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琴
数字媒体时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问题
○黄琴
关于当代艺术的现状与未来,理论家与艺术实践者存在诸多迷茫:艺术的国际化是不是意味着完全偏离传统文化?当下艺术是贴近当代人的生活,居于文化中心,还是越来越走向“边缘化”?当代艺术到底应该为我们提供一种怎样的审美样式?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判断,离不开当下艺术发展的科技环境,如声、光、电的数字化发展以及数字媒介等传播手段的介入。
电子媒体、数字媒体引起我们视觉审美的深刻变化,传统的视觉文化形式不断受到挑战。从总体上看,当下中国艺术存在三种形态:传统的中国绘画,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观念、装置、行为艺术。面对第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今天的电子媒体、数字媒体深刻改变了我们文化生态和感性方式的背景下,传统绘画如何调整战略,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面对第二个问题,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重建本中国本土的油画艺术,怎样让油画这种西方绘画形式,表现出民族性特点。第三个问题是,那些新的艺术形态,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该如何适应中国人的审美趣味,改变其“水土不服”的不良反应。
钱钟书说:“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是会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就是抗拒或者背弃这个风气的人也会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①数字媒体时代所培养起来的公众审美趣味,倾向于追求形象的流动性、视觉的强烈性、审美诉求的新奇性。而中国传统水墨绘画是小农经济时代人们田园牧歌生活的写照,追求内省式的超越与宁静,具有极端个人化的特质,传统的艺术表现及艺术追求似乎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公众的审美需求。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艺术家必须超越传统的表现题材和形式,超越那种沉溺于自然意象的水墨意趣的营造中。在题材上,中国画要与时俱进,充满时代感,要表现当代人的喜怒哀乐,当代生活的幸福与苦难。在艺术语言上,要颠覆以往艺术生产体制下的价值标准,创造出具有时代感的新形象。在艺术理论上,要改变中国绘画总体的评价格局,让水墨和宣纸这种艺术介质,在新时代里呈现出新的风格式样,以适应现代媒体传播时代的审美诉求。
数字媒体时代,公众记忆已经被电影、录像、照片等影像资料所代替,那种以真实性和立体性为表现目的的油画失去存在基础。虽然油画的真实性理念被20世纪西方现代油画艺术所颠覆,但相对于中国绘画来说,其本质性差异就在于其表现的精细性、真实性和三维性,这样一来,中国油画的艺术形式是承袭西方20世纪以来现代油画艺术发展路径,还是以其古典精神为指向?如果是前者,那么他与中国绘画传统的关系是什么;如果是后者,它在数字媒体时代的意义又何在呢?因此,我们怎样把油画这种艺术形式与时代结合,让它成为人们审美表达的一部分,让它植根于当下中国文化之中,与我们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吸收仍然是创作实践中最有意义的尝试,就像许江所说的:“如何让中国的文化根源、文化精神活在今天,活在油画中,始终是油画发展的中心问题。”②油画创作要走出古典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二元对立,达到民族化与时代性的统一。
例如,山东画家王沂东把中国纯朴的民风之美融入到油画创作之中就是较为成功的实践。传统新婚中乡村女子大红的嫁衣,朴素的容颜,乡村中未长大的邻家儿童天真的淳朴气息,这些作品带给我们的美都是远离城市的喧嚣,让我们抛开了绘画材质的本身,进入了当代审美氛围之中。
所谓新形态艺术,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于西方的装置艺术、地景艺术、波普艺术、行为艺术等。与传统的绘画艺术相比,它们采用了新的艺术理念、艺术材质和艺术创作方式,艺术品的存在方式和展示方式与传统艺术也根本不同。新形态艺术80年代开始大量进入中国,但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与传统的中国文化冲突问题,明显地表现出“水土不服的症状”;另一个是审美基础和审美环境问题,导致新形态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受到诸多质疑。
但是近几年新媒体的发展,训练了人们的审美感官,新形态艺术的受众基础发生了极大变化,新形态艺术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新形态艺术在这种接受与质疑,批评与修正的艺术生产体制中,其存在的合法性一直不象传统艺术那样稳固。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深深领悟到这种尴尬,自90年代以来,他们通过尽力保持与主流文化精神相契合的方式去自证其身,这样就出现了值得玩味的现象,即新形态艺术的原初目的是通过对传统艺术创作的反叛而存在,自然而然地就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植根于大众文化立场。现在,为了打破质疑,证实其自身的合法性,其创作形式和精神追求却又指向了精英立场。其结果是,新形态艺术的社会责任感增强,艺术家对社会的关注度高,艺术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新形态艺术往往以其敏感性和时效性,对社会现象作出回应。
所以,约翰·伯格说,今天许多著名的艺术作品已达到神圣遗产这样一个文化地位,“这就是艺术品当下被讨论和出现的形式”③。也就是说,那些曾经以新奇、刺激为审美判断的艺术,本身成为了极为有意思的文化经典。
拿行为艺术来看,1980年代跟1990年代的行为艺术有着很大的区别。1980年代的行为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有很强的仪式感和宗教性,去证明一种艺术的东西也是艺术,行为艺术只是靠艺术家自身并没有发动公众,而且大部分艺术家都是不自觉地在进行行为艺术。1990年代的行为艺术更为关注社会,如艺术家孙平搞了一个发行人民币A股股票,是他自己命名的股票,并且进行公开出售。“这种方式说明他试图以假乱真模仿当时风靡全国的炒股热潮,将官方不的认同,而老百姓相应的几乎到了趋之若鹜的程度的生活景象引入到艺术中来,这就是针对当下社会文化问题直接而鲜明的一种艺术方式。”④其社会指向性、批判性较强。
总而言之,数字媒体时代,中国当代艺术在表现手段上,必然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密切联系,更具有时代感;在表达内容上,必然更关注现代人的生活,具有生活感;在精神追求上,更具有批判、反讽精神。可以说它加强了对生活的干预,但这种干预,并不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政治旗帜下的对生活的干预,而是以人性为根本,在深层次上对现代人精神的抚慰。
注释:
①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期。
②许江:《中国美术观的三重背景》,《美术观察》2010年第3期。
③[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著,葛红兵译:《视觉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④吕澎、孔令伟:《回忆与陈述—关于1949年之后的中国艺术和艺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90页。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孙 婵