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闻佳
摘 要:为提升武汉市民的“城市认同感”,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协调推进,可以从城市文化特色、生活品质、城市品牌、宣传教育、表达和沟通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在提升市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时,提升武汉的城市形象与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武汉;城市认同感
城市文化来自于这座城市独特的自然环境、建筑风格、公共环境,也来自于城市的独特历史、市民的价值观、民俗民风、日常性和季节性的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由这些因素构成的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底蕴和内涵,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识。市民对城市文化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理解与内化,便构成了每座城市独特的市民认同感。“城市认同感”体现着城市对于主体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城市文化和城市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维度。
一、“城市认同感”的内涵
普洛汉斯基(PROSHANSKY)探讨了“地方认同”的概念,认为个人通过对地理意义上的地方的依恋,人就获得了一种归属感,为生活赋予了意义。布雷克威尔(BREAKWELL)将地方认同的形成归纳为4个方面:自我尊重、自我功效、独特性及连续性。刘博认为,“城市认同感”不仅包含了城市本身的独特性,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心理方面的需要,是人们对特定城市产生的心理上的根植感、对环境(物与人)与生活方式的依赖感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三个方面的集合。城市认同主要包含4个方面:个人或群体对于城市环境的熟悉感以及作为“局内人”的感知;城市给人提供情感满足以及促使个体产生情感偏好;城市成为自我的一种符号和一种象征;城市认同影响个人与群体的行为。本文认为,“城市认同感”是城市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城市成员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在城市的心理依恋感和文化归属感,是对城市独特价值、生活方式、文化气质的体悟和内化。城市认同既表现为一种社会心理;也表现为一种城市公共理性。
本文对武汉市民“城市认同感”的调查研究主要从身份认同感、文化认同感以及城市吸引力等三个方面出发进行分析:
其一,身份认同感。“身份认同”是指一个人对于自我特性的表现,以及与某一群体之间所共有观念(国籍或者文化)的表现。身份认同感直接反映了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市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幸福程度。其二,文化认同感。“文化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将某一文化系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化于自身的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循之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市民对城市文化认同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的文化建 设水平与发展软实力。第三,城市吸引力。城市吸引力是城市对周围地区和城市的吸引能力,城市对市民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市民“城市认同感”的形塑和强化,是关系到城市人力资源竞争力和城市软环境优化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文化和城市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维度。
二、武汉市民“城市认同感”分析
(一)武汉居民身份认同分析。身份认同反映了城市居民对自己地域身份的认同程度、接纳程度和归属程度。本研究对武汉城市居民身份认同感的调查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您认为自己是武汉人吗?”“您愿意在武汉安家立业吗?”“身为一个武汉人让您感到自豪吗?”“如果有机会去其他城市安家,您愿意离开武汉吗?”调查显示,武汉城市居民身份认同感存在如下特点:其一,武汉户籍被访者身份认同感显著高于非武汉户籍者。调查显示,是否拥有武汉户籍对居民身份认同感的高低具有显著影响:拥有武漢户籍的被访者中,83.0%的人认为自己是“武汉人”;而非武汉户籍的被访者中,只有22.7%的人认为自己是“武汉人”。其二,就业状况对市民身份认同感有重要影响。就业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在城市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也是市民发展出稳定的身份认同感的重要客观条件。调查显示,在拥有固定工作的武汉居民中,63.4%的人认同自己是“武汉人”;没有固定工作的被访者中,仅有17.6%的人认同自己是“武汉人”;学生群体由于大多数还未确定今后的去向,因此对城市的身份认同感也比较低,除武汉本地的学生而外,外地来汉就读的学生当中,仅有5.9%的人认同自己的“武汉人”身份。
(二)武汉居民文化认同分析。城市文化是是一座城市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是城市的历史、传统和市民的价值观念、道德素养、精神追求等的集中体现,也是市民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心理导向的外在表现,是市民形成“城市认同感”的精神内核。本研究对武汉城市居民文化认同感的调查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您认为武汉最重要的文化气质是什么?”“您认可武汉的城市精神吗?”“您认为武汉人有哪些特点?”“您喜欢同武汉人打交道吗?”
调查显示,武汉城市居民文化认同感存在如下特点:其一,市民对武汉城市精神的认同度较高。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是全体市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既代表了城市的软实力,又是城市凝聚力之所在。调查显示,武汉城市居民对“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这一武汉城市精神的认同度较高,89.0%的被访者选择了“非常认同”或“比较认同”。对于武汉作为辛亥革命首义地、“二七”工人运动发祥地之一的城市历史,72.8%的被访者选择了“了解”或“比较了解”。其二,水文化是市民对武汉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内容。武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两江交汇,湖泊星罗棋布,武汉因水而成城,因水而成名,因水而吸纳天下文人骚客,因水而商贾云集而成为华中最大商埠,因水而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当被问及“在楚文化、知音文化、水文化、黄鹤楼文化、盘龙城文化中,您认为哪一种文化是武汉最突出的文化气质?”时,29.4%的被访者选择了“水文化”,高于楚文化(23.9%)、知音文化(16.3%)、黄鹤楼文化(26.3%)和盘龙城文化(4.1%)。
(三)武汉居民城市吸引力分析。城市吸引力是城市对周围地区和城市的吸引能力,城市对市民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市民“城市认同感”的形塑和强化,武汉居民对武汉城市吸引力的主观体验与判断,在本研究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加以考察:“什么因素吸引您来到或者留在武汉?”“武汉在城市竞争力方面有哪些优势?”“在武汉生活,哪些因素让您感到满意?”“在武汉生活,哪些因素让您感到不满意?”
调查显示,武汉人对武汉城市吸引力的判断存在如下特点:其一,发展机会是城市吸引力中居民最看重的因素。在经济实力、发展机会、城市知名度、城市环境等多种因素当中,被访者最为重视的是城市所提供的发展、就业机会,调查中81.2%的被访者将“发展机会”放在了各因素中的首位,其次是城市的“经济实力”(42.0%),第三是“城市知名度”(24.4%),而其他因素对城市吸引力的影响则较低。其二,物价、房价对城市吸引力具有重要影响。对我国民众而言,房屋不仅提供了居住的场所,也是在城市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房价不仅影响到需要购买房屋的刚性需求者,也影响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提升“城市认同感”的路径选择
(一)促进外来人口的城市融入与认同。促进外来人口的城市融入与认同,首先应在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相互包容的心理氛围;另一方面,要在本地人口中大力宣传外来人口中的先进典型,让市民消除偏见,了解外来人员对武汉发展建设的独特贡献。其次,要扩大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积极倡导“谁创造,谁受益”的公共产品分配机制,尤其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应制定使他们融入、享受公共服务的计划,使得在城市居住的人们不论出生地、不论户籍所在地,都可以享受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保证在武汉居住的人们享受公共服务的公平性。第三,进一步完善市民公共参与和表达机制。应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工青妇等组织的积极作用,并依托外来人口集聚的企业、社区、网络等,发展外来创业人员组织,规范其正确的发展方向,切实发挥其在自我服务、反应诉求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外来人口顺利融入城市。
(二)全方位开展市民公共文明教育。一是要强化舆论宣传和引导,通过地方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途径,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讲文明、守规矩的浓厚氛围,使践行文明行为成为市民的自觉共识和日常习惯,使各种不文明行为受到市民的自觉抵制。二是抓好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宣传教育,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公民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情操,塑造合格的现代城市市民。三是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在宣传教育活动当中,应尽量拓展活动载体,丰富活动主题与内涵,使活动让市民便于参与、乐于参与、有所收获,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市民对于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加大监管力度,有效规范和约束市民行为。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约束和惩处也必不可少。一方面,职能部门的执法工作应当加强,严格惩处交通、公共安全等方面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不文明行为,各级政府也应针对“不讲公共卫生、不遵守交通规则、不爱护市容市貌、不维护公共秩序、不服从城市管理”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集中精力和人力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以全面规范和约束市民行为。另一方面,也要正视目前很多行政手段实施难度大、“法不责众”的现状,以及例如不恪守文明礼仪等无法用行政手段予以规范的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共同推动市民素质的稳步提升。例如针对突出的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在新闻媒体上运用照片、电视镜头和文字等形式给予曝光,促进市民自律;设立社会监督热线,聘请道德巡访员、文明劝导志愿者,参与对不文明行为的暗访、监督、制止和规劝活动。
(四)以提升城市硬实力保障市民认同感。市民认同感的提升,归根结底要以城市硬实力作为保障。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文化繁荣程度、环境宜居程度是影响市民“城市认同感”高低的重要因素,城市经济越发展、文化越繁荣、生活越有序、生态环境越优越,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宿感则越强烈,城市的向心力也就越强。另一方面,市民对城市认同感的提升,會促使他们更好地投身城市的发展建设,自觉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城市文化氛围。因此,必须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多个层面出发,提升城市的硬实力,为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奠定物质基础。
(五)发展社会组织,提升市民公共参与意识与水平。市民“城市认同感”的提升,要以公共意识和参与意识的提升为基础,必须通过市民政治参与实践、日常民主生活实践、非政治性社会生活实践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全体市民广泛参与文化活动、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等各项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互动中相互融入、彼此认同、共同发展。为此,必须大力发挥社区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各种民间团体的积极作用,除党组织、团组织、妇联、工会、少先队等常规组织外,还可鼓励成立居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科技协会、读书协会、青少年发展协会、邻里互助会等有助于邻里和睦、个人发展及社会稳定的群团组织,力争使每一个人都至少置身于一种组织之中,⑥在参与中使市民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陆晔.城市传播:理论与实践意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2] 邵培仁,杨丽萍.媒介地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