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比烟花寂寞——评黑色电影《白日焰火》

2015-11-25 09:36:46侯雨诗
电影评介 2015年8期
关键词:冰刀自力志军

张 建 侯雨诗

烟花,一种人工造作的花朵,这黑暗中的植物,只有在黑夜里盛开,才能绽放出它那一树绚烂的银花。然而,日光之下,烟花也有它的美,只不过美得隐晦,美得生涩,美得旁若无人。《白日焰火》这部名字听起来让人颇感困惑的电影,也正像一场绚烂的晚间焰火表演,它的光焰所及,引得观赏者无不驻足仰望,为之倾心。但是,这部影片的真正内容,却又像它的名字所传达的,是一场场令人眩惑的绽放在日光之下的焰火表演。这样的表演在整部影片里交错丛生,至少呈现出了三场。

第一场焰火的表演盛放在白日之下,黑煤之上。耐人寻味的是,影片当时的场景,无论是天上的太阳,还是货车里的煤炭,都是火的象征。白色的太阳是燃烧着的黑煤,黑色的煤块是熄灭了的太阳。它们或隐或现地熊熊燃烧,虽然有的火光并不可见,但可以感觉到这个场景到处是一片灼人面目的火海。关于火的象征意义,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世界就是一团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一定分寸上熄灭。这个关于宇宙论的哲思放在人的生存命题上同样适合。人也只能在一定分寸上存在,并在一定分寸上死去,而驱动这一切的就是那涌动不息的生命之火。这团火在弗洛伊德那里得到了更清晰的解释:欲望、荷尔蒙、暴力。血与火的交织,正是这部风格阴郁的影片的底色。

电影《白日焰火》剧照

就在这片通明透亮乃至不可见的火海中,一支烟花灿然绽放。但这支烟花,既不知为谁燃放,也不知由谁燃放。只知道葬身于这个火海的,是一个当场查明叫梁志军的人。梁志军被残忍肢解,尸块竟然在多个地方被同时发现。这就即刻展现出了一道绚烂的谜题:世界上有谁能够做到像天女散花一般,几乎在同一个时间将不同的尸块(烟花的余烬)撒落在分布相当广阔的不同地方?这就是白日焰火的魅力。它不像夜间的烟花那么声势烜赫,灿烂夺目,但它的美并未减少,只是被隐藏在日光之下,变得不可不见而又不可全见,就像挺立在风中的一支光秃秃的老树干,默默无语,只任身上嶙峋交错的瘢痕证明它曾经有过的美丽。焰火在光天化日里已然绽放,这分明就是一个正大光明的阴谋。

然而,就像美丽的焰火表演从不会单独燃放,短短几年之内,像梁志军那样化为灰烬的男人,先后已有三个。白日和黑煤之间,烟花次第绽开。

于是,警察开始探寻三个死者之间的连接点。结论只有一个:都跟一名叫吴志贞的女子有关。

在一次盯梢行动中,落寞的退役警察张自力再次出场了。这个体型略显臃肿的中年男人有着火一样旺盛的生命力。为了突出这一点,影片在处理上不惜赤裸和直白,而且至少有三次提示。第一次在影片刚开始,张自力跟妻子奇怪的离婚现场。这场婚姻的告别式既不让人觉得伤感,也没有任何眼泪和告慰,只有“说好的最后一次”。甚至在光天化日之下的火车站,张自力对前妻都想怀有强烈的占有冲动。第二次是在他进入公司当保安后的一次员工介绍会上。当有人开半玩笑地撮合他与另外一个单身女子时,张自力竟然张开双臂直接上前拥抱那个女子。第三次更为直白而彻底:张自力假扮客人,将一条黑色皮裤交给作为盯梢对象中的干洗工吴志贞,而里面居然堂而皇之地塞了一只避孕套。

但也许就是如此直白如此明目张胆,才让张自力逃脱了吴志贞那双敏感犀利的眼睛。因为无论怎样,张自力都是以示爱者的身份走进吴志贞的。这一点让张自力的跟踪行为并没有引起对方的太大怀疑和反感,也为他一次次出卖吴志贞找到了最好的托词。但是,吴志贞并不知道,所有这一切的基础,其实并不真实可靠。

正是在这不真实可靠的基础之上,张自力找到了他点燃白日焰火的最好平台。这支焰火假借爱情的绚丽外衣,在惨白的日光下悄悄绽放。整部影片第二场白日焰火的精彩表演就此开始。但正如上述,所有不可见的焰火都是阴谋,这一支也不例外,不论它由谁点燃,为谁绽放。

于是,接下来就是一个落寞的前警察和一个美丽的单身女嫌犯的爱情故事。张自力为了讨得吴志贞的芳心,多次假扮顾客去干洗衣物。张自力知道这是绝好的示爱机会。他也努力抓住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看到吴志贞为摆脱荣荣的骚扰弄伤了手,他马上去买药,看到小混混来店里飞扬跋扈找麻烦,他虚张声势地地教训了他一顿。对于眼前这个客人的所作所为,吴志贞当然心知肚明。于是,吴志贞对他一再降低心里的防线,直到答应陪他去溜野冰。

故事到这里,随着爱情的进展,案情也终于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根据警方得到的资料,以前所有的死者都跟一种叫冰刀的凶器有关——它们都被这种凶器残忍碎尸。冰刀碎尸,这听起来似乎太过浪漫。但冰刀在电影中的出现从来都不止于溜冰,它的各种奇怪的功能早就被过度发挥了。《荒岛余生》中的男主角就曾经将这件仅有的利器运用得出神入化:狩猎、捕鱼、拔牙、烤肉、雕木偶等等。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一把冰刀就可以支撑起一个人的全部人生。这是冰刀巧妙的生活运用。但当冰刀一旦落入死神之手,就开始了它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死亡的运用。

张自力好像不是一个很会溜冰的人。在接连摔了几个跟头之后,他踉踉跄跄地跟着吴志贞滑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阴暗角落。又一个跟头,将吴志贞绊倒在地。没有人知道张自力这样的跟头是有意还是无意,甚至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不是一个溜冰高手。但这就是白日焰火的秘密所在。在日光的掩映之下,焰火的残忍、炽热、散落在空中的灰烬,一切都不可见,只有那绚烂的外衣灿然划破长空。面对张自力的那件绚丽的爱情外衣,吴志贞开始有些眩晕。不知不觉中,她放弃了挣扎和反抗,接受了张自力的吻。

吻总是那么甜蜜和美好,但正所谓“我之蜜糖,彼之毒药”,更大的悲剧从此开始:这一吻逼迫着吴志贞背后那阴暗的力量变得无法忍耐。警方一直要追查的,正是这股极致隐秘的阴暗力量。就这样,关于溜冰场发生的一切,开始引起警方的高度关注。终于,在一次盯梢行动中,张自力的好朋友刘队撞上了一个脖子上挂着一双溜冰鞋的嫌疑人。然而,毫无防备的刘队无法预知,他曾经目睹的那一场绚烂的白日焰火表演,与眼前这个面目并不可憎的嫌疑人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就在稍有疏忽之间,嫌疑人举起了那一双驾轻就熟的冰刀。

身份暴露的凶手,这时才真正走进张自力的视野。在一个火车站,跟踪中的张自力终于看到嫌疑人如何从货车上卸下同事的尸块,并从隧道顶端向通往各地的火车上抛撒——这就是让很多年前包括张自力在内的警察迷惑不解的“天女散花”!

张自力看到这一幕一定心惊肉跳,头皮发麻。他也许已经明白了白日焰火的魅力——它有多灿烂,就有多残忍。

但张自力还不知道这个燃放焰火的人究竟是谁,也不知道他又是为了什么而表演。在接下来的一次次追踪和反追踪的游戏后,无奈的张自力终于从吴志贞终那里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原来多年前的那个死者并不叫梁志军,他是一个曾经借故胁迫过吴志贞并跟她多次发生关系的酒吧老板。当时身为吴志贞丈夫的梁志军跟妻子一起杀死了这个老板,然后假借梁志军的身份抛尸,从此,名义上死去的人就是梁志军。

人的死,就是名字的死,名字死了,人还活着,这样的人只能是活死人。就是利用这个活死人的身份,梁志军一次又一次将吴志贞的追求者残忍杀害。

这是一场多么绚丽的烟火表演!

这场焰火绽放在青天白日之下,却不到最后不被任何人所能看见。这场焰火唯一真正的观众,就是表演者心目中深深爱着的女人吴志贞。为了这个女人,表演者不惜变成活死人甚至死神,将一个个生命碎尸万段。没有名字的爱情的呵护,终于变成了一个生死攸关的黑色守护。

但心智发达堪称完美的梁志军还是太天真了。他以为通过诈死这种貌似一箭双雕的做法,既保护吴志贞,也能躲过牢狱之灾,但他没有想到,从此以后他不得不将深爱的女人推进了无边的寂寞的牢笼。像吴志贞这样相貌出色的女子,如果被终生囚禁在一个寂寞的牢笼,那才是真正的生不如死。

吴志贞的心声,也许松子最能明白。松子是电影《被遗弃的松子的一生》的女主角。她出生在一个本来还算幸福的家庭,只是由于嫉妒父亲对卧病在床的姐姐的偏爱,年纪轻轻便愤而离家出走。从此,身边没有一个朋友的松子陷入了无边的孤独。为了排解孤独,她甚至跟一个整天打她、骂她甚至拼命跟她要钱的落魄作家生活在一起,直到那个作家卧轨自杀。但松子终其一生,都觉得自己最爱的和最爱自己的人是只有他一个。对于松子来说,那是心灵的亲近,与之相比肉体折磨的不算什么。松子非常厌恶没有心灵相容的肉体亲近。有一次她失手杀死了逼迫自己的男人,不得不陷入牢狱,毁尽一生。正因为松子无法摆脱心灵的孤独,才一再做出盲目的选择,将自己一步步推向深渊。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松子死前在出租屋的墙壁上刻下那句著名的话:“生而为人,我很遗憾。”

吴志贞何尝不是如此?她那跟松子一样无以排遣、销魂蚀骨的孤独,一次次让她违背了自己背后的死神的意愿,导致有人不断为她牺牲。对于这样灰色的日子,吴志贞也许早就厌倦透顶。整部影片吴志贞从始至终都没有一丝笑容。究竟忍受过多少内心的苦痛,人才可以抑制住笑这种本能?何况,唯一能够接触的男人梁志军还是个性无能者?

因此,从梁志军诈死那一刻起,吴志贞的心就已经开始在寂寞的牢笼里慢慢死去。囚禁在这样的牢笼里,被迫观看一场场愈形险恶的焰火表演,她应该比烟花还要寂寞。

于是,吴志贞终于向张自力吐露了心声。她出卖了梁志军。

梁志军,吴志贞,“志”虽同,“道”却不合。

玩火者终于自焚。梁志军在一个被精心设计的圈套中被当场击毙。他的死意味着整部影片第一场白日焰火的精彩表演终于落下帷幕。

但由前警察张自力燃放的第二场焰火,却还在如火如荼地上演。

吴志贞事后才知道张自力是警察。但她原谅了他。只要寂寞如初,自己尚且需要心灵托付,她就没有选择。

但是张自力始终是一个表演者,他用一场美丽的焰火迷住了吴志贞的双眼,自己却无比清醒。他开始调查已经死去的皮氅的主人。值得一提的是,张自力第一次拿给吴志贞干洗的衣物是一条皮裤。皮氅和皮裤,两个质地相同而功能截然相反的东西,似乎充满了隐喻。如果说它们巧妙地喻示着身体的上下两个部分,那么吴志贞的命运早已经被埋下伏笔——她不会输于心计,而只会输给爱欲。这再次证明,梁志军那一场出自心智的精巧设计,之所以会留下破绽,不是不够完美,而是因为吴志贞内心深处那无法排遣、四处冲撞的孤独。智慧输给了人性的虚弱,人被自己出卖,也许这才是这部影片最深层次的主题。

张自力很快查明了这个皮氅主人的身份。于是,经过巧妙的安排,张自力在某个夜晚把吴志贞带到了一个停转的摩天轮上。看焰火,张自力如是说。然而,举目四望,吴志贞发现这里并没有她期待中的焰火。张自力伸手指给她看。吴志贞放眼望去,即刻陷入了沉默。她看到的是一个名叫“白日焰火”的酒吧!

吴志贞现在明白,在她面前的这个男人眼里,全部的真相已经昭然若揭。但她无需向他掩饰什么,她不仅对自己主谋杀死皮氅主人的犯罪事实全部供认,而且还第一次将自己的身体交给了这个男人。这是一次绝对赤诚的交付,因为只有这样的赤诚才能真正驱散心底挤压多年的孤独的根源。

焰火一旦在夜晚绽放,它的全部奥秘都将被次第洞开,一览无余。寂寞堪比烟花的女子也是一样。今晚将是她最后的绽开。这个被从未有过的美好所迷惑的女人,误以为眼前所见就是她人生的定格。那个夜晚,她一定沉醉在恋人语言和身体双重交织的美丽幻影里,一生都不愿醒来。然而,她并不知道,眼前霓虹闪烁的“白日焰火”并不是这场表演的全部。在她惊魂不定的观看之间,还有一场更为可怕的焰火表演正在无形无声地悄然绽开。

张自力玩了一个极致漂亮而残忍的反讽游戏!

而这个反讽之所以能够成立,就是他那得心应手的爱情把戏。从皮氅主人和吴志贞的其他两个追求者到梁志军再到吴志贞,一直到张自力,呈现出了一个等级森严的压迫序列:张自力用爱情压迫吴志贞,吴志贞压迫梁志军,梁志军进一步压迫吴志贞的追求者。处在这个序列最低端的人属于最弱势者,所以最先死去,然后梁志军被击毙,吴志贞被揭穿,最后张自力赢者通吃。

用爱情来设计一场阴谋,也许是世间最险恶的用心。但也正因其险恶,才能在日光下绽放,成为一场绚烂的焰火表演。

然而,张自力这个落寞的前警察真正的用心却不是爱情,而是名利。在警察局内部的庆功会上,张自力那略显狰狞的面目,终于显露出来。原来他是为了重返警局,才表演了这一出缠绵悱恻的爱情剧。但是爱情从来都是非理性的,用真正的爱情什么都做不了。张自力正是脱离了爱情才能玩弄爱情,并最终占据了那个等级森严的压迫秩序的最顶端。

就这样,吴志贞这支寂寞而绚烂的烟花,因为无可摆脱地陷入了爱情的花哨表演,最终只落得“开到荼蘼花事了”。

影片最后的一幕,张自力站在楼顶,目送已经指认完现场,从一栋破旧的居民楼里押送出来的吴志贞。他看到吴志贞面容平静祥和,像是刚从一场长长的梦中醒来。身后的警察正将她押进警车。就在这时候,整部影片最后的一场白日焰火由张自力亲手点燃。这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可见可闻的白日焰火。但这样的焰火并不美丽妖娆。纷乱的烟花或是怪叫着直插蓝天,然后无声坠落,或是嗖嗖乱撞,直奔警车和人群而来。

一旦美不再有界限,就会变成人人避之不及的恐吓物。那满地坠落的白日焰火,终于显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难道赤焰漫天的战场上,不正是利用了它的一个变体在杀人?

这时的张自力站在楼顶,心情应该是十分复杂而狂乱。这个白日焰火的最优秀的表演者究竟是为了爱情还是案情,好像不是那么一目了然。从他得到吴志贞供认后的第二天早晨在荣荣干洗店门口久久徘徊不忍离去可以知道,他的举报也许是鼓足了巨大的勇气。他在名利和爱情之间的做出的选择并没有那么容易。

但是,在那样一个冰雪覆盖的北方小城,飘满煤烟的阴沉的天空、肮脏杂乱的街道、似乎永远脱不掉棉服的人群、敢于向警察开枪的嫌犯,还有那吃饭就能吃出眼珠子来的治安环境……面对这般黑黢黢的现实,张自力如果放弃这次机会,他对自己的人生又能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白日里的焰火之所以如此绚烂夺目,惊心动魄,也许正是由于以整个社会的黑色作为幕景。因此,在这个结局惨淡的故事里,没有最后的胜利,也没有谁能够真正逃脱。杀人者和被杀者用生命,吴志贞用天真,张自力用良知和爱情,最终都融入了那一片无边的黑色。

猜你喜欢
冰刀自力志军
Students’ Feedback on Integrat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Cases into Lecture Task in Course of Built Environment
神奇的“魔力语”
序章 穿冰刀的少年(3)
小学科学(2018年3期)2018-06-26 12:05:38
序章 穿冰刀的少年3
冰刀的秘密
序章 穿冰刀的少年(1)
小学科学(2018年1期)2018-01-30 17:56:12
夏天的味道
Different Pronunciation Features of “TH” in China and India’s Official News
Coupled Fault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Performance of Ni/Nano-ZrO2Catalysts for CO Preferential Metha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