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旦的“擂台赛”
□ 刘振修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位京剧艺术大师虽然同演旦角,但风格迥然不同:梅派端庄华贵,程派含蓄深沉,尚派婀娜刚健,荀派妩媚活泼。梨园界的“通天教主”王瑶卿各用一字概括“四大名旦”的特点:梅兰芳的“样”,程砚秋的“唱”,尚小云的“棒”,荀慧生的“浪”。四大名旦中,程砚秋乐感最好,新腔多而富有韵味,故而以“唱”见长;尚小云最早学的是武生,嗓子冲,表演风格刚劲、硬朗,很“棒”;荀慧生是四大名旦中唯一的花旦,擅演青春女子的爱情生活,做戏大胆,既活泼,又浪漫,因此得一“浪”字;梅兰芳扮相与身段、造型俱美,一出场总是先声夺人,以漂亮的造型镇住全场,故概括为“样”。
四大名旦艺术上各具特色,独树一帜,在剧目上推陈出新,表演上互不相让。20世纪40年代初,他们曾开展过一场编演新戏的“擂台赛”,好戏连台,让戏迷们大饱眼福。
这一时期的竞争是以四“红”拉开序幕的。所谓四“红”,是指以“红”字为首的四出剧目。梅兰芳编演了《红线盗盒》。程砚秋为了与梅兰芳竞争,编演了与之类似的《聂隐娘》。而在此之前,两人就曾于菊坛“论剑”——梅兰芳先上演《霸王别姬》,剧中有虞姬舞剑的情节;接着程砚秋创演了《红拂传》,因为要同梅兰芳一较高低,特意在戏中编了一场双剑舞。尚小云受《红拂传》的刺激,半年后编演了《红绡》。擅演小家碧玉的荀慧生先编演了《红楼二尤》,大受欢迎,后来又编演了《红娘》,成为他经常上演的剧目。很快,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红剧”热。
不久,四大名旦又展开“华山论剑”,相继推出以“剑”字为尾的剧目:梅兰芳的《一口剑》,程砚秋的《青霜剑》,尚小云的《峨眉剑》,荀慧生的《鸳鸯剑》,四“剑”寒光闪闪,京剧舞台上又掀起新的竞争高潮。
四大名旦虽然在舞台上互为竞争对手,在台下却是挚友。程砚秋曾师从梅兰芳,所以即使后来成名了,对梅兰芳仍执弟子礼,恭敬如初。而梅兰芳并不以师自居,他钦慕程砚秋在《金锁记》中的表演与唱腔,逢人便说他演这个戏不如程砚秋,后来干脆放弃了这个戏。程砚秋更是虚心向梅兰芳学习借鉴,如梅兰芳演《汾河湾》单折戏驰名,程砚秋就扩充为全本《柳迎春》;梅兰芳以昆曲《贞娥刺虎》单折戏获誉,程砚秋就发展为全本的《费宫人》。尚小云原来的拿手戏是《楚汉争》,梅兰芳的《霸王别姬》出来之后,他自叹弗如,在传授弟子技艺时总是直言劝诫:“这个戏要学梅先生!”而梅兰芳对荀慧生所演的花旦戏则基本不动。
(摘自《名人传记》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