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要点分析

2015-11-23 20:02刘晓燕王振方
居业 2015年13期
关键词:后浇带模板钢筋

刘晓燕 王振方

[摘要]钢筋混凝土在膨胀性与伸缩性作用下,将产生有害裂缝,如采用变形缝措施,不仅影响建筑美观,更会对建筑使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主要对后浇带的概况、类型及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后浇带;技术要点;平直缝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8-0123-02

1.后浇带的概况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

2.后浇带的类型

1.1平直缝

平直缝的设置便于安装、拆卸模板,主要适用于事故及厚度较薄的工程施工中。这种后浇带施工缝的缺点在于只有较短的渗水线路,对后浇带界面的结合质量不能做到有效保障。

1.2阶梯缝

阶梯缝具有支模便捷,便于折除,有较长的渗水线路等。混凝土结合面在施工过程中要垂直于水压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对界面结合的质量进行准确确定,同时增加其抗渗效果,在后期施工中,能为清理工作提供方便。

1.3企口缝

企口缝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混凝土结合面能够垂直于水压方向,界面结合效果十分明显及极大增强其抗渗性等。企口缝的缺点在于在进行后浇带形式支模施工时将会增加其施工难度,在浇注施工中不能对所有位置进行浇注作业,会形成死角,这样就不能有效达到施工所需的密实度,同时增加了模板拆除及清理过程的难度。另外要做好边角保护工作。

2.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

该种施工技术设置了一条变形缝,控制和缓解因温度、收缩变形产生的裂缝等质量问题。一般情况下,后浇带施工技术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通俗地讲是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面积过大结构的建筑,通过在结构中设置后浇带,经过一段特定时间后再做后浇封闭处理,使混凝土形成一个完整结构,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了裂缝问题,避免出现了双梁、双柱等问题。

2.1模板的预设

模板的预设要严格参照施工图纸进行。在混凝土的浇筑之前要预设钢丝网模板,要保证钢丝网模板的钢丝网格均匀统一和钢丝粗细统一。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都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是避免裙楼和主楼在连接跨度过大时,地下室大梁支撑的荷载过于大而超过钢支撑扣件的承受能力而引起扣件螺栓被破坏。其支立方式如图1所示。

2.2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施工中必须保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质量,防止漏浆或混凝土疏松。后浇带两侧支模应采用堵头板或钢丝网隔断,接缝接口形式在板上装凸条,由结构设计人员确定两侧断面形式。对地下室有防水抗渗要求的还应留设止水带或作企口模板,以防后浇带处渗水。

在封闭施工后浇带之前,应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保持湿润。接槎处涂刷界面剂,移位的钢筋要复位。混凝土浇筑一定要振捣密实,后浇带混凝土应至少同原浇筑砼相同或提高一个级别,一般应使用无收缩砼浇筑,可以采用膨胀水泥也可采用掺和膨胀剂与普通水泥拌制。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2.3加强后浇带的防护

(1)在基础后浇带的两端应增设临时挡水墙,挡水墙的高度应高于底板,墙的两侧抹防水砂浆。

(2)在后浇带的两侧500mm左右的位置处,用砂浆做出宽50mm、高50~100mm的挡水带。

(3)在施工缝处理完毕并清理干净后,后浇带的顶部应用木板、模板或铁皮遮盖,并在四周设置临时栏杆维护。

2.4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己建成的结构受热要会膨胀,受冷则收缩。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2.5后浇带施工缝处理

当垂直后浇带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在初凝的时候要进行压力水冲洗工作。必要的情况下,可在施工设计图上充分体现出来,施工时派遣专人督促、监督此项工序。

2.6后浇带质量控制

后浇带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重则危及结构安全,所以在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施工时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预留施工后浇带的两侧必须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跑浆,混凝土不疏松。但对于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施工完毕后,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它们连接成一个整体。施工中对钢筋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钢筋被踩弯或压弯。若出现踩弯或压弯现象,在浇筑混凝土前钢筋要矫正,接缝处混凝土应认真振捣,以求密实,钢筋应保证准确位置并要求连续不断。对于板、单层钢筋下应设置垫块,双层钢筋应设置支架,对于梁、底部钢筋也应加垫块。后浇带两侧适宜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钢筋支架的钢筋直径及间距设置需根据构件断面大小而定,以支撑稳定为原则,铅丝网的网眼一般不宜过大,以防止灌注混凝土时跑浆。采用钢筋支架丝网隔断时,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局部要干硬一些,塌落度小,既保证搓捣密实,又保证不跑浆,使侧面混凝土强度和其他混凝土的一致。在浇注混凝土前,要将后浇带处侧面混凝土凿毛,底部碎屑清除干净。另外增大配筋率减小钢筋直径即细筋密配也有利于减少裂缝。

3.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后浇带的范围日益广泛,不仅用于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处,对于超长的多层或高层框架结构,虽不存在差异沉降问题,但为解决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或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也采用后浇收缩带或后浇温度带,因此,后浇带的施工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后浇带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一定要留企口缝,并按规定时间灌注混凝土,浇注后加强养护。施工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督与检查,以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后浇带模板钢筋
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截钢筋
把握数学解题模板,轻松做题一二三
SOLIDWORKS Electrical清单模板定制方法
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
文档提效 用好WPS模板
浅谈Φ3.0m扩底桩三层钢筋笼加工、吊装技术
浅谈钢筋分项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