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加速药品流通革新

2015-11-23 19:16
健康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医药联网药品

最近几年,一个热门的技术,频繁进出各种高科技成果展会,出没在多个行业领域。它,就是物联网。仅与“互联网”一字之差的“物联网”,正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一批大型企业正借助现代的物联网信息技术,迈开了医药商业公司与医院信息化互联互通的探索脚步。

Part 1

物联网带来医药流通新模式

“这次住院每天的静脉用药总是在早晨10点左右就能用上了,真方便!”在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胰腺外科住院治疗的张大妈正等着等护士来输液。10时10分,上班仅10分钟,护士罗晓霞就为张大妈输上了液。至11时,罗晓霞已经为8位患者完成了口服药和输液的全部工作,开始坐在工作台前查看病历、执行医嘱并输入电脑,同时接待新入院病人。

SPD系统模式实现医药分家

“以往医生开完医嘱,护士要到电脑上一一核对、清点,现在只需拿个扫码器扫描和接收。从前花一小时做的工作,现在只需几秒钟就做完了。”这正是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住院病房启所用的医药物联网信息系统(简称SPD系统模式),所有住院患者用药全部实现由医院外第三方药品物流配送中心直接配送到临床科室的护士站,减少了中间环节;同时,也改变了多年来医院使用药物从药厂生产转到药品销售商,再由医院销售给患者,实现医药分家。

张大妈每年都要住几次院,最令老人头疼的就是每天要输几瓶液,因为输液都在12点左右,到了中午吃饭时间还没输完,不仅影响病人的吃饭和休息,还影响到陪护者。“现在好了,到中午基本可以完成输液。”老人笑着说。和张大妈同病房的李女士说,以前住院医生一开药就是一整盒,出院时还剩很多。现在每次只开当天的用药量,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SPD系统模式是以建立医院药品第三方物流供应为基础的精益化的医院药品物流服务体系,着力提升药房、药库管理水平,减少医疗安全隐患和药品浪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实现把药品延伸到病人床旁的物流一体化服务。

一附院药学部主任王建华表示,SPD系统模式使药品可追溯至药厂和批次。医生何时开的药、药房何时发出药品、护士何时接收到药品、护士何时执行给药、病人何时服用,详细流程都可追溯,同时也实现了全院医嘱药师审方全覆盖,通过药师审方和药品供应使用的可溯追踪,将临床合理用药和实时监控落在实处。

诊药房药师陈金凤说,没有启用SPD系统模式时,药师除了为患者发放药品,就是摆放、整理、核对药品,根本没有时间审方。现在门诊药房有4个审方药师,每天每人平均审方1300余张,不仅确保门诊处方药师审方全覆盖,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建议和咨询。

“医药分家不仅简化了流程,减少了药品从供应企业到病人的中间环节,更有利于医院的廉政建设。”一附院副院长徐佩茹表示,目前医院药品收入占全院收入的32%,远远低于国家的规定。随着医药分家,药品的收入比例还会更低,让患者享受到更多的医改红利。记者了解到,一附院以前聘17个临时工以及30多个护士送药,而该系统上线后送药的物流工作由第三方物流服务中心承担,30多个护士返回到临床为患者服务;以前医院药库要储备30天的用药量,现在只需要储备3天至7天的用药量。

而在第三方药品物流服务中心——新疆康博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千余平方米库房里,一排排摆放着整齐的药架,药品按种类分区域放置。传送带分门别类输送着带有标识的周转箱。在厂房的一侧,复核员张珂敏在用扫码枪读取周转箱上的二维码,电脑屏幕上立即出现了周转箱内的药品信息。库房内20余名工作人员忙碌地拆包、分拣药品,然后贴码、打包、复核,并根据临床医嘱审核、打码、调剂药品、贴码、核对、打包、发药。最终由物流工作人员在贴码区打成小包装,按普通药、高危药和冷藏药分类,装入转运箱送往指定临床科室,而接收护士只需扫描、核对、接收即可。

“医药分家不仅每年可为医院产生近2000万元的经济效益,而且实现了让药师回归临床药学服务,把护士服务更多地还给患者。”一附院院长温浩说,医院信息化和药事服务与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跟踪和有效监管,实现“药企优质供药、医生规范开药、药师严谨审方、病人放心用药”。

“和力物联网”有望降低药价

2015年初,仁和药业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携200家药企组建“和力物联网”,实现医药工业4.0升级;推出“叮当健康”服务平台,联盟国内外医疗服务机构,实践健康4S服务,开创大健康产业链互联网化的“FSC”(factory service customer)模式。专家指出,FSC的推出表明,以仁和药业为代表的一批传统药企已经率先启动了互联网转型。

和力物联网平台是仁和集团和力药业联盟200多家医药企业,将通过医药产业互联网思维模式整合各方资源,优化供、产关系,引领行业发展,打造全国原、辅、包材及药品供应商B2B示范平台,实现医药工业4.0智能化跃进。

通过和力物联网络平台,并引入大数据分析及共享,几年内逐步实现采购金额300亿元规模,可以在医药产业链最前端实现原辅料和包材集中采购,降低联盟会员整体制造业采购成本,进而降低药品价格。另外,通过减少中间环节,以最优惠的价格直供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减轻老百姓用药负担,帮政府缓解用药难、用药贵等问题,真正实现工业直达。同时由于标准化和统一化的采购,保证联盟内的成员都可以共享高品质的原材料,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业内人士表示,类似的工业互联网联盟将带来联盟会员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拉升,企业资金整体使用效率的提高和占用成本的下降,预计2015年底联盟规模将增至1000家以上。

此外,依托“和力物联网”推出的“叮当健康” 服务平台,并联盟国内外医疗服务机构以及互联网健康企业,建立大健康4S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大健康商品直供、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健康大数据管理、远程医疗服务、家庭医护、送药上门、健康管理个性化解决方案等全方位标准化服务规范。在叮当健康整体平台上,将结合国家便民、惠民工程推出叮当送药服务平台,联合各大连锁终端资源,结合自建物流团队,将工业企业的产品,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健康智能设备,保证在服务范围内28分钟免费送药到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用药服务。

仁和集团董事长杨文龙坦言,政府、产业、消费者的健康期待最终是一致的,即希望能以最便捷的方式让老百姓用上质量更好,更经济的医药产品和服务。历史演变中,其实产业革命的驱动力常来自消费者需求的改变,也只有一个掌握了传统资源又敏感于消费者需求的企业才有未来。

业界专家评估,类似FSC药企联盟健康服务工程模式有望成为未来健康产业的大趋势,也是传统药企迎接互联网、运用互联网的必然选择。FSC药企联盟健康服务工程通过医药产业链上下游的自主联盟和互联网技术融合,从根源上满足老百姓对优质健康服务的需求,支持政府惠民、便民工程打造,也必将推动医药健康产业的纵深发展。

来源:新华网、新疆日报

Part 2

物联网重塑医药商业价值链

一场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一幅流通巨头竞争新视图。医药物流延伸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和深化,也带动了医药流通行业从传统的商业购销模式向现代全产业链服务模式转变。

新需求下挑战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武滨表示,目前国内医院临床药师仍主要承担了药物的搬运工作用,待药物从工厂到医院后调剂配伍给病人。而新的医学模式又使得药学临床服务的改变迫在眉睫,比如,随着器官移植开展的增多,医生在工作中必须带一个临床药师,因为器官移植要用到很多特殊的药品,很多高端的医学诊疗都需要现场的支持,国际上这种临床药学服务已经逐步规范化,这就给医药商业公司提出了新的服务要求,也可以说给流通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需求将衍生新的商业模式,包括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探索的医院药品物流管理系统(SPD系统),将把临床药师从繁杂的“药品搬运工”工作中解放出来,提供更好的临床药学服务。

谈到SPD医院药品物流模式,天津医药集团太平医药公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洪刚深有体会,太平医药已先后在天津虹桥医院和眼科医院开展了相关的新业务尝试。

医院药品物流管理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概念,采取新一代信息化网络和传感器技术采集医院内流通的药品、耗材、设备的相关信息,按照医院管理需求进行统计分析和监控,并通过与医院HIS系统接口进行有指向性的传输和控制。采用SPD系统,医院可以进行药品分包,制药企业就能实现药品大包装,大幅度降低药品生产成本,为解决“看病贵”问题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新途径。而门诊病人按单次服药包装,可以解决“一人看病,全家吃药”的问题,为加强医保管理和降低医保整体费用水平提供了可能性。采用SPD系统,医院选择大型医药商业集中配送,还减少了药品流通环节,降低了药品配送成本,同时使药品购销行为更加规范。

与此同时,太平医药还积极培育新兴业务,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他们目前拥有全市面积最大、设备先进的低温冷库,并以此为依托积极开展冷链物流业务,已争取到国内外厂家多个疫苗品种的代理配送权。新成立了国际贸易公司,利用该平台延伸业务触角,积极开展进出口业务。在不断引进国内外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产品市场策划推广工作,构建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 另外,为适应药品流通行业整合,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的大趋势,太平医药公司准备投巨资兴建两个超大规模医药物流中心。目前项目已经过论证,进入实施阶段。

对于当前的药品流通信息化,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万玲玲认为,目前国内大型的医药流通企业,正率先尝试商业模式的研究和创新,以信息化手段进行全面改造,加速了产业智能化的进程,更进一步地缩短药品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网络化的进程,这不仅大大提高商业流通的服务效率,保障药品供应的安全性和及时性,更重要的是在推进药品流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商业业态创新上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全院物联网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商业运营带来的改变也日新月异。另一种尝试覆盖医院所有物料的物联网全覆盖模式已在悄然试点,按照国控天津公司副总经理尹世强的说法,这是通过“物联网”建设探索医药分开新模式。

医院物联网模式是什么?尹世强形容:“就是要把医院所有相关的物联网应用领域尽可能地考虑进去,包括药品、高值低值耗材、物料、人员、固定资产、供应室管理、被服洗涤等等,而绝不仅仅是药品;还要致力于国产化,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但又要开发属于自己的东西,要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低成本和可复制。”

通过这个项目的导入,国控天津实现了服务延伸到患者。而这也为其赢得了医院全部用品份额的委托供应。也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通过医药物流的服务延伸,商业公司为医院提供了非核心业务外包,帮助医院降低成本,提升管理,并保障安全可信,这是双方应对医药分开的医改新形势,共建物联网络、同解医改难题的一个模式探索。

通过这个项目医药商业得到什么?尹世强认为,一是继续保持商业公司药品分销的特有职能;二是商业公司获得了医药服务的延伸能力,提升了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三是获得技术的支持能力,在整个医院的后勤保障供应体系当中,抢占同行乃至其他行业的市场份额;同时,还获得了数据挖掘能力,真正从医药配送商转向服务提供商。

近十年,全世界都在为物联网的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我国政府也很重视。广州医药公司总裁于景辉也指出,物联网的技术是一个覆盖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范畴,在医药流通领域,更离不开上下游客户及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

转变已发生

在已经应用物联网管理的医疗机构内,随着试点的深入,改变正在不断发生。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刘亚平认为,与商业企业共建物联网络,这既实现了公立医院管理创新,也为同解医改难题做了有益探索。

首先谈到用药,刘亚平介绍,泰心和国药共同研制的智能药柜,在临床应用上特别受欢迎。包括手术室和供应室的物品管理,都能够无差错实行,因为有了物联网,使这些物品都能够进行追踪和实时管理,避免了器械落在病人身体里,给病人的抢救和治疗赢得了时间。

面对新医改的改革要求,对医疗机构来说,必须做好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科技和人才、信息系统、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系统工作。而高效执行,就一定要靠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手段,比如物联网技术,还要强强联合,与行业巨头携手。

刘亚平认为,医院的药品管理、高低值医疗耗材管理、固定资产、行政物资管理、人员管理、供应室管理、被服洗涤管理等还只是医药物联网协同的第一步。今后,为适应新医改形势,还需进一步实现医院管理的精细化,使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和物联网不断发展。

据日本爱芙乐赛控股集团株式会社石黑傅六社长介绍,在日本药品批发商整合阶段,为了生存,企业均努力提高物流效率,寻求价格以外的差异化。所谓院内药品物流,也就是SPD,就是日本商业公司在与当时的连锁处方药店的市场竞争中创新竞争手段的代表性例子。而正是医改控费推动的市场竞争,让日本的药品批发企业加速集中,幸存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

医药流通领域物联网的应用也引起了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的共鸣,近年医药流通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进程中,龙头企业一直走在创新和发展的前列,随着物联网技术应用和对供应链整合思想的接纳,现代商业已经把一个院内的医药物流信息化上下游全部涵盖,整个系统进行无缝对接,这既需要技术,也需要设备,但首先需要的是理念创新,只有实现思想上的转变,才能完成企业和产业的转型。

如今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在行业已经逐渐铺开,但这种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准入门槛一旦形成,行业变局无疑会更快到来。

来源:医药经济报

职业经理人周刊

Part 3

“织网”非一日之功

医药物联网成熟仍需时间

虽然物联网在医药物流的应用一定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标准不统一、配套政策不完备等问题,医药物联网的成熟仍需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

配套还需完善

在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医疗技术中心负责人高智勇看来,随着物联网的应用,医药物流链的整体效率会得到较大提升:“从医药物流的角度来看,物联网能让医药工业的上下游更真实地看到市场销售情况和相关数据的流转情况,更好地做出市场判断,进行相应的库存准备。其次,它还将减少重复的数据录入,为药品监管带来好处,实现更精确的监管,非法药品进不来,合法药品也不会流到非法的渠道上。”高智勇补充。

“就药品行业来说,重点在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这需要医药供应链中有企业牵头。其实,现在已经有软件公司提出应用方案,但这些方案只是解决技术问题,还不能解决业务方面的系统协调问题。这也是目前物联网我们谈得多、技术储备做得很多,但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

另一方面,构建医药物联网的关键还有赖于相关配套的不断完善。高智勇分析指出:“服务标准比较统一或一些特殊行业对物联网的应用可能更快,比如交通、药品流通和电力行业等。就像交通配套一样,需要交管部门、车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部门联合来做。所以,物联网在医药物流的应用不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系统应用、产品化或者市场化的问题。”

对于医药物流领域来说,相关的政策配套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北京民智谷管理顾问公司执行董事史万奎指出:“首先,在药品GSP标准设计方面,缺乏零售环节对消费者配送的操作标准,又如各地的药品物流招投标方案仍未厘清‘分销、‘配送等概念。”应当明确的是,政策虽然是落实物联网应用的重要一环,但如果没有企业自身的创造,医药物联网还是无源之水。除了企业思维的转变、积极开拓,每项技术的创新应用,还需要投入一定成本,而这往往阻碍了新技术在医药产业中的应用。

高智勇表示,对医药物联网的构建而言,上述影响都是有限的:“因为物联网一定是在现有基础上来做、来改进,不会从零开始。企业也不可能建一套全新的系统更换现在所有的设备和软件。至于那些中小型物流企业,他们可以等到商业化到一定规模、成本得到降低之后,甚至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使用物联网。”高智勇如是补充。

智慧物流还待普及

基于物联网技术,如何打造智慧物流、优化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当下业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从整个供应链来看,物联网在多个环节起着重要作用,使供应链的管理日趋“智慧”。例如,在运输管理中,在途运输的货物和车辆贴上产品电子代码(EPC)标签,运输线的一些检查点安装上RFID接收转发装置,就能让供应商和经销商很好地了解货物目前所处的位置和预计到达的时间。

又以存储环节的应用为例。在仓库里,人们可以通过EPC技术实现自动化的存货和取货等操作。由于EPC的实时盘点和智能货架技术保证了发货、退货的正确性以及补货的及时性,并能提供有关库存情况的准确信息;而在仓储区内,商品可以自由放置,大大提高了仓储区的空间利用率。

反观国内医药流通领域。目前,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低,发展水平不高,跨区域扩展缓慢。现代医药物流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管理水平、流通效率和物流成本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加上药品购销领域内各类违规经营现象仍比较突出,药品质量保障问题也亟待有效解决。物联网有望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中投顾问公司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这种模式若能顺利实施,一方面能降低药品价格,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生产销售全程追踪溯源。这两点正好是药品这一特殊产品的重要要求。

然而,物联网要在物流领域实现广泛应用仍将经过一段较长的普及期。中科院自动化所RFID研究中心副主任曾隽芳于早前表示:“条形码的普及花了20年时间,RFID要完全达到条形码的应用程度,至少也需要20年。在发展过程中,一开始会是条形码、RFID的高频和超高频技术的混用,然后再逐步普遍采用。”她认为,在开始阶段,没有技术能力和资金实力的中小企业,在尚未明确看到实施效果的情况下,没必要一次性作过多投入。在物联网逐步普及后,“可能会出现提供RFID设备租赁和服务托管,以及系统集成等新的服务模式。”

来源:医药经济报

猜你喜欢
医药联网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身联网”等五则
抢占物联网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