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毕业生出现了人数急剧增加和就业难等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大学生就业,但该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个人工作岗位及教学实践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教学;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上涨,就业形势严峻。“把就业工作摆在工作首要位置”、“建立‘一把手责任制”等成为教育部每年召开就业工作会议时必须强调的内容,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中指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所有普通高等学校从2008年起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也指出要开设就业指导课为必修课。笔者所在学校“广州工商学院”(原“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便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必修课,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笔者于2010年开设授课,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及收集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反馈,发现该课程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就业指导的效果。这是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去克服和挑战的问题。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就业指导课重视程度不够。本世纪初,多数高校认为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主要在专业教育,对就业指导教育缺乏建设力度,认为这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对学生就业还停留在一个“政府调控,学校推荐”的过程,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高校陆续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是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例如,教务部门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公共必修课的仍然很少,即使有些高校已将该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也依然存在课时数不达标、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在年级脱节、只在毕业前阶段开课而没有进行全程化教育等问题,甚至有些高校还只是停在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的阶段,没有指导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职业规划从而谋得一个“人岗匹配”的职位。
(二)教学方法无创新,内容缺乏实用性。就业指导课其实应该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且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只是进行单纯的课堂讲授,讲授内容则多注重国家政策、就业形势、职业道德及就业信息的传递,过于理论化,且内容没有及时更新、陈旧无创新,无法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该课程常常是大班教学,课堂人数多,纪律无法保证,这就导致学生学习不热情,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班级人数多也决定了任课教师无法一次性带领一个班的学生到校外、企业、人力资源市场等地进行实践实地教学;如此一来,课堂教学则显得单调且单薄无力,达不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效果,没有通过课堂获得实践经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仍不能从容应对。
(三)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缺乏专业化建设。目前多数高校都没有配备就业指导课专任教师,基本上这支队伍都是由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人员、院系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及学生辅导员兼任组成。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应用性综合学科,涉及众多跨学科理论知识,比如经济学、心理学、法律、人力资源管理、人文、求职礼仪和技巧、创业等等,同时还需要了解就业市场形势、校企沟通合作、人才需求动态等。而现实是,这些任课老师在各自的岗位上虽然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他们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个别老师甚至在课堂上照搬照念课本和电子课件,无法体现教师在这门课上的专业性,严重影响教学实效。
(四)教学效果满意度较低,教学评价与考试机制不完善。(1)就业指导课旨在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做好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价值观,提高社会竞争力并适应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但就目前来看,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限制,这一目标的实现仍需付诸许多努力。仅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4届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为60.05%,不满意为6.82%,另外还有32.68%的学生认为一般;而对就业指导课的改进意见则突出表现为“缺乏有效的个性化辅导”、“课程流于形式”、“教材缺乏有效性”、“缺乏专业化师资”等,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较低。(2)就业指导课目前是大班合班教学,通常被安排在晚上或者下午第七八节上课,这些时间学生正处于疲累懒散状态,且很多学校的教学督导在这期间已下班,监督力度不够,既无法保证上课质量,又无法对教师的教学及时做出反馈和评价。(3)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直接方法,但大多数高校都把该课程设置为考查课。考试要求学生牢记并理解所有概念、理论和课程内容,更能促进学生习得该门课程的知识,而考查课则是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以论文或小组活动等灵活方式提交作业,这让某些学生产生了侥幸心理,复制他人成果,最终无法达到真正考查的目的。
二、提升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提高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明确课程建设方向。就业指导课已经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和帮助学生就业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课的教学,高校应从上至下加强对该课程的重视,学校领导应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宏观指导政策,明确学科规划和教学管理,把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高校必修课程的要求来进行建设和完善,同时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由此充分发挥老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要保证就业指导课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明确课程建设方向,教学需密切联系专业特点,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人才自我发展能力的塑造。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实现全程化教学,根据学生年级和层次,分配相应的教学任务,让就业指导课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二是整合临时性的各类讲座,转变为常规连续性的固定指导,补充课堂授课;三是落实教育部对大学生创业的文件精神,在就业指导课中增加大学生创业教育环节的比重,培养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毕业生职业规划和择业过程不仅需要指导性的理论,也需要更多实践性内容和创新模式。第一,要实现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大纲,并严格按照大纲授课;第二,把“校企合作”单位利用起来,建立课程校外基地,也可根据学生专业学习情况进行订单式培养,安排适当的课时到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提早接触企业;第三,教学方法尽量多样化,在课堂中融入小组讨论、模拟面试、情景设置、案例解决等,激发学生热情,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率;第四,顺应时代潮流,引进新生事物辅助教学,如“广州工商学院”引进了开放式网络教学(慕客MOOC),学生在课堂以外继续学习网络课程,教师参与后台管理,弥补了部分课堂无法实现的教学内容,是就业指导课的新尝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师资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这支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第一,要增加师资培训的投入,对就业指导课教师进行系统的、连续性的培训,加强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尤其补充其本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并对教学评价优秀和成果显著的教师给予奖励,如选送参加职业指导师等资格培训和考试,激发教师积极性,并逐步实现就业指导课教师均持证上岗,提交教学质量;第二,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拓宽视野,把实践习得带入课堂与学生分享;第三,组织就业指导课教师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及时改进缺点;第四,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总结阶段成果,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等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四)提高教学满意度,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根据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结果,就业指导课还应从注重学生个性化辅导、配置适用教材等方面进行改进,并建立起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学改革。即,将就业指导课纳入高校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和教学督导等科学地进行评价,分析教学质量,做好信息及时反馈和修正,保障教学效果。为了体现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发展性、全面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甚至可以通过第三方中介或数据公司来建立并完善评价机制。
就业指导课通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一门独特的、内涵十分丰富的理论体系,继而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该课程的核心思想就是结合职业规划和发展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择业观、职业素养和人格养成”的教育。解决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教学实效性,对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意义匪浅,需要各级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
[3] 鲁江旭,陈晓如,钟申娟,广州工商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4年12月
[4] 辛立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8)
[5] 石永昌,吴现波,关于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