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凯
奶粉焦“氯”,大可不必
◎钟凯
在近期的一项独立评测中,9款进口奶粉5款被评为D-,其中“氯酸盐/高氯酸盐”是重要的扣分项,作为一种常见污染物,它们对孩子的健康有何影响呢?
氯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比如我们吃的盐里就有氯离子。自来水消毒也要用到氯,不过不是氯离子,而是可以释放游离氯原子的消毒剂,比如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氯原子对微生物有很强的杀伤力,但是它们在奋勇杀敌的同时,也会和水里的有机质发生反应,产生多种“消毒副产物”,其中之一就是氯酸盐。
从奶牛到奶粉的全过程中有许多环节需要用到清洁的水,氯酸盐作为水中的消毒剂残留进入奶粉就难以完全避免。尽管国际上没有奶粉中氯酸盐的限量标准可供参考,但世界卫生组织专门组织评估并确定了氯酸盐的“安全剂量”(TDI,终生每天摄入也不会有事的剂量):每千克体重10微克。
对于一个7千克重的婴儿(6月龄)来说,相当于每天摄入量不超过70微克就不会有任何事。至于破坏红细胞、影响输氧功能,需要一口气吃15~35克氯酸盐,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相对而言,国际上更加关注的是高氯酸盐,因为它扩散快、难降解,是持久性污染物。自然界可以产生一些高氯酸盐,比如在闪电和臭氧环境下,但它的主要来源是火箭、军火、爆竹中燃料的生产和释放,以及在汽车、电化工、皮革、冶炼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水的消毒副产物中也有它的身影。
高氯酸盐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应用,如今它已经是全球性的污染物。奶粉中检出高氯酸盐并不是稀奇的事情,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它在婴幼儿奶粉中的平均含量是每千克10微克。
此外还有数据显示,美国和中国妈妈的母乳中高氯酸盐平均含量分别为每升9微克和20微克。由于奶粉冲成奶还需要稀释8倍,也就是说母乳里的高氯酸盐远多于奶粉,也许环境的污染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
高氯酸盐对甲状腺的负面影响广受关注(甲状腺对氯酸盐的敏感性相对弱一些),但科学界还存在很多争论,甚至有不少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通常来讲,充足的碘营养完全可以平衡掉奶粉中高氯酸盐和氯酸盐残留的影响。
虽然国内国外均没有奶粉中高氯酸盐的限量指标,但世界卫生组织设定了它的“安全剂量”:每日每千克体重10微克。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高氯酸盐风险评估文件,我国科学家是该项目的主审。他们分析了大量研究证据后认为:即使按照最坏估计,人们从食物和水中摄入的高氯酸盐也没有超过“安全剂量”,因此不会产生健康风险,也不需要采取风险控制的措施。
其实控制和清除氯酸盐、高氯酸盐污染并不存在简单粗暴且长效的解决方案。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有关消毒剂及其副产物的报告中指出:尽管消毒副产物也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但“杀灭微生物”的重要性永远要排在最突出的位置。
科学界对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关注和研究还将继续,但公众不必对它们过于苛责,毕竟微量的消毒残留物是可接受的,而致命微生物的污染是不可接受的。
责任编辑/邹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