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陈曦
刺绣 千年文明的见证
撰文>>>陈曦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刺绣,都反映了一个时代和地区的艺术积淀,是技艺与智慧的凝聚。自刺绣产生到工业化之前,几千年的时间里,刺绣映射着社会各方面的变迁。
文人墨客用诗词画作表达心情;歌者舞者用歌曲舞蹈表达心情;手工业者也用作品进行着表达,这些表达积累起来,就形成了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刺绣就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它穿越千年、跨越万里,既诉说出时代的变迁,也成就了自身的独特。
刺绣,指在织物上用绣线运针构成图案的工艺。从其定义中能看出两点:其一,刺绣与织物相生相伴;其二,这是一种手工活。所以,若论刺绣的历史渊源,则应该从纺织品的历史讲起。
中国是制造和使用织物最早的国家。原始社会中,人们已经知道采集野生的葛、麻、蚕丝等材料,利用鸟兽的羽毛通过搓、编、织等方法把材料织成布匹。布匹被制作成衣服,一为蔽体保暖,二为美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此话放在尚没有形成文化积累的当时也是适合的。随着农牧业的发展,人们逐步学会了种麻、养羊剪毛和育蚕抽丝等人工方法,使得纺织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都有了飞跃。物质富足了,精神需求就出现了。为了美观,人们开始在纺织品上编织花纹,涂抹色彩。夏代后,纺织生产发展更快,纺织品成为交易物品,有时甚至被当作“货币”成为交换媒介。
刺绣的产生依赖于纺织业的发展,当纺织工艺生产出的花纹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刺绣因其特性成为装饰织物的重要手段。
最早记载刺绣的古籍为《尚书注疏·卷五·益稷》,书中载:“帝(舜)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宜力四方,汝为。予欲观古人三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绘),宗彝、藻、火、粉末、黼、黻、绣,此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将日、月、星辰、山等12种纹样绣在衣服上,即为十二章服制度。该制度约在公元前21世纪实行,距今约有4100年历史。
刺绣自出现开始,似乎一直是女子的专属,因此也被称为女红。女红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是有段典故的。民间传说,周太王的两个儿子太伯、仲雍为了使姬昌顺利继位,便出走到苏州。当时的苏州一带有断发纹身的习俗,太伯、仲雍也入乡随俗,在身上刺上纹身。后来,太伯去世后,仲雍感到这种习俗实在让人太痛苦,便召集一些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来商议此事。恰巧,仲雍的小孙女女红正在屋内缝衣,一不小心扎破了手,血流在了衣服上。于是,女红灵机一动,参照当地纹身的图案在衣服上用针线刺绣,做成了一件五彩斑斓的绣衣呈给仲雍。仲雍看后非常喜欢,于是,他便号召当地居民,移风易俗,不再纹身,而改用刺绣衣服代替。逐渐地,绣衣取代了纹身,人们十分感激女红,便把妇女的刺绣等针线活叫做“女工”。
文字记载与传说之外,有据可考的刺绣的渊源能够追溯至西周。1974年,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刺绣,经过千年,布匹早已腐烂,但是可检出刺绣的痕迹和布匹的颜料。这是目前我国出现的最早的刺绣,约在公元前8世纪。迄今出土最早的刺绣作品当属长沙楚墓的两件绣品,绣有龙游凤舞图案,为战国时期制作。
中国刺绣虽然出现很早,但真正繁盛却是在秦汉后。究其原因,刺绣本就不是生活必需品,其最初出现的作用也是被富有阶层缝在衣物上以显示地位,“十二章服制度”就是代表。
秦之前,战火频发,百姓生活困苦,当时刺绣的花样多是象征权贵阶层的图腾或者是祈福用的图案。
绣娘们真正从艺术之美的角度进行刺绣,还应该从汉代开始。纵观中国古代朝代变迁,每个朝代都是由盛至衰,再被下一个朝代取代。在经济繁荣的时候,百姓生活富足,社会稳定,此时都是工业进步的时期。经济繁荣带动了纺织工业的发展,加之民间富豪的崛起,使得刺绣有了新的消费群体。市场需求井喷,自然而然地带动了刺绣的飞速进步。秦汉时期,戳纱绣、铺绒绣、打籽绣3种刺绣流行,这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竹简中就有记载。秦汉刺绣作品中,花纹不再只有动物图腾,还有山岳云海,图案雅致,针法丰富,线迹精细,色彩鲜明,审美价值已然超越了象征意义。
与很多传承千年的手工艺品一样,刺绣审美风格的变化也代表着社会的变化。从动物图腾演变到秀美花纹,从追求象征意义到追求艺术表达,其实,刺绣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时代的理解。
秦汉之后,社会分工更加细化,社会阶层更为明确,权贵阶层不再用粗犷的方式昭示自己的地位,而是开始用精美的绣工来彰显身份的尊贵。此后,刺绣便向着精致与细腻的方向发展,刺绣的图案也越来越雅致大气。
大运河开凿通航,喜爱美女的隋炀帝三次巡游扬州,并在扬州建造了多处别馆。隋炀帝极爱奢华,所以别馆装饰也多用绣品,带动了扬州刺绣工业的发展,扬绣也因此兴盛一时。
到了唐代,国运昌盛,百姓富足,刺绣应用更广,针法和用色也有新的发展,御用的绣品已由专门的部门制造,民间刺绣也颇为兴盛。《旧唐书·后妃传》记载:“宫中贵妃院,织绣、刺绣之工凡七百人。”唐代刺绣的针法也演绎出了更多种类,如平绣、打点绣等。刺绣一般用作服饰用品的装饰,唐代兴起了以绣品当画作的“绣画”。绣画自三国时期便产生,到唐代,绣画做工更加精巧,色彩华美,唐代诗人胡令能诗云:“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唐代佛教繁荣,因此绣画多为佛像,现存于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的《龙华会说法图》便是唐代的绣画。
宋代刺绣沿袭了唐代的基础,织绣工业持续发达。而与唐代刺绣追求奢华艳丽不同的是,宋代的刺绣如同其诗画一样,更加雅致清新,意境超然。宋代的绣画也从佛像演变到山水。明代屠隆在《考盘余事·宋绣画》中写道“宋之间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知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女红之巧,十指春风,迥不可及。”
现在,刺绣可谓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装饰,被当作中国风的代表元素之一。无论是图案、颜色还是意境,刺绣都能于无形中表现出中华文化,这正是中国刺绣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成果。
其实,在西方,刺绣也具有同样的意义。西方刺绣的出现同样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古埃及法老的坟墓里,考古学家发现了最古老的珠绣制品,距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之后,在古巴比伦文明、古罗马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中,都发现了刺绣痕迹。在拜占庭帝国时期,刺绣被大量用于宫廷服装和宗教服饰上,工艺也日臻完善。与中国刺绣不约而同,西方刺绣最初也被当做标志和象征。古代西方贵族阶级衣服的边缘都绣有图案,很多还绣有家族的标志或纹章来显示自己的身份。
中世纪之初,欧洲各国在宗教的统治下对于美的追求并不热切,服装简朴,平民、贵族衣式相同。随着十字军东征,东西方文化交流加深,人们的服饰风格也发生了变化,促使欧洲的刺绣技艺有了新的发展。
14世纪欧洲经济繁荣,农业、商业、手工业成熟。东西方贸易往来把东方文明带到了欧洲。种种影响之下,欧洲的服饰发生了许多变化,贵族们追求时尚华丽,贵族与平民的服装有了更明显的区别,刺绣也更加受到欢迎。
洛可可风格在18世纪兴盛,过分的装饰主导了当时的审美,而刺绣恰好能满足人们对于奢华的审美要求。因此,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精巧华丽的刺绣被运用到上流社会的服装和纺织品上。
在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社会制度下,女子在家中把织绣作为工作,同时,大家的女子养在深闺,闲来无事也以刺绣作为消遣,逐渐有了“闺绣”。无独有偶,当地球一端的大家闺秀在钻研刺绣的时候,地球另一端上流社会的女子也把掌握刺绣工艺当作必修课之一。
明清时期,西方工业进入中国,也带动了刺绣的大规模量产。刺绣不再是女子独自在家时的消遣,而成为谋生的技能。大量的绣庄应运而生,雇佣女子从事织绣。绣品的大量出产,使得底层人民也有能力购买到枕套、头巾等刺绣用品。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纺织业与手工业大不如昨,与纺织业相生相伴的手工刺绣也便渐渐走入低谷。到了晚清,西方机器化生产的针织产品以其速度快、成本低、花样多等优势彻底击败了手工刺绣。衣服的装饰可以用机器织出来,既快捷又便宜,手工刺绣却费时、费工,于是人们对于绣品的需求减少,从事刺绣的工人也随之减少,致使刺绣的普及度大大下降,只有偏远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还保留着刺绣的习俗。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中国,西方刺绣也因为工业化的深入而停滞不前。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刺绣,都反映一个时代和地区的艺术积淀,是技艺与智慧的凝聚。自刺绣产生到工业化之前,几千年的时间里,刺绣映射着社会各方面的变迁。绣品不是单纯的商品,更是工艺品,其艺术价值远高于使用价值。设计师马可在参观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时说:“不仅是保护民族手工技艺,更要把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带给世界,要为国际时尚舞台带去中国独有的时尚文化,引领新的流行趋势,这也是在21世纪中国能够带给世界的宝贵财富。”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英时赠送给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国礼中便有刺绣。这幅名为《岁月如歌》的苏绣作品并不是第一个被当作国礼相赠的绣品,早前,曾被当作国礼相赠的还有赠予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家庭成员肖像刺绣和赠予韩国总统朴槿惠的《木槿花开》。
“手工”决定了刺绣的价值,而手工的意义在于能静下心来,把一件作品做成精品。当代时尚界顶级奢侈品品牌经常喜欢用“工时”形容自己产品的价值,比如制作一个皮包手柄需要多少小时,缝制一段腰带需要多少小时等等。花费的时间越多,则造出来的越是精品,刺绣的魅力也在于此。
在凡事都讲求快的今天,刺绣还在自顾自地慢着。匠人们飞舞着针线,于小小一块织布中绘出人间百态、花鸟鱼虫、日月天地,世间一切美好均能现于其中。普通手工刺绣作品的制作周期少说也要半个月,大型上乘作品甚至需要长达数年的精工巧做。或许正是因为科技更快地为我们提供所有生活品,刺绣这种“慢工”却越发显出它与众不同的价值。
四大名绣
四大名绣指的是民族传统刺绣工艺中的苏绣、蜀绣、粤绣、湘绣,形成于19世纪中叶。四大名绣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不同,刺绣工艺品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其中苏、蜀、粤、湘4个地方的刺绣产品销量好、影响大,被称为“四大名绣”。
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的刺绣流派。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濒临太湖。当地气候温和,盛产丝绸,因此妇女擅长刺绣。优越的地理环境,让当地纺织业发达,也带动了刺绣行业的兴盛。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
蜀绣,也称“川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刺绣流派。晋代时,蜀绣与蜀锦就被视为蜀地名产。蜀绣的纯观赏品相对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数是花鸟虫鱼、民间吉语和传统纹饰等,颇具喜庆色彩。蜀绣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过于齐整,色彩鲜丽。
粤绣,又称广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粤绣先前绣工大多是广州、潮州男子,为世所罕见,明代中后期形成特色。粤绣的特点是,用线多样、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色彩华丽,多以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湘绣的特点是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强调写实,质朴而优美,形象生动。湘绣所用丝细,并且善于运用深浅灰及黑白色,加上适当的明暗对比,增强了质感和立体感,结构上虚实结合,善于利用空白,突出主题。
《踏雪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