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忠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举推动了我们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了人类工作和生活,也颠覆了人类过去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比如说读书,现在的中国人谁还在读书?有人统计,中国人年均读书才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极其可怜。
我看到这些数字,不由得回想起20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全民狂阅时代。那时候电视尚没有普及,也没有互联网,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极度匮乏,可就是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的极度匮乏,也催生了全民狂阅热潮。我记得那时候工人们下班工具包里都装上一本文学书,互相交谈不是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就是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等等。即便是在农贸市场买菜的小贩,也会在顾客不多的情况下,看几页书,小县城里的图书馆前往借书的人排着长队,新华书店里的人也是熙熙攘攘。这股读书热潮也催生了人们对文学的热爱,处在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纷纷成立文学社、诗社,大家在一起交流和切磋文学,那种对缪斯的虔诚和执著,可以用感天动地来形容。
可是如今呢,中国人谁在读书?走在地铁里、公交车里,不管男女老幼,大家都在低着头玩手机,不是聊qq、发微信,就是用手机看影视剧。即便是在亲友聚会的宴会上,也鲜有人在一起叙旧,大家都低着头玩手机。
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过:“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2009年4月24日,新华网在“世界读书日”之际,请了包括国学大师季羡林、著名作家王蒙等名人做客新华网,让名人畅谈一下读书这个话题。季羡林这样看待读书,他说: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一些知识,而是让我们羸弱的思想抑或灵魂增加一些养分和力量,恍如一条无形的鞭子,它催促你一直往前走,不管前方是平坦大道,还是陡峭的高山,你也会胸怀一种信念去把人生这本厚重的书,添加一个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