理教育学界的著名学者和专家。20世纪80年代,褚先生与其他学者合作,出版《中学地理教学法》,初步建立了我国中学地理教学法学科体系。之后,褚先生提出要把地理教学法学科向地理教育学方向发展,并于1987年为助教进修班开设了“地理教育学”课程,提出了关于地理教育教学上的新思路和理论见解,以后逐步建立了“地理教育学”的理论框架,出版了《地理教育学》专著,后又出版《地理学科教育学》专著,受到同行学者和国家教委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好评。1980年代初,褚先生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地理教材三系统”理论,这是我国1949年以后有关地理教材的独创理论。为推动我国地理教育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理论建设,褚先生精心审选并亲自进行编辑加工,主编出版了近27万字的《80年代地理教育硕文》。褚先生在地名学研究方面也有建树,领衔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北京卷)》,并先后出版了《地名学论稿》、《地名学基础教程》等著作。

褚亚平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学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学院学科教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名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国家教委中小学审定委员会学科审查委员和审查组召集人。1980年代初,褚先生筹建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先后担任过研究会的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和理事长。此外,褚先生还曾任星球地图出版社等单位的学术顾问。

褚亚平教授在学术界享有盛誉,并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曾于1987年荣获北京市高教系统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1989年获北京师范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及荣誉证书、1990年获国家教委表彰“从事高校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绩显著”的荣誉证书以及“老骥伏枥”石刻奖品、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国家教委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三等奖。

褚亚平教授之所以能够得到学界的敬重、学生的爱戴、社会的认可和尊崇,是与他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精深恢宏的理论气魄、高屋建瓴的大家风范、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分不开的。这也是褚先生留给后辈晚学的宝贵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亚平恩师研修班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天津市举办中小学校首席信息官(CIO)高级研修班
没有难度哪有高度
漫话“戴高帽”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研修班“自拍自评”部分作品
平抛运动潜能知识测试题
机械能潜能知识训练试题
黄济恩师,您听我说
王亚平的“天路”
民营医院的春天何时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