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帆帆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50002)
河南省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基于偏离-份额的分析方法
□陈帆帆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50002)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河南的经济发展及其第一、二、三产业作了(2001—2010)两阶段的偏离—份额分析,发现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河南省的总的GDP呈增长趋势,人均GDP也呈增长趋势。
河南曰产业结构曰偏离要份额分析曰产业竞争力
偏离-份额分析(Shift—share Analysis,简称SSA)方法,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1942)提出,后经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反映一个地区部门结构变化原因,确定其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有效方法。由该模型的基本原理可知,若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则会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致使该地区经济增长率高于参照区域,因而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被称为“有利于增长的结构”,其产业偏离分量大于零,反之,则属“不利于增长的结构”;就竞争力因素而言,某区域的要素产出率受制于该地区的区位状况。具有区位优势的区域因其要素产出率高于区位劣势地区,竞争力偏离分量大于零,反之,小于零。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年鉴》
以2001年-2010年数据为样本,2001-2005年,2006年-2010年,分别为两段的期初跟期末值。通过对河南省总体经济情况和各细分产业进行两阶段偏离一份额计算,我们得出河南省在两个阶段中的一产、二产、三产的增长率都是大于全国的相应产业的增长率,且的第二产业的增长率在两个阶段都是增长最快的,总的来看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后五年明显比前五年有了较大的发展,GDP在逐年的升高,增长率大致呈增加趋势。
从上表来看,前五年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份额偏离量为负,竞争力偏离量为正说明河南省在2001— 2005年内第一产业具有竞争优势不具有产业结构优势,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份额偏离量跟竞争力偏离量均为正,及河南省第二产业既具有产业结构优势也具有竞争优势,第三产业同第二产业相同两种优势都具有。后五年,我们可以从表中得出,河南省的第一产业既不具有产业结构优势也不具有竞争优势,第二产业不具有产业结构优势具有竞争优势,第三产业不具有竞争优势具有产业结构优势。
3.1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3.1.110年内,河南省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然而产业层级不高,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低下。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推动下,河南省虽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但从产值占比本身来看,河南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高,第二、三产业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第二产业明显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工业化进程迟缓;第三产业发展仍显滞后,提升空间较大,三次产业结构不够协调。需要继续加快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大力提升产业结构。
3.1.2经济发展以来,河南省的第三产业的竞争优势,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势都在下降,并未得到优化。作为判断某一地区是否以增长型产业结构为主的重要指标一产业结构分量,河南该指标在前五年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均为正,表明河南第二、三产业结构相对于全国具有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却并没有得到加强,反而趋于减弱或消失。
3.2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对策建议如下:
3.2.1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源自不竭的创新动力,通过进一步完善多渠道投入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河南矿业、生物、先进装备等优势领域自主创新研究。
3.2.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河南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产业结构升级速度明显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特征。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速产业升级。
3.2.3继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从目前河南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来看,第二产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河南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3.2.4着力发展服务业。第三产业发展重点:一是加快发展旅游业,全面推进河南旅游“二次创业”;二是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服务业、信息咨询与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工、农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以此提高产业附加值;三是大力发展文体休闲、教育、社区、物业、家政服务等创业成本低、就业吸纳力强、市场需求大的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步伐。积极提升服务业层级水平,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
[1]刘小辉,张航天.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实证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模型[J],学术交流,2006(4).
[2]吴风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偏离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2).
[3]欧阳旭,杨向阳.江苏服务业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004-7026(2015)05-0034-02中国图书分类号:F12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