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记书法家杨炳南

2015-11-22 16:31孙文静
文艺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杨老书法家湖南省

○潇 风 孙文静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记书法家杨炳南

○潇风孙文静

书法家杨炳南老先生生于1934年,虽年事已高,但与他接触实在难以将他与“老”字结缘,因性格乐观开朗、诙谐幽默,故杨老看起来是那样的容光焕发,神清气爽,讲话思路清晰,声音铿锵有力,全然不像耄耋之人。

杨老笔名一牛,别署墨耕斋,湖南桃源人,毕业于湖南桃源县师范学校。1949年当兵,在部队任宣传员、文艺指导员等职,1981年转业任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南省新闻图片社社长,1994年4月离休。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湖南省书画研究院特聘书画家、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湖南省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长沙政治军官学院客座教授。

杨老自幼酷爱书法,5岁的时候就常写写画画,虽然那时还不认识几个字,但很喜欢用稚嫩的手笔表达心中所想所思。那时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在外面放牛、捡柴禾时他就在沙滩上写字画画。晚上回家烤火的时候,就用棍子在火坑灰里面写字,睡觉的时候还要在肚子上写写画画。一旦看到有人在写对联,他就久久地站着研究不肯离去,边看边在腿上跟着写。

读中小学时,杨老每天要学习一页大字,一页小字,写不好就要被打手板,所以一笔一划都要练上千百遍.一步一个脚印,基础扎实,功夫深,才达到了现在这样的水平。在师范读书时,因为兴趣,他也始终坚持写字绘画.常常在书画的海洋里乐此不疲,只要学校举办书画比赛,他准是第一。文化革命时给中央写报告,他都是用毛笔来写。几十年来,杨老笔耕不息,对书法有股韧劲,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曾移易,哪怕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也随时带着挎包,挎包里装着写字用具如笔、墨、纸、写生本、速写等等。

一个人在激烈的社会、文化躁动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是很不容易的,对书画家来说尤其如此。杨老小时候读过四书等古文,虽然当时根本不懂意思,但后来随着人生积淀的增厚他也慢慢对这些融汇于心了。对于书法,他学遍百家,自成一家,先学唐楷,后学“二王”,再攻南北碑。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确保了他的艺术得以不断地提高和前进。他诸书体均兼,尤擅行草。观其书法,张弛有度,具有艺术感染力,书中有画,潇洒流利,有力量,有灵性,有个性,采百家之长,既有潜沉于传统经典之毅力,复有锐意求新之胆识。尤其他的水墨字很有特色,如他写的“风调雨顺”,就写得很活,很有味道。艺术就要有“味”,虽然也有人写水墨字,但不如杨老的字有特色。书画同源,因杨老有绘画基础,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浓墨、淡墨加在一块儿,还有飞笔、枯笔等。他常信手拈来,旧笔、秃笔,加以水墨一挥而就,潇洒自然,率真朴素,与音乐一样有节奏感。对于艺术家来说,只有富有个性的艺术创造才具有自身存在的理由,杨老积数十年之功,坚韧拼搏,顽强探索,不断积累,在行草书的创作上日趋炉火纯青。书法界的同仁赞誉其书法“不仅基础很深,而且刻意追求个人风貌”“气势磅礴、苍劲有力、独具一格”。

对于书法创作,杨老有三点体会。一是“勤”,即勤奋刻苦,不要有应付了事的心态,要把心静下来认真地练字。二是“博”,博学,多多学习与书法关联的东西,增强文化底蕴,如诗词、哲学、美学、音乐等,融会贯通:另外还要博采众家之长,多学习别人优秀的东西。三是“新”,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艺术没有个性是不能称之为艺术的,杨老表示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但前提一定是先打好传统的基础。

杨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发表书作、参加展览,他的许多作品被博物馆收藏、碑林勒石。先后出版过《杨炳南书法选集》《杨炳南书法集》《杨炳南草书千字文》《杨炳南草书桃花源记》《岳阳楼记》《杨炳南墨迹》等多种作品,并多次在长沙、天津、深圳、台北、兰州、北京等地举办书法、摄影展,百余幅作品流传到海外,被友人视为珍品。《中国当代书法家大辞典》《中国现代书法家人文词典》等多种辞书对其艺术成就均有大篇幅介绍。

杨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六次生死考验,在国内又三次死里逃生,所以杨老自我调侃是“九死一生”。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杨老笑言待他一百二十岁时,定请我们赴其生日宴,我等着那个激动人心的日子,也祝杨老健康长寿,艺术再攀高峰!

本栏目责任编辑孙婵

猜你喜欢
杨老书法家湖南省
书法家周如璧
爱上写信的大树
笼中鸟
党的100年
鉴宝大师
书法家·谢 锐
鉴宝大师
百岁翁的“三气”养生法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