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2015-11-23 08:06何继想
关键词:资源配置文化产业资本

李 炎, 何继想

(云南大学 文化产业研究院, 云南 650091)

资源配置是在一定范围内,社会对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研究是从资源的稀缺性假设出发,发现并决定有限资源在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合理分配,并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自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到“文化产业”至今,《建议》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到今天,从“国家认同—政府强有力推动—市场逐渐发挥决定性作用”,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了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再到调整转型发展阶段。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的逐步完善,预示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突破发展初期“由政府推动、依托体制改革‘红利’政策引领”的发展模式。由此,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始步入“以市场为主导,依托不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基础,合理配置资源,寻求差异性发展”的阶段。

从传统的商品经济到服务经济、文化经济,随着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与进步,不同阶段的经济形态其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不断变化。影响产业发展的要素不断演化,资源配置的方式也更趋复杂。文化产业提供的是精神性消费的产品与服务,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其产品生产和服务已从物质性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走向非物质性的内容生产,传统商品经济的生活服务开始转向精神层面的文化服务。“在现代社会中,当文化产品的生产以产业形式来组织时,就是以艺术价值的‘夷平化’和产品的‘大众化’为基础条件的;同时又是在资本原则的主导下,财务工业化的方式依据商业规则来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并行不悖的这两个侧面所合力贡献的成果,就是使文化产品的消费范围,扩展到自身的艺术场和社会的地位群体之外,又以人多势众的中间阶层作为文化产品消费的主要推动力,并借助其阶层的易变性和消费的示范,渗透到小资产阶级甚至社会的底层,使文化产品的消费成为最具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真正的社会消费。”*陈庆德:《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0页。自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以来,西方文化批判者们对文化产业兴起的社会文化基础做出了诸多方面的解读,从学者们总结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影响因素更为复杂,文化资源和多种产业发展要素的配置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基于中产阶层为主体的大众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对历史与当下的文学艺术为主体的文化资源的占有与创新是文化产品生产的核心,依托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的文化传播是文化服务的现代渠道。除了经济活动中的一般性要素,不断变化的大众文化消费心理、文学艺术、知识、科技、人才、公共文化设施、历史文化遗存、民族国家的文化管控、文化环境、商业模式等都成了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而文化资源的复杂性,包括地域性、民族性、阶层性乃至个性化等特点,使得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更加复杂多变,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在文化经济的分析研究过程中,基于一般性的变量分析,都会聚焦其发展的要素构成和资源的配置方式。香港大学许焯权博士从推动创意产业发展以及资源和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了推动香港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结构/制度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本。许焯权博士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受制于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价值、观念、习惯和架构演变的影响,而包括设施、机构、市场及社会动力等因素在内的结构/制度资本会渗透在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并规范和限制文化创意的表达和生产能力。四大资本的积累和配置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效率。[注]参见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许焯权博士课题组“香港创意指标研究”(2008年)。许焯权博士的研究概括了结构/制度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基本内涵和表现形式,揭示了推动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的资本要素,对深入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分析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绝不限于许焯权博士的四大资本。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一种资源,在区域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将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置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背景下进行考量,文化环境、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对于区域文化经济的影响日趋显著。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冲突与融合,在促进区域文化边界消 解的进程中,逐步成为“文化趋同性”和消解文化多样性的一支重要力量。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区域间频繁快速的人际流动和日益快速变化的文化生境也为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方式,二进制的数码技术为文化新的集成、文化表现形式的非物质性和文化生产、储存、分配与商业模式的巨大变革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实现支撑。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环境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引致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文化生产的组织方式、文化传播与消费方式、文化商业模式的不断更新,对区域文化产业形成的影响与日俱增。文化环境和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两大因素已具备从抽象的制度资本和社会资本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类经济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对这个问题的社会性理解,可以分为财产权力制度、技术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它们不同的组合存在,展示出人类发展方式的非唯一性及其可选择性。”[注]陈庆德:《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页。制度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人力资本、文化环境资本和现代科技信息技术资本作为现代文化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内容,开始全面渗透到财产权力制度、技术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区域文化经济是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区域文化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自然要遵循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的规律。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类资源,绝不是孤立的、完全可量化的。各类型文化资源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博弈,并通过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或组合形态共同影响区域社会、文化和经济的阶段性发展。与区域文化消费、文化市场的不同诉求相适应,区域文化资源的禀赋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决定着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与特色。因此,不同区域在制度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环境资本、现代科技信息技术资本等六大方面的权重构成不同,文化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亦即随之发生变化,并形成相对显著的区域差异性。

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逼近2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6.5%,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6.8%;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与GDP的比值为3.48%,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加0.2%;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5%。[注]摘自2013年8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数据。这无疑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鼓舞作用。但就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而言,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件是国家统计局颁布了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针对文化产业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调整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定义,对原有的类别结构和具体内容作了调整,强化了文化创意、文化新业态、软件设计服务、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产品的生产等内容,调整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结构,用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等四个方面来替代三个层次。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颁布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在经历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的起步和快速发展后,文化业态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清晰。产业空间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特征的日益显现,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重要的调整转型阶段。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新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14年9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实质上是政府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的具体措施,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空间布局的逐步完善。一方面进一步强化文化资源、文化知识、创新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作用;另一方面突出和重视地方性知识和文化、特色文化产业,政府的政策引导从这两个方面着重了不同文化资源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强调了资源配置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差异性。

经济学是从时间、空间和部门三个基本维度探讨人类经济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事实上,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探寻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是经济科学的基本方法和审视维度。作为经济活动的重点和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经济,其研究也离不开时间、空间和部门三个维度的审视。区域经济学强调研究不同区域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之间的相互关系,侧重从空间维度分析不同区域条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就其意义而言,区域文化产业侧重的是从空间维度审视不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差异性问题。因此,就“区域”的界定也就成为区域文化经济或文化产业研究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经济学对“区域”的界定偏重于区域的“实体”和抽象“空间”概念基础,偏重于强化区域对于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和边界”五个要素,并且将“内聚力”要素作为区域划分的一个最重要依据。“内聚力是区域形成和演变的基础,决定着区域内部结构、功能,并进而决定区域的规模和边界”。[注]魏后凯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第2页。经济学家胡佛也认为“一个区域,它之所以成为一个区域,就在于区内有一种认识到某种共同区域利益的一般意识”。[注][美]爱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74页。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地域广阔,不同历史阶段,自然地理空间、交通变化、历史文化沿革、地缘经济催生了区域经济的客观存在与演变。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划分经历了“一五”时期(将沿海和内地划为两大地带),六大区行政区和经济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1958年的七大经济协作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1961年的六大区;1966-1970年的一线、二线、三线地区布局;“七五”计划执行期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九五”期间的新七大经济区(长三角及沿江地区、环渤海、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中部五省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十五”期间提出的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等几种不同的区划。2004年以后,根据地理沿革、资源、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的现状,按照经济类型,从宏观区划的格局出发,国家提出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划的“四分法”,并根据其行政和经济区划制定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四分法”将“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和边界”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整体发展现状相结合分析的结果,[注]参看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第646页。通过对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配置、文化生产能力以及文化产品类型与文化服务方式的综合分析,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不均衡,如东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西部的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包括中部不同区域之间也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文化经济活动作为区域经济的表现形态,区域资源配置必然影响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资源配置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看,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划,很难体现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差异。将中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划分为东北、环渤海、长三角、东南和中部、西南、西北七个区域也许会更加符合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的现状,凸显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特征。东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文化经济发展最好、城市化发展程度较高、人口最为集聚、文化消费最高的地区。同时,这几个区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与条件最好、文化产业发展所需各类资源最为齐备、配置能力最好的地区。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制度资本、人力资本、文化环境资本以及现代科技信息资本的相对完备但存在不同的资源禀赋,推动了东部三大区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特征。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形成了以制度资本为主,通过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并聚合多种文化资源和资本,快速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以文化内容生产和服务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方式。长三角地区则依托上海、南京、杭州三大城市群丰厚的、具有差异性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国家文化交流中心的资源优势,聚合研究机构、文化交流、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等功能,将科技、金融与文化产业形成紧密结合,最终确定了以市场、资本和人才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形式,体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珠三角地区依托现代工业基础和贸易口岸,借助科技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环境资本,以专业化市场、文化产品的规模化复制与生产、文化贸易形成全面整合,在文化产业的具体业态、产品生产和储存、分配方式、文化服务领域都形成了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见表1)。

表1 2013年中国各地区版权合同登记情况(单位:份) [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4》。

表2进一步说明了区域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制度资本、人力资本、文化环境资本以及现代科技信息资本等六大资本在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资源禀赋的不同引致了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特异性。

相比东部沿海三个区域,中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在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社会资本、制度资本、现代科技信息资本富集程度相对要低,文化资本成为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在中西部地区,地方、民族和历史文化资源由于缺乏良好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支撑,加之区域文化消费的相对不足和对外部文化消费市场的高度依赖,限制了区域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能力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因此,这几个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在区域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偏小,其对国家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的贡献率也相对偏低。并且,中部、西北、西南和东北四个区域在其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受到文化资源禀赋、社会资本差异,包括地理、气候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表2 2013年各地区动漫企业基本情况[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4》。

中部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大众文化消费的“夷平性”的矛盾使得文化资本在转化为大众文化消费产品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文化资本在资源配置中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相对较弱的文化产品生产与文化服务能力,也导致了中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东北地区是我国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起点,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依赖的文化资本、制度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相对不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与资源配置相对不太合理。工业文化遗产是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文化资源,是该地区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该资源并未发挥其引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区域文化产业集聚的重大作用,是该区域资源配置的一项功能性缺失。从文化消费来看,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高于中部地区,尽管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在七大板块中高于西南地区和中部地区,但从文化消费支出占人均现金消费支出的占比来看,仅为11.67%,居全国末位;从农村居民的收入、支出和文化消费水平来看,东北地区农村居民文 化消费仅次于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依然存在比例偏低、对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拉动贡献不足等情况(详见表3和表4)。

表3 2013年各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统计[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关于2013年各省(市)人均收入及消费支出情况表、2013年各省(市)年末人口统计构成表进行计算整理。

表4 2013年各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现金消费支出[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2013年各省(市)年末人口统计构成表进行计算整理及《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4》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现金消费支出情况和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现金消费支出情况进行计算整理。

西部地区处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后发地区,除了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其他资源、条件和基础相对薄弱,制度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现代科技信息资本相较其他五个区域,是最差的两个地区。但是在西部两大区域,尤其是西南地区,文化资本和全球化时代的人际流动带来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中“怀旧”文化情节、对乡村文化生活的追忆、生态环境的稀缺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等影响区域文化资源配置的因素开始不断呈现并发挥着积极作用。西部两大区域在文化生产与文化服务方面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区域特色。“文化创新者为文化生产带来了新的观念。他们的另类背景提供了主流文化没有而且在初级阶段无法理解的理念和美学。”[注][美]泰勒·考恩:《商业文化礼赞》,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8-39页。本土和外来两大文化旅游消费市场的不断壮大,促进了西部两大区域的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依托旅游产业,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形成了民族演艺、民族民间歌舞、节庆会展、休闲娱乐、民俗文化体验等特色产业业态。较之东部三个区域、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形成的以版权服务、广播影视、会展、文化创意等产业业态,西部两大区域形成了更为鲜明的对比。表5和表6显示了截止到2014年12月底统计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分布状况,进一步说明了中西部地区区别于东部三大区域的文化资源禀赋。

表5 2014年各地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统计情况[注] 历次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颁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览表统计汇编而成。

表6 2014年各地区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及世界级遗产名录相关统计情况[注] 根据历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公布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名单、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印发的历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历次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资格评审结果、《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4》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整理汇编。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2013年,各地区入境过夜游客人次呈现出显著的分化状态。七大区域中,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呈负增长状态,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71%、-7.18%和-12.68%,东部三大区域中仅东南地区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6%;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年平均增长率则分别为1.76%、6.10%和3.07%,其中西北地区表现相对突出。从2009-2013年各地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来看,东部三大区域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黄渤海地区的8.89%、长三角地区的3.99%和东南地区的13.20%,而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年平均增长率则分别为15.40%、21.59%和22.28%,远高于东部三大区域的增长水平。因此,结合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禀赋和旅游业的带动发展,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形成了区别于东部区域文化产生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方向。

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需要通过相应路径才得以实现的。资源配置的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并通过不同经济主体的相关经济活动得以呈现。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是配置资源的动力,进而形成资源配置的动力机制。资源配置决定于成本—收益的不同比较,但同时受到信息机制和决策机制的重大影响。信息机制通过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和利用,选择合理配置资源的方案。决策机制则通过权力体系,形成不同的权力制约关系,形成不同的资源配置决策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但文化产业的经济与社会的双重属性以及我国文化管理、市场管控、行业管理模式,也共同决定了文化产业不能仅仅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就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而言,我国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方式更加复杂。在我国文化产业进入调整转型的时期,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更加凸显。在未来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需要高度重视资配置问题,处理好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两大重点难题。

第一,过强的文化意识形态功能与资本逐利原则的矛盾冲突导致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偏重于文化的意识形态化,忽略文化的经济属性,快速发展的区域文化消费与产业发展的诉求和空间没有得到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在国家层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引领下,尽管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不少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传统的文化管控观念使得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在引导文化资源配置过程中效率低下。资本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开发、产品研发创意、产品生产、市场培育、企业发展、产业集聚、文化贸易都需借助金融资本的介入。但由于缺乏对新兴产业发展规律以及文化产业双重属性的深刻认知,对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制,使得资本在文化资源占有、文化产品生产、储存和分配过程中,过度追逐利益,并客观上导致了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其他资源的流失,对区域文化传承、文化建设、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负面影响。观念和制度是决定区域文化发展绩效的基本要件之一。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调适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过程中,强化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通过观念的更新和适应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的构建,制度资本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才能得以释放,转化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的生产力。

第二,文化产业“竖井式”行业管理体制与行政区划带来的地方利益诉求,削弱了制度资本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资源配置的信息机制和决策机制在追求配置效率最大化的同时,一方面,需要资源在不同区域间和不同的产业门类间实现合理自由的流动与配置;另一方面,则应依据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态势,进行分散或集中的决策,充分发挥决策机制的作用。长期以来对文化领域的国家管控和专营形成的自上而下的“竖井式”行业管理和文化经营的体制机制,导致了很多行业只能进行封闭式的资源配置与行业内的自我发展,很难在区域间或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实现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产业之间的资源流动与配置。行业管控下形成的文化业态及企业内构建的资源配置现状,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催生的统一市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信息的充分流动、产业间的跨界融合、行业内的兼并整合等市场化条件下的各类诉求与“竖井式”行业管理体制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并成为严重制约国家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行政区划带来的地方政府的权益诉求必然使得在区域文化资源配置局限于狭隘的地方行政区域内,使得文化资源配置很难在统一市场下实现合理配置。这一点,也客观上导致了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小散乱”,无法形成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进程中,一些地区充分发挥区域文化资本的稀缺性特性,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文化消费市场,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建构了符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资本。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推动了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甚至实现了区域跨越式的发展。在现代区域经济学关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中,区域创新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都从不同角度强化区域资源的流动与配置。熊彼特的区域创新理论强调在一个统一区域条件下资源的流动和统一市场的构建;产业集聚理论和总部经济理论则通过区域和跨区域的资源配置,实现资本、土地、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等各类要素的集聚,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符合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统一市场条件下文化资源的流动和配置,实现中国区域文化产业的竞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区域文化产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配置的关系将决定区域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区域文化市场空间的体量决定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动力与效率。在培育本土文化消费市场的同时,借助全球化带来的巨大人际流动和外来文化消费市场,拓展市场空间,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调适地区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才能有效地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在未来几十年里,新型城镇化将主导我国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由此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移,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公共文化设施与文化空间的营造,城乡文化消费市场的培育,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的迅速拓展,将使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更为丰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在区域文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能忽视,科技与现代信息技术是文化产品生产的一种高效率的技术手段,也是促进文化产品的生产、储存、分配方式实现创新的技术动力,更是促进区域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实现融合、构建现代文化商业模式、拓展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空间的关键性力量之一。

2012年以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重点突出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家整体战略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体现了政府层面对跨区域资源配置和区域间的协同创新理念的高度重视。资源配置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实现统一市场条件下资源的流动与配置也会进一步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文化产业资本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资本策局变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第一资本观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VR 资本之路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计划外用工:当代中国史上的一种资源配置形式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