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雅韵相思曲
——南国红豆

2015-11-23 00:36程光耀
戏剧之家 2015年20期

程光耀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梨园雅韵相思曲
——南国红豆

程光耀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粤剧的产生、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由最初的娱神到最后的娱人,也是作为一门文学不断地发展与变化着。它有自己的特色,并为了得到观众的认可与青睐,在不断地改良。在当前戏曲事业发展相对滞缓的情况下,粤剧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了所有戏曲都面临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粤剧保护迫在眉睫。

由“娱神”到“娱人”;西方文化的影响;传承的紧迫性

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并于2009年9月30日,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剧以其独特的唱腔、极具岭南特色的身段,融合咏春拳、蔡李佛拳、洪拳等传统武功的武打特色成为岭南文化的瑰宝,不仅在戏剧界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在我国丰富的文化体系中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粤剧的源起

粤剧,原称“大戏”或“广东大戏”,是以粤语为语音标准,在融合昆、弋、梆、黄和粤曲音乐的基础上,运用粤腔粤韵声腔系统的戏曲艺术形式。广东省尤其是以广州为中心的广府地区很早就有戏剧活动。对于粤剧的产生,有不少的说法,很多都说粤剧是源自南戏,但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笼统。在古时,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地区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地”,但不能否定的是,当时岭南地区的人口虽比不上中原,但也有着一定的数量,尤其是自宋开始,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与之相伴随的是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或多或少都会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随着时间的累积,就形成了该民族、该地域特殊的传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粤剧的产生并不能很简单地说是源自南戏。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由是观之,则古之俳优,但以歌舞及戏谑为事。自汉以后,则间接演故事;而合歌舞以演一事者,实始于北齐。顾其事至简,与其谓之戏,不若谓之舞之为当也,然后世戏剧之源,实自此始。”[1]这就说明戏曲的产生都经历了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粤剧也不例外。在南戏产生之前,粤剧应该也有自己的雏形,也应该有自己的土戏。原始的土戏,很大程度上都是人们在农耕时期自然崇拜的产物,由此就产生了相关的“酬神戏”“娱神戏”,在被誉为“蛮夷之地”的岭南地区更需要以这样的形式来安定生产。南戏产生并得到广泛传播之后,为南方一些剧种在腔种、体制、舞台、演奏等方面提供了一个范本。由于古时戏班的演出不专门呆在一处,而是保持流动的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粤剧声腔是个大杂烩的原因。同时从明成化、正德到嘉靖、万历,广府地区的戏剧活动愈演愈烈,演出团体既有“外江班”,又有“本地班”,所谓的本地班演出的应该就是广东地区的“土戏”,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在沿海地区表现尤为明显,本地班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或许是为迎合商品经济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市民文化的需求,这个时候“土戏”的娱神、祭神的功用就转变为娱人。既然,戏曲的功用开始转向以娱人为主,那么为了更好地招徕观众,受到临近的湖南、广西戏班的影响,粤剧开始注意改善自己,吸取外来戏曲的长处,采用“戏棚官话”,用当时最容易被市民理解、欣赏的方式来演出;到清中叶之后,逐渐加入广州方言和本地音乐成分,就成为现在以粤语演唱的粤剧。

二、粤剧的特点与改良

粤剧的表演功法分为唱、做、念、打四个类别。唱即唱功,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演唱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不同的演唱由不同的角色来担当,这就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融合了不同地方的独特唱腔,这就显示了其兼容并包性。抗战时期,不断有著名老倌冒起,各自钻研粤剧并发展自己的唱腔。例如:薛觉先的“薛腔”,潇洒典雅,韵味醇浓;马师曾的“马腔”,半唱半白,生鬼通俗;小明星的“星腔”,感情细腻,低回宛转,荡气回肠;罗家宝的“虾腔”则真假嗓结合,清新悦耳;还有以甜、脆、圆、润、娇为特色的红线女的“红腔”,新马师曾的“新马腔”,何非凡的“凡腔”,芳艳芬的“芳腔”,陈笑风的“风腔”等等[2]。

在做与打方面,尤其是打,粤剧深受岭南武术的影响。由于武术家云集在岭南一带,流派众多,其中以咏春拳、蔡李佛拳、洪拳较为著名,而传统的岭南武功注重坐功、打功、拳术等,强调力量,所以粤剧就显得别具一格。

粤剧的美术风格近乎写意,布景简单,剧中规定情境主要靠虚拟的表现程式来显示。由于广东地区的对外交流一直没有中断,所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为明显,粤剧作为广东盛极一时的文化艺术形式,势必也受到了外来的影响,它汲取西方话剧、歌剧等的部分营养,使表演颇具生活气息,表演风格自由灵活,通俗而细腻,偏重写实。布景采用以画幅为主的软景,又采用灯光和硬片真景,服装、化妆华美奇巧。

所以说,与其他内地戏剧有所不同的是,粤剧不仅受到国内戏剧的影响,同时也很早就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除去对外交流的因素之外,毗邻港澳也使粤剧在一些硬件设施上,如舞台、灯光等方面,相对来说会更先进。

中国戏曲是以舞台艺术为核心的综合性表演艺术。粤剧进入民国以后,在组织、剧目、音乐、服装、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化妆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广东地方经济相对繁荣,娱乐事业兴旺,粤剧频繁来往于广州、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美洲的一些国家及地区进行演出。粤剧此时“继昆曲乱弹之传统,集南北戏曲之大成,以平剧为老兄而以电影为诤友,发挥民族性的趣味与地方性的灵敏,其感应力之伟大与娱乐成分之浓郁,在中国可与平剧异曲同工”。众多戏班也彼此竞争,为了争取观众,有的网罗编剧家,以新剧为号召;有的以布景宣传,出奇制胜。舞台角色服装,除沿用传统的顾绣服饰外,还采用唐装便服、西装、京剧古装和胶片服饰。这样的改进其实是有利有弊的,比如胶片服饰,虽绚丽夺目,但是因为材质问题,有的服装重量使演员难以施展其身段、武打等动作,这样,按王国维所说的戏剧必集动作、歌唱、舞蹈为一体,粤剧就失去了作为戏剧所必须具备的要素。所以西方文化及科技虽改进了戏曲,但应该正确对待,不能全盘接受。这在如今的社会仍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戏剧界的老前辈及时总结了这方面的教训,将粤剧的发展引向了健康的道路。

三、粤剧的现状及前景

清代以来形成的地方戏,是“接地气儿”的文学,是以当地方言和音乐成分为基础的,粤剧也不例外。粤语在广东、港澳甚至海外华人中影响巨大,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问题。

粤语方言与北方方言有很大的差别,北方人是很难听懂粤语的。从受众群体方面来说,虽然粤剧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人民喜爱和欢迎,但是我国幅员辽阔,若是想要进一步推广,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南北方言的差异性尤其是粤语方言的浓厚的地方性,使它在普及方面受到很大的阻碍。试想一门艺术,纵使其曲词优雅,旋律婉转动听,但如果很大一部分人都不能听懂从而去了解它,观众少了,该如何发展下去呢?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粤剧的精华,从而能用一种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粤剧。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就业机会较多,于是有大批的人从内地拥到广东,直至今天,广东的人口仍以外来人口居多。国家号召普及普通话,这对粤语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大量的人口进入广东,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该地原有的文化结构及面貌。从传承方面来说,由于外来人口与当地居民融合,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只会讲普通话,同时在当前西方文化、国内流行元素的影响下,戏剧本身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粤剧更为明显。粤剧传承人大部分呈现出文化水平低、收入低、年龄高这样的趋势。文化水平低,就使粤剧不能与时俱进;收入低,就使很多人不愿意去从事粤剧表演;年龄高,就使粤剧传承显得更为紧迫。

戏曲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对其保护应提倡动态保护,传承戏曲不能“等、靠、要”,而应“快、争、抢”[3],主动将观众争取过来。传承戏曲最重要的是传承它自强不息、与时俱进、以观众需求为努力方向的精神品质。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没有了观众,戏曲艺术的归宿就只能是进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就只剩下为研究提供样本。所以粤剧作为戏曲的一种,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充分考虑观众对于粤剧不像从前那样喜欢的各种原因,积极调整。

传承戏曲应以多元化的方式传承。首先,应注意将行当传承与个人传承相结合。中国戏曲的“行当”鲜明地附带着中国表演艺术的模式化经验,并成为形象塑造的基础。不同的行当承载着该行当特有的演唱、表演规范。清代《不下带编》称:“伎授于师,师立乐色,各如其人,各欲其逼肖。逼肖则情真,情真则动人。且一经登场,己身即戏中人之身,戏中人之啼笑即己身之啼笑,而无所谓戏矣。”这种由乐色行当而能以情动人,乃至于“无所谓戏”,正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最高旨趣。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瑰宝,也出现过不少的“名角儿”,他们大多都具有这样的特色,为以后的传承人提供了一种范式。其次,应注重团体传承与技艺传承相结合。中国戏曲有句行话“一棵菜”,即戏曲演出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呈现过程,需要演职人员不分主次的全力配合。粤剧的传承并不单单是唱腔方面的传承,而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称之为完美。再次,应重视职业传承与民俗传承相结合。粤剧作为地方戏,在唱腔、武打、场景布置等方面都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特色,同时一些剧本也会间接地体现出一些民俗特色。所以在保护粤剧的过程中应具有全局眼光。

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灵魂,其表演艺术、服饰、脸谱、身段、武打等各个方面除了表现粤剧本身之外,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岭南文化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当时岭南人的审美趣味、精神风貌、岭南的风俗习惯等,它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其不断的改良与发展也在预示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所以粤剧的发展历程所显示的不单单是其本身的发展。在当前文化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时代,粤剧的保护更是显得紧迫和重要。如果,粤剧消失了,那么我们所缺失的并不简单地是一门艺术而已,更是一段时期的历史文化。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2]罗明恩,罗丽.南国红豆:广东粤剧[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3]于海阔.戏曲类非遗保护应采取动态模式[J].中国艺术报,2013(8).

[4]廖奔.中国戏曲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余勇.明清时期粤剧的起源、形成和发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6]王馗.中国戏曲应以多元化方式传承[J].中国文化报,2013(8).

J825

A

1007-0125(2015)10-0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